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xué)試題1

字號:

課程代碼:06050
    一、填空題(每空1 分,共20 分)
    1.良好人際關(guān)系建立的三階段是:_____階段、接觸階段和_____階段。
    2.戴維斯認為人際關(guān)系中有四種交往模式,即_____型、集中型、_____型和流言型。
    3.霍桑實驗由照明實驗、_____實驗、群體實驗和_____實驗組成。
    4.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歸屬需要、_____需要和_____需要。
    5.社會測量法的結(jié)果可用矩陣表示法、_____法和_____法來表示。
    6.態(tài)度形成與發(fā)展的心理過程,通過兩步實現(xiàn):首先是_____,第二是_____。
    7.態(tài)度具有順應(yīng)功能、_____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功能。
    8.凱利提出了歸因三個維度,分別是特異性、_____反應(yīng)、_____。
    9.印象形成過程包含三種成分,即行動者、_____和交往的_____。
    10.人際的非言語溝通主要途徑有:臉部表情、_____和_____。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產(chǎn)生( )的態(tài)度改變。
    A.大 B.小
    C.多 D.少
    2.失調(diào)程度與不一致的認知數(shù)及重要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對比
    3.先呈現(xiàn)的信息比后呈現(xiàn)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權(quán)重。屬于( )。
    A.優(yōu)先效應(yīng) B.新近效應(yīng)
    C.暈輪效應(yīng) D.定型
    4.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是由( )提出的。
    A.瓊斯和戴維斯 B.凱利
    C.韋納 D.羅特
    5.雙方關(guān)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這是( )理論的觀點。
    A.強化 B.對比
    C.得失 D.相等
    6.在群體壓力作用下,采取與他人相同的行為,屬于( )。
    A.遵從 B.模仿
    C.感染 D.從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