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2

字號: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的打“×”。
    1.人際關系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的學科,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 )
    2.霍桑實驗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
    3.態(tài)度是一種心理傾向,有時會無緣無故產(chǎn)生。( )
    4.海德認為每一個常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于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就是通俗心理學。( )
    5.有著社會焦慮的個體往往容易使用自我障礙策略。( )
    6.自我控制是人所特有的。( )
    7.個體在行為和態(tài)度上都與群體相一致的遵從形式可能是“簡單的服從”。( )
    8.協(xié)商的策略是開頭采取強硬立場,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讓步。( )
    9.沖突必然導致一方的損害。( )
    10.行為的線索比行為的結果對人們施加的影響更大。(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一般說來,人際關系惡化是由于人際沖突、人際內(nèi)耗和_____的結果。
    2.強化的方式主要有積極的強化、消極的強化和_____的強化。
    3.人際的非言語溝通包括臉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語言和_____。
    4.在人際激勵理論中,弗羅姆提出的是_____理論。
    5.一個刺激(一個事件或關于另一個人的信息)越容易被某個人獲得,這個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來影響答案,這一現(xiàn)象稱為_____。
    6.態(tài)度的本質屬性是指態(tài)度的社會性、具體性和_____。
    7.沙赫特和辛格認為,情緒由兩個因素組成:生理上的喚醒和_____。
    8.在人際沖突中,一方的收獲是對方的損失,兩者的得益和損失相加為零,這種沖突形式稱為“_____”沖突。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人際知覺
    2.時尚
    3.人際吸引
    4.社會關系
    5.印象管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簡述態(tài)度形成與發(fā)展的心理條件。
    2.印象形成中常見的效應和偏見有哪些?
    3.利他行為的決策過程包含哪些步驟?
    4.引起人際沖突的原因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試述影響遵從的因素。
    2.試述自我歸因在實踐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