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傳說典故:粵劇開演儀式:“祭白虎”

字號:

「君林叔…」「君林叔…」奇怪!平日親切健談的君林叔,何以突然千呼不應?原來他正為新臺(未曾上演過粵劇的舞臺)進行「祭白虎」儀式。儀式進行期間,戲班中人(特別是兩名演員)必須「封咀」,保持緘默直至儀式結束,否則可能會有嚴重后果,有30多年「祭白虎」經驗的黃君林,當然不會破戒開金口。
    「祭白虎」是中國戲行一個傳統(tǒng)儀式。劇團或戲班一直被視為容易招惹靈體的行業(yè),故凡粵劇戲班要在一個未演過戲的新臺演出,或舞臺方位跟過往有不同時,事前必先進行「祭白虎」,目的是為該臺驅妖辟邪,戲班才可安心演出。
    「祭白虎」俗稱「打貓」,主要由兩名演員分別扮演伏虎英雄玄壇和兇猛的白虎。70多歲的香港八和會館29屆理事會調查主任黃君林,在過去30多年扮演了逾百次玄壇,被視為「祭白虎」的代表人物。
    「扮演玄壇的演員,在儀式開始時,先在臺的柱上開筆寫上大吉才『開臉』-即將臉涂上黑白色成玄壇造型,然后放炮仗及開鑼,玄壇開始在臺上大耍功架、跳大架、上高臺、尋虎蹤;那邊廂白虎出場,將預先準備的肥豬肉『吞下』,并即時在臺上的『洞』大解,將肥肉排出。此時,玄壇與白虎發(fā)現(xiàn)對方,玄壇由高臺躍下,白虎亦一撲而上,人獸展開一場肉搏戰(zhàn)……」君林叔說得投入時,拳頭亦不期然緊握作勢。「玄壇舉拳揮鞭,不一會便把白虎制服,再用一條練封住虎口,伏虎成功,眾人大叫一聲『好』,儀式便告完成。」
    儀式中的肥肉,原來是代表妖邪,煞氣極大,故肥肉事后會用沙埋在舞臺底。至于石屎地或木板之舞臺,肥肉則會用膠袋封口棄置于垃圾桶中?!阜嗜鈼壷弥?,寸草難生;亦曾有人用腳踢肥肉,結果腳部潰爛了數月才痊愈,不由你不信!」君林叔說這是他親眼所見的事實。
    除了肥肉外,「封咀」也十分重要?!赣晌覝蕚渖吓_『祭白虎』開始,我便不會開聲甚至盡量低下頭不跟人打招呼,若我回應,那人便可能會招惡運,亦可能影響劇團之演出?!咕质鍛浧鹨淮问吕骸改谴蝿F到外地演出,在準備『祭白虎』期間,扮演白虎的演員開聲說話,結果演出阻滯多多,先是花旦失聲、之后受勒索困擾、最后竟在公演場地外發(fā)生兇殺案?!?BR>    約十分鐘的「祭白虎」儀式,在一般人眼中,就如一出武打折子戲;不過現(xiàn)代打虎英雄黃君林則一再強調「祭白虎」是一項儀式而非一出戲,單看君林叔純熟的功架,「祭白虎」已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