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民法學名詞解釋匯總(二)

字號:

16.非企業(yè)法人:指不直接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是指以國家管理和非經營性的社會活動為其內容的法人。
    17.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民事行為。
    18.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是指行為人內在的意思表現(xiàn)于外部的一種形式。
    19.代理:是某人(代理人)依據本人(被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法律規(guī)定以及人民法院或有關單位指定,以本人名義與第三人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后果直接由本人承受的制度。
    20.委托代理:指代理人根據被代理人的授權行為所產生的代理。
    21.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據一定的社會關系的存在而設立的代理。
    22.指定代理:是指根據指定單位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產生的代理。
    23.財產所有權: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24.占有:指對物的實際控制和管理。
    25.使用:是指按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
    26.收益:是指利用所有的財產而取得的經濟收入或利益。
    27.處分:是指決定財產法律上的命運,即對財物的處置。
    28.原始取得:指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根據,而直接取得 所有權。
    29.繼受取得(傳來取得):指所有人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
    30.財產共有權:指同一財產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人法律主體所有的一種財產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