說課指導:《失街亭》教案

字號:

1. #教師資格考試# #說課指導:《失街亭》教案#:
    歷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它是諸葛亮率軍初出祁山,攻打魏國的咽喉要道,成為蜀魏兩軍必爭之地。蜀軍一路上士氣高昂,接連獲勝,不料,在戰(zhàn)局的關鍵時刻,街亭一戰(zhàn),失去進取中原的據點和有利形勢,導致了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敗。這就是歷的“失街亭”。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向神機妙算,常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次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將對諸葛亮這個人物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
    2. 復述情節(jié):
    下面請幾名同學復述一下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注意我的要求,先講一講街亭戰(zhàn)役之前情節(jié)。
    如此,逐一補充明確:
    孔明點將:司馬懿、張邰揮師西進,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參軍馬謖愿前往防守,并立下軍令狀。諸葛亮令王平協(xié)助防守繪制“圖本”;又喚高翔“屯兵”街亭東北之列柳城,以作策應;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趙云、鄧芝出箕谷為疑兵,自統(tǒng)大軍以姜維為先鋒取眉城。
    馬謖拒諫:馬謖“屯兵山上”,王平規(guī)勸,馬謖不聽,二將分兵。
    雙方激戰(zhàn),蜀失街亭:司馬懿圍困街亭,斷絕汲水道路,放火燒山,蜀兵不戰(zhàn)自亂,馬謖沖出重圍,魏延來救,陷入包圍之后,王平來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來投高翔。三將謀復奪街亭,連連中計,迫不得已,退守陽平關。
    布置退兵,揮淚執(zhí)法:諸葛亮聞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長嘆,布置撤軍?;貪h中后,贊賞趙云,揮淚斬馬謖。
    小結:全文以街亭的攻守為線索展開情節(jié),處處離不開街亭的攻守,那么如果按照小說情節(jié)的四個階段來看,應當如何解釋?哪里是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它是以戰(zhàn)前孔明派將點兵為故事開端,以馬謖拒諫為故事發(fā)展,以戰(zhàn)中雙方激戰(zhàn),蜀失街亭為故事高潮,以戰(zhàn)后孔明布置退兵,揮淚斬馬謖為故事結局。我們看出情節(jié)錯綜復雜,波瀾曲折。但是線索十分清晰,結構井然有序。
    3. 分析人物:
    根據對以上情節(jié)的分析,我們判斷一下,決定街亭能否守住的兩個關鍵人物是誰?下面我們就
    討論一下這兩個人物形象,先看馬謖,我們仍然聯(lián)系情節(jié)來看,街亭終失守,從寫馬謖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由此我們評價一下馬謖這個人物形象。
    狂妄自大,麻痹輕敵(除了語言描寫,有一個表情重復,很能表現(xiàn)這種性格,三笑)
    死守教條,勇?lián)熑危ㄟ€有如此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聽孔明的部署,和王平的勸阻,也由于他的麻痹輕敵,死守教條,只會紙上談兵,終使街亭失守,但他勇于承擔責任的優(yōu)秀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我們看諸葛亮,仍然聯(lián)系情節(jié),街亭終失守,從寫諸葛亮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強調街亭重要,安排具體環(huán)節(jié),連續(xù)層層派兵,后調派楊儀,這些都看出諸葛亮對街亭能否守住的擔憂)從后文看,諸葛亮這些擔憂是不是多余的?不是。這些擔憂都暗示了街亭終會失守,同時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出諸葛亮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神機妙算、小心謹慎、忠于蜀漢(印象中的諸葛亮,其他方面的性格的表現(xiàn)呢?)
    勇于自責、執(zhí)法嚴明、有情有義(也有一個表情,三哭:感情、愛才、負托;)
    (馬謖曾為諸葛亮出謀獻計兩次,都大獲成功:是七擒孟獲,他建議以攻心為上;另是利用反間計,挑潑曹睿和司馬懿的關系,結果司馬懿被貶回鄉(xiāng)。)
    小結:《三國演義》寫諸葛亮,總體上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魯迅先生曾有這樣的批評:說《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失街亭》中卻寫到他用人的失誤,而且寫了他的勇于自責,有情有義,這就使近妖之諸葛有了很濃的人情味,我們也知道了諸葛亮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不是那種既能呼風喚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這個人物就顯得更有魅力。
    總結:通過對這兩個人物的分析,我們容易看出,課文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主要是通過描寫他們的言行表情直接表現(xiàn)他們的性格特點,另外還通過什么手法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對比和襯托,另外比如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反襯馬謖的無能。這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