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教案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

字號:

教學目標
    東周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時期周王室的衰微;齊桓公稱霸;晉楚爭霸與城濮之戰(zhàn);戰(zhàn)國時期的起迄年代;“戰(zhàn)國七雄”;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和長平之戰(zhàn)。
    通過學生對齊國強大、稱霸的過程的學習,讓學生思考“齊桓公為什么能首先稱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認識歷史知識的能力。通過對諸侯爭霸戰(zhàn)爭的具體分析,使學生逐漸理解諸侯爭霸的作用,認識諸侯爭霸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現(xiàn),雖然給勞動人民帶來嚴重災難,但具有加速統(tǒng)一步伐、促進民族融洽的積極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理解歷史知識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來源:www.examda.com
    通過對齊國、晉國稱霸的原因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改革是諸侯國得以強大的根本原因。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齊桓公稱霸和諸侯爭霸的實質及其歷史作用。齊桓公稱霸: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稱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動教材中介紹的比較詳細,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其稱霸過程的分析,了解到諸侯爭霸的實質認識到齊桓公稱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認識歷史知識的能力。諸侯稱霸的歷史作用:這是本課的落腳點,學好它對于后面歷史學習作了鋪墊。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作用,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諸侯爭霸的實質及其歷史作用是難點。從戰(zhàn)爭的性質看,"春秋無義戰(zhàn)",其實質是奴隸主貴族擴張領土和掠奪財富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丁深重的災難.但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爭霸戰(zhàn)爭中大國兼并小國,實現(xiàn)了區(qū)域性統(tǒng)一,加快了統(tǒng)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隸主集團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勢力的發(fā)展,它客觀上使華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這些問題相對比較抽象,理論難度又比較大,而且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對于初一的學生第接觸分析爭霸戰(zhàn)爭的實質和結果,要明白這個問題比較困難。
    教學方法:講述法為主,兼用談話、討論、講故事、圖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戰(zhàn)國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時期,本課是這段大變革時期在政治上的表現(xiàn),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學好本課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的變遷,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為以后要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學生不能夠比較深入地理解本課,對于以后歷的動蕩時期學習不利。
    教法建議:
    關于"春秋五霸"。教師應指導學生回憶上幾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質的國家?并引導學生回答出三個朝代在我國歷先后是奴隸社會的確立和繁榮時期,時間大約從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歷史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西周過了是東周。東周又可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那么為什么要把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呢?從而導入新課。
    關于"齊桓公稱霸"。建議教師首先從諸侯爭霸的背景講起,出示有關西、東周的直接管轄的土地、人口、兵力、財力、物力等對比圖。使學生通過對比明白,此時周王室政治、經(jīng)濟、軍事實力已經(jīng)嚴重削弱,因而周王室與諸侯的關系發(fā)生了完全相反的變化。就是說,春秋時期的周天子喪失了"天下共主"的資格,這成為諸侯爭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為了獲取周天子過去享有的政治特權和經(jīng)濟特權,不斷進行兼并戰(zhàn)爭,爭當霸主--諸侯首領。這是諸侯爭霸的原因,也是諸侯爭霸的實質。在這種情況下,諸侯紛起,先后出現(xiàn)了五位霸主,歷稱?quot;春秋五霸"。在講到齊桓公稱霸的條件和活動時,建議教師提問學生:假如你是一個諸侯國的國王,為了成為霸主,你會如何做呢?然后在學生答案中,找到相關內容,再讓學生先閱讀教材有關內容,使學生明白齊桓公能夠首先稱霸,雄厚的實力、有利的條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進行改革是根本原因??饡耸欠Q霸的標志。
    關于"諸侯爭霸的歷史作用" 因為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初一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建議教師以戰(zhàn)爭的后果為基點,以教師講授為主,以總結的方式。來源:www.examda.com在講授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由歷史現(xiàn)象到歷史實質的提煉過程。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齊桓公稱霸和諸侯爭霸的實質及其歷史作用。
    教學難點:諸侯爭霸的實質及其歷史作用是難點。
    教法設計:講述法為主,兼用談話、討論、講故事、圖示等方法。
    教學過程:
    教師首先復習提問在前上一課中,我們學習了哪個朝代?這些朝代的社會性質和發(fā)展階段怎樣?在學生能回答正確的基礎上,教師小結并導入新課。歷史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西周過了是東周。東周又可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這是一個奴隸社會的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的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來源:www.examda.com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
    一、東周的發(fā)展階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東周建立。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階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