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60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的研究始于( )
A.19世紀末
B.20世紀2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60年代
2.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或有關(guān)的人,呈一種藤式的溝通傳遞,這樣的交往模式是( )
A.流言型
B.單線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
3.態(tài)度能促使個體把活動指向有助于達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與環(huán)境的平衡關(guān)系。這是態(tài)度的( )
A.順應(yīng)功能
B.認識功能
C.防御功能
D.調(diào)節(jié)功能
4.“北京的出租車司機愛聊天”,這種評判屬于態(tài)度的(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成分
D.意志成分
5.如果說某個陌生人是“英俊的、愛說話的、報復性強的、兇惡的”,我們對他所形成的印象中,后兩個特征的影響更大,這種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
A.累加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權(quán)平均模式
D.加權(quán)累加模式
6.以下行為屬于非言語溝通中的副語言的是( )
A.點頭、微笑
B.噴嚏、咳嗽
C.蹲坐、皺眉
D.使用口紅、深呼吸
7.下列屬于自我知覺偏見的是( )
A.行為中心偏見
B.顯著性偏見
C.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
D.一致性反應(yīng)信息利用不足偏見
8.社會上或某個群體內(nèi),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nèi)相仿效和傳播流行的觀念、愛好、習慣、傳統(tǒng)和行為,通常被稱為( )
A.時尚
B.感染
C.社會風氣
D.社會輿論
9.“出工不出力”的現(xiàn)象屬于( )
A.社會致弱作用
B.社會干擾作用
C.社會惰化
D.社會助長
10.我們聽說某人是悲觀的,就會認為他是缺乏幽默感、不大交往的,這符合印象形成中的( )
A.一致性
B.評估性
C.中心特質(zhì)
D.隱含的個性理論
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60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的研究始于( )
A.19世紀末
B.20世紀2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60年代
2.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或有關(guān)的人,呈一種藤式的溝通傳遞,這樣的交往模式是( )
A.流言型
B.單線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
3.態(tài)度能促使個體把活動指向有助于達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與環(huán)境的平衡關(guān)系。這是態(tài)度的( )
A.順應(yīng)功能
B.認識功能
C.防御功能
D.調(diào)節(jié)功能
4.“北京的出租車司機愛聊天”,這種評判屬于態(tài)度的(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成分
D.意志成分
5.如果說某個陌生人是“英俊的、愛說話的、報復性強的、兇惡的”,我們對他所形成的印象中,后兩個特征的影響更大,這種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
A.累加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權(quán)平均模式
D.加權(quán)累加模式
6.以下行為屬于非言語溝通中的副語言的是( )
A.點頭、微笑
B.噴嚏、咳嗽
C.蹲坐、皺眉
D.使用口紅、深呼吸
7.下列屬于自我知覺偏見的是( )
A.行為中心偏見
B.顯著性偏見
C.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
D.一致性反應(yīng)信息利用不足偏見
8.社會上或某個群體內(nèi),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nèi)相仿效和傳播流行的觀念、愛好、習慣、傳統(tǒng)和行為,通常被稱為( )
A.時尚
B.感染
C.社會風氣
D.社會輿論
9.“出工不出力”的現(xiàn)象屬于( )
A.社會致弱作用
B.社會干擾作用
C.社會惰化
D.社會助長
10.我們聽說某人是悲觀的,就會認為他是缺乏幽默感、不大交往的,這符合印象形成中的( )
A.一致性
B.評估性
C.中心特質(zhì)
D.隱含的個性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