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考復習
高一部分 經濟常識
第七課 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
課題:家庭消費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課時數: 授課時間: 周 星期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現代經濟條件下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知道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后應該通過什么途徑和方式解決;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知識要求:公民個人和家庭生活消費的基本內容以及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家庭消費與社會生產的關系;消費者依法享有主要要權利;我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立法和組織機構;依法解決消費者和經營者爭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一般程序;消費者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的義務。發(fā)展商品服務市場對于促進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樹立正確消費觀的意義。
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從生產和消費的關系看,樹立正確消費觀以及適度消費的重要意義。
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獨立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新情景、新問題的能力。如怎樣解釋制造假冒偽劣不能看作是個人行為,為什么要從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社會后果認識市場交易原則的重要性等等。
覺悟要求:幫助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一方面要學會正確消費,另一方面要增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學生用法律正品保護自己,同時又要遵守社會公德,尊重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幫助學生分析、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鼓勵學生敢于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 1、家庭消費的內容 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授課過程
一、【高考考點】
1、家庭消費的內容 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基本理論
(一)、基礎知識講解:
1、家庭消費的含義及內容
1)含義:家庭消費也叫生活消費。它是指發(fā)生在生產過程之外的,人們?yōu)榫S持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而對各種生活資料和勞務的消耗,是人們恢復勞動力的消耗并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是人自身的再生產。它包括人們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質生活方面的消費,也包括人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勞動服務方面的消費。教材明確地告訴我們,家庭消費的目的是人們?yōu)榱松婧桶l(fā)展;家庭消費的途徑是通過吃飯穿衣、文化娛樂等活動;消費對象是消費資料和相應的服務;消費結果是生產出了新的勞動力。
2) 家庭消費的內容
① 按消費內容區(qū)分,可分為物質生活消費、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
A物質生活消費?,F代社會的物質消費遠不止于此。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吃的水平提高了,不僅僅要滿足溫飽,還要講究合理、均衡和營養(yǎng);穿的水平也提高了,穿衣不僅為御寒,還要具有審美價值;住、用、行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層次和水平。這些消費的結果就在于更好地再生產出了人的體力和智力。雖然如此,這種消費也僅僅是人類基本的消費需求。
B、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費者是人類特有的消費現象。人閃在物質生活條件有了一定基礎的前提下,必然要求學習和娛樂。人們要認識社會和自己,需要學習和研究;人們要調整身心,就需要休閑、娛樂;人們要從各方面得到完善和發(fā)展,還需要在精神上不斷有新的追求;
C、勞務消費也是人類獨有的消費現象。而且勞務消費水平也體現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的水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特別是在近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門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務部門才越來越多。
②按消費目的分類,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fā)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A、生存資料消費是維持生存所必需的、起碼一物質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是基本的生活需要。目前,住房體制的改革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有人將購買住房理解為是購買享受資料,這是錯誤的須知住房也是基本的生存需要。
B、有生存資料還無法滿足人們的進步和提高,因此,就需要有發(fā)展資料的消費。每個人由于個體狀況的不同,需要發(fā)展的方面不同,所需要的發(fā)展資料也不大相同。在內容上可表現為多種多樣,既有物質生活消費,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勞務消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發(fā)展資料消費在人們的消費中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
C、享受資料的消費。因此,其伸縮性、變動性較大
總結:家庭消費是具有變動性和發(fā)展性的。從宏觀上講,受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影響,一般情況下,是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從微觀上看,每個家庭由于各自情況不同,其消費狀況也不同。
3)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
根本因素: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是根本的決定因素。家庭消費是隨著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而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發(fā)展的。
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因此,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
②物價水平:物價水平。在家庭收入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成為影響家庭消費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提高,則家庭消費水平降低,反之亦然。
[突破] 不能認為物價越低,消費水平越高
人們的消費水平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從根本上說,是受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制約的:此外.還受到收人水平、物價水平和人口數量的影響。人們的消費水平的高低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發(fā)展水平,還受到分配政策的影響以及個人收入的影響。當然,物價對人們的消費水平是有影響的,在收人一定的條件下,物價下降,意味著用相同數量的貨幣可以購買到更多的消費品,相對來說,消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物價持續(xù)下降,將對企業(yè)生產經營產生嚴重影響,給全社會帶來負面影響。這勢必影響人們的生活,導致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要全面認識物價下降這一經濟現象。
③人口數量: 在收入總量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家庭消費水平與供養(yǎng)人口成反比。供養(yǎng)人口越多,平均消費水平越低;供養(yǎng)人口越少,平均消費水平越高。因此,控制人口增長,對于提高家庭消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重要性
(1)提高消費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費質量,對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2)家庭消費雖然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國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但是家庭生活消費絕非與社會無關。
(3)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2.正確消費觀念的內容
(1)家庭生活消費必須與國情及家庭收入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重要性
(1)提高消費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費質量,對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2)家庭消費雖然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國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但是家庭生活消費絕非與社會無關。
(3)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2)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①生產決定消費。
一是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一個社會消費什么,不能由人閃的主觀愿望決定,而要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所決定。空調沒有生產出來的時候,家里有一臺電扇就夠奢侈多了;彩電沒有的時候,誰家擁有一臺黑白電視,也會擠滿了鄰家的觀眾。……
二是生產決定消費水平。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實際消費的生活資料和勞務的數量和質量。它表明在一定時期內,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實際滿足程度。改革開放20年來,無論從實物消費量還是從價值消費量看,我們的消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從實物消費量看吃、穿、用的水平不僅表現在量上,更表現在質的提高上;持續(xù)了多少年的老大大件早已變成了新三、新四甚至更多的大件了。人價值消費量看,扣除物價上漲因素,按可比價值來算,均提高了2~3倍。這一切都緣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生產的大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三是生產決定消費方式。消費方式即怎樣消費。如,同樣購買商品,西方發(fā)達國家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購物,而我們卻難以做到。這是因為我們的電腦不普及,網絡更不普及,而且使用電腦也需要有相當的受教育程序,這一切都囿于我國較低的生產發(fā)展水平;同樣是吃飯,我們曾經笑話西方人的請客,一個漢堡或一個三明治或頂多幾個菜,都不讓人吃飽似的;而我們卻很大方,幾盤幾碗越豐盛越顯得主人熱情和生活水平如何如何高。實際上,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的方法水平的確比短缺經濟時代高多了,否則無論怎樣熱情也難以豐盛餐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人民剛剛獲得溫飽后的心理狀態(tài);以前吃不飽或吃不好,現在有了條件,那還不好好地吃?哪怕吃不了浪費也要吃,吃出了胃腸病也要吃。當然,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又開始吃保健品了。有資料表明,前幾年的出國人員回國時帶大件,現在回國帶保健品。這都反映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變化帶來了消費方式的變化。
四是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消費趕“時髦”、消費“一步到位”雖然不為社會所認可,但它反映了消費的動力是生產帶來的,是由收入水平決定的。沒有生產的發(fā)展,也就沒有消費趕著“到位”的情況。當然事實上永遠無法“到位”,因為生產在在不斷發(fā)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fā)展,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消費對象、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總會或遲或早、或多或少地發(fā)生變化。
總之,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的種類、數量、質量都是由生產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
②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首先,消費是社會生產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后一環(huán),消費狀況如何,對生產和其它幾個環(huán)節(jié)都在著重要的反作用。產品出產出來以后,只有當它終被人們消費了,才真正起到產品的作用,生產才能繼續(xù)進行。相反,如果產品沒有被消費者所接受,賣不出去,生產就要受到影響,就要萎縮。因此,消費市場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對生產能否順利進行具有極大影響??梢?,把企業(yè)推向市場,讓企業(yè)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既能使生產直接地為消費服務,又能通過消費來及時地調節(jié)生產,還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的浪費。所以,合理、適度的消費,是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實現良性循環(huán)的重要條件。
其次,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yè)甚至幾個相關產業(yè)的出現和成長。
第三、消費為生產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新的、較高水平的消費會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得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生產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第四、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即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消費。人們有各種需要,才有適應人民需要的各種生產。
[突破] 把個人消費的自主權理解為與社會無關
家庭生活消費屬于個人消費行為,個人有權決定購買何種商品和服務,也有權決定以何種方式進行消費,社會不應限制,更不應該干涉?zhèn)€人的正當消費。
但是,家庭生活消費并非與社會無關。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因此,不應片面強調個人消費的自主權,而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①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什么是適度消費?它與超前浪費的界限是什么?(設計此問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比較,明確適度消費的含義)
適度消費即合理消費,包括不抑制消費和不超前消費兩層意思,就是使消費與我國的國情和家庭收入狀況以及需求狀況相適應,量入為出,既不滯后,又不超前;既不人為抑制,抑制型。認為財富有限,消費即浪費。
A. 超前型。超出生產水平和自身能力,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消費。
B. 面子型。與別人攀比,在一種非理性的心理活動支配下進行消費。
C. 露富型。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富有、闊綽。
D. 愚昧型。是一種幼稚、無知 、落后的個人消費模式。
E. 實惠型。注重商品的實用價值。
F. 計劃型。量入為出,有計劃購買,堅持正常的消費傾向。
高一部分 經濟常識
第七課 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
課題:家庭消費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課時數: 授課時間: 周 星期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現代經濟條件下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知道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后應該通過什么途徑和方式解決;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知識要求:公民個人和家庭生活消費的基本內容以及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家庭消費與社會生產的關系;消費者依法享有主要要權利;我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立法和組織機構;依法解決消費者和經營者爭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一般程序;消費者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的義務。發(fā)展商品服務市場對于促進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樹立正確消費觀的意義。
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從生產和消費的關系看,樹立正確消費觀以及適度消費的重要意義。
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獨立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新情景、新問題的能力。如怎樣解釋制造假冒偽劣不能看作是個人行為,為什么要從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社會后果認識市場交易原則的重要性等等。
覺悟要求:幫助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一方面要學會正確消費,另一方面要增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學生用法律正品保護自己,同時又要遵守社會公德,尊重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幫助學生分析、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鼓勵學生敢于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 1、家庭消費的內容 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授課過程
一、【高考考點】
1、家庭消費的內容 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基本理論
(一)、基礎知識講解:
1、家庭消費的含義及內容
1)含義:家庭消費也叫生活消費。它是指發(fā)生在生產過程之外的,人們?yōu)榫S持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而對各種生活資料和勞務的消耗,是人們恢復勞動力的消耗并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是人自身的再生產。它包括人們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質生活方面的消費,也包括人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勞動服務方面的消費。教材明確地告訴我們,家庭消費的目的是人們?yōu)榱松婧桶l(fā)展;家庭消費的途徑是通過吃飯穿衣、文化娛樂等活動;消費對象是消費資料和相應的服務;消費結果是生產出了新的勞動力。
2) 家庭消費的內容
① 按消費內容區(qū)分,可分為物質生活消費、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
A物質生活消費?,F代社會的物質消費遠不止于此。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吃的水平提高了,不僅僅要滿足溫飽,還要講究合理、均衡和營養(yǎng);穿的水平也提高了,穿衣不僅為御寒,還要具有審美價值;住、用、行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層次和水平。這些消費的結果就在于更好地再生產出了人的體力和智力。雖然如此,這種消費也僅僅是人類基本的消費需求。
B、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費者是人類特有的消費現象。人閃在物質生活條件有了一定基礎的前提下,必然要求學習和娛樂。人們要認識社會和自己,需要學習和研究;人們要調整身心,就需要休閑、娛樂;人們要從各方面得到完善和發(fā)展,還需要在精神上不斷有新的追求;
C、勞務消費也是人類獨有的消費現象。而且勞務消費水平也體現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的水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特別是在近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門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務部門才越來越多。
②按消費目的分類,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fā)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A、生存資料消費是維持生存所必需的、起碼一物質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是基本的生活需要。目前,住房體制的改革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有人將購買住房理解為是購買享受資料,這是錯誤的須知住房也是基本的生存需要。
B、有生存資料還無法滿足人們的進步和提高,因此,就需要有發(fā)展資料的消費。每個人由于個體狀況的不同,需要發(fā)展的方面不同,所需要的發(fā)展資料也不大相同。在內容上可表現為多種多樣,既有物質生活消費,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勞務消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發(fā)展資料消費在人們的消費中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
C、享受資料的消費。因此,其伸縮性、變動性較大
總結:家庭消費是具有變動性和發(fā)展性的。從宏觀上講,受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影響,一般情況下,是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從微觀上看,每個家庭由于各自情況不同,其消費狀況也不同。
3)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
根本因素: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是根本的決定因素。家庭消費是隨著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而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發(fā)展的。
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因此,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
②物價水平:物價水平。在家庭收入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成為影響家庭消費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提高,則家庭消費水平降低,反之亦然。
[突破] 不能認為物價越低,消費水平越高
人們的消費水平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從根本上說,是受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制約的:此外.還受到收人水平、物價水平和人口數量的影響。人們的消費水平的高低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發(fā)展水平,還受到分配政策的影響以及個人收入的影響。當然,物價對人們的消費水平是有影響的,在收人一定的條件下,物價下降,意味著用相同數量的貨幣可以購買到更多的消費品,相對來說,消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物價持續(xù)下降,將對企業(yè)生產經營產生嚴重影響,給全社會帶來負面影響。這勢必影響人們的生活,導致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要全面認識物價下降這一經濟現象。
③人口數量: 在收入總量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家庭消費水平與供養(yǎng)人口成反比。供養(yǎng)人口越多,平均消費水平越低;供養(yǎng)人口越少,平均消費水平越高。因此,控制人口增長,對于提高家庭消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重要性
(1)提高消費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費質量,對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2)家庭消費雖然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國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但是家庭生活消費絕非與社會無關。
(3)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2.正確消費觀念的內容
(1)家庭生活消費必須與國情及家庭收入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重要性
(1)提高消費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費質量,對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2)家庭消費雖然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國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但是家庭生活消費絕非與社會無關。
(3)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2)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①生產決定消費。
一是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一個社會消費什么,不能由人閃的主觀愿望決定,而要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所決定。空調沒有生產出來的時候,家里有一臺電扇就夠奢侈多了;彩電沒有的時候,誰家擁有一臺黑白電視,也會擠滿了鄰家的觀眾。……
二是生產決定消費水平。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實際消費的生活資料和勞務的數量和質量。它表明在一定時期內,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實際滿足程度。改革開放20年來,無論從實物消費量還是從價值消費量看,我們的消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從實物消費量看吃、穿、用的水平不僅表現在量上,更表現在質的提高上;持續(xù)了多少年的老大大件早已變成了新三、新四甚至更多的大件了。人價值消費量看,扣除物價上漲因素,按可比價值來算,均提高了2~3倍。這一切都緣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生產的大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三是生產決定消費方式。消費方式即怎樣消費。如,同樣購買商品,西方發(fā)達國家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購物,而我們卻難以做到。這是因為我們的電腦不普及,網絡更不普及,而且使用電腦也需要有相當的受教育程序,這一切都囿于我國較低的生產發(fā)展水平;同樣是吃飯,我們曾經笑話西方人的請客,一個漢堡或一個三明治或頂多幾個菜,都不讓人吃飽似的;而我們卻很大方,幾盤幾碗越豐盛越顯得主人熱情和生活水平如何如何高。實際上,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的方法水平的確比短缺經濟時代高多了,否則無論怎樣熱情也難以豐盛餐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人民剛剛獲得溫飽后的心理狀態(tài);以前吃不飽或吃不好,現在有了條件,那還不好好地吃?哪怕吃不了浪費也要吃,吃出了胃腸病也要吃。當然,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又開始吃保健品了。有資料表明,前幾年的出國人員回國時帶大件,現在回國帶保健品。這都反映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變化帶來了消費方式的變化。
四是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消費趕“時髦”、消費“一步到位”雖然不為社會所認可,但它反映了消費的動力是生產帶來的,是由收入水平決定的。沒有生產的發(fā)展,也就沒有消費趕著“到位”的情況。當然事實上永遠無法“到位”,因為生產在在不斷發(fā)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fā)展,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消費對象、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總會或遲或早、或多或少地發(fā)生變化。
總之,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的種類、數量、質量都是由生產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
②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首先,消費是社會生產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后一環(huán),消費狀況如何,對生產和其它幾個環(huán)節(jié)都在著重要的反作用。產品出產出來以后,只有當它終被人們消費了,才真正起到產品的作用,生產才能繼續(xù)進行。相反,如果產品沒有被消費者所接受,賣不出去,生產就要受到影響,就要萎縮。因此,消費市場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對生產能否順利進行具有極大影響??梢?,把企業(yè)推向市場,讓企業(yè)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既能使生產直接地為消費服務,又能通過消費來及時地調節(jié)生產,還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的浪費。所以,合理、適度的消費,是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實現良性循環(huán)的重要條件。
其次,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yè)甚至幾個相關產業(yè)的出現和成長。
第三、消費為生產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新的、較高水平的消費會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得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生產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第四、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即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消費。人們有各種需要,才有適應人民需要的各種生產。
[突破] 把個人消費的自主權理解為與社會無關
家庭生活消費屬于個人消費行為,個人有權決定購買何種商品和服務,也有權決定以何種方式進行消費,社會不應限制,更不應該干涉?zhèn)€人的正當消費。
但是,家庭生活消費并非與社會無關。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
因此,不應片面強調個人消費的自主權,而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①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什么是適度消費?它與超前浪費的界限是什么?(設計此問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比較,明確適度消費的含義)
適度消費即合理消費,包括不抑制消費和不超前消費兩層意思,就是使消費與我國的國情和家庭收入狀況以及需求狀況相適應,量入為出,既不滯后,又不超前;既不人為抑制,抑制型。認為財富有限,消費即浪費。
A. 超前型。超出生產水平和自身能力,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消費。
B. 面子型。與別人攀比,在一種非理性的心理活動支配下進行消費。
C. 露富型。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富有、闊綽。
D. 愚昧型。是一種幼稚、無知 、落后的個人消費模式。
E. 實惠型。注重商品的實用價值。
F. 計劃型。量入為出,有計劃購買,堅持正常的消費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