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6050
一、填空題(每空1 分,共20 分)
1.從心理學角度考察,人際關(guān)系包含三種成分:認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2.人際關(guān)系的歸因理論包括海德所倡的________和韋納提出的________。
3.態(tài)度的本質(zhì)屬性是指態(tài)度的社會性、________和________。
4.認知失調(diào)研究的經(jīng)典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________和________作的。
5.韋納等人認為歸因過程中的原因可分為兩個重要維度,即________和________。
6.沙赫特和辛格認為,情緒由兩個因素組成:(1)________和(2)________。
7.卡羅利區(qū)分了自我調(diào)節(jié)變化的四個階段:(1)________,(2)承擔義務(wù),(3)________,(4)習慣形成。
8.非遵從行為至少包括兩種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9.利他行為的理論主要有生物學理論、________和________三種。
10.人際沖突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稱為________沖突,另一種稱為________沖突。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中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由注意逐漸向輕度心理卷入階段轉(zhuǎn)向而建立的心理聯(lián)系屬于良好人際關(guān)系建立的( )
A.注意階段 B. 融合階段 C. 疏遠階段 D. 接觸階段
2.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是一種( )的人際交往模式。
A.偶然型 B. 單純型 C. 集中型 D. 流言型
3.態(tài)度具有( )。
A.情境性和暫時性 B. 穩(wěn)定性和不變性
C. 組織性和嚴密性 D. 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4.知道某人是熱心的,就會認為他是活躍的,這是印象形成中( )這一特點所起的作用。
A.一致性 B. 評估性
C. 中心特質(zhì) D. 隱含的個性理論
5.從他人的面部表情來了解其情緒、情感,這樣的認知過程稱為( )。
A.人際知覺 B. 情緒知覺 C. 物體知覺 D. 面部知覺
6.人們記錄的行為至少應保持( )才能發(fā)揮作用。
A.二星期 B. 三星期 C. 一星期 D. 五天
7.納粹匪徒盲目效忠、濫殺無辜,這種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屬于( )。
A.服從 B. “內(nèi)心的接受” C. 遵從 D. 隨大流
8.患截癱的人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是求助者的( )對利他行為的影響。
A.責任心 B. 吸引力 C. 類似性 D. 依賴性
9.“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人際交往中屬于( )因素。
A.個人特質(zhì) B. 類似 C. 情境 D. 互補
10.想摘玫瑰又怕刺,這是一種( )的沖突形式。
A. 接近—接近型 B. 回避—回避型
C. 雙重接近—回避型 D. 接近—回避型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小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的打“╳”。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心理相容是一種間接的心理關(guān)系。( )
2.紐科姆認為人類穩(wěn)定的群體是三個人。( )
3.認知之間的不一致會產(chǎn)生激起的生理驅(qū)力。( )
4.不符合角色的行為,容易用來進行相應的推論。( )
5.自我障礙是個體為保護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可能導致行動失敗的內(nèi)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種歸因
策略。( )
一、填空題(每空1 分,共20 分)
1.從心理學角度考察,人際關(guān)系包含三種成分:認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2.人際關(guān)系的歸因理論包括海德所倡的________和韋納提出的________。
3.態(tài)度的本質(zhì)屬性是指態(tài)度的社會性、________和________。
4.認知失調(diào)研究的經(jīng)典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________和________作的。
5.韋納等人認為歸因過程中的原因可分為兩個重要維度,即________和________。
6.沙赫特和辛格認為,情緒由兩個因素組成:(1)________和(2)________。
7.卡羅利區(qū)分了自我調(diào)節(jié)變化的四個階段:(1)________,(2)承擔義務(wù),(3)________,(4)習慣形成。
8.非遵從行為至少包括兩種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9.利他行為的理論主要有生物學理論、________和________三種。
10.人際沖突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稱為________沖突,另一種稱為________沖突。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中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由注意逐漸向輕度心理卷入階段轉(zhuǎn)向而建立的心理聯(lián)系屬于良好人際關(guān)系建立的( )
A.注意階段 B. 融合階段 C. 疏遠階段 D. 接觸階段
2.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是一種( )的人際交往模式。
A.偶然型 B. 單純型 C. 集中型 D. 流言型
3.態(tài)度具有( )。
A.情境性和暫時性 B. 穩(wěn)定性和不變性
C. 組織性和嚴密性 D. 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4.知道某人是熱心的,就會認為他是活躍的,這是印象形成中( )這一特點所起的作用。
A.一致性 B. 評估性
C. 中心特質(zhì) D. 隱含的個性理論
5.從他人的面部表情來了解其情緒、情感,這樣的認知過程稱為( )。
A.人際知覺 B. 情緒知覺 C. 物體知覺 D. 面部知覺
6.人們記錄的行為至少應保持( )才能發(fā)揮作用。
A.二星期 B. 三星期 C. 一星期 D. 五天
7.納粹匪徒盲目效忠、濫殺無辜,這種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屬于( )。
A.服從 B. “內(nèi)心的接受” C. 遵從 D. 隨大流
8.患截癱的人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是求助者的( )對利他行為的影響。
A.責任心 B. 吸引力 C. 類似性 D. 依賴性
9.“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人際交往中屬于( )因素。
A.個人特質(zhì) B. 類似 C. 情境 D. 互補
10.想摘玫瑰又怕刺,這是一種( )的沖突形式。
A. 接近—接近型 B. 回避—回避型
C. 雙重接近—回避型 D. 接近—回避型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小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的打“╳”。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心理相容是一種間接的心理關(guān)系。( )
2.紐科姆認為人類穩(wěn)定的群體是三個人。( )
3.認知之間的不一致會產(chǎn)生激起的生理驅(qū)力。( )
4.不符合角色的行為,容易用來進行相應的推論。( )
5.自我障礙是個體為保護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可能導致行動失敗的內(nèi)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種歸因
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