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典故:湖湘音樂藝術

字號: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湘音、湘韻、湘情》音樂晚會暨《湘音湘韻》音樂cd首發(fā)式,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晚會節(jié)目豐富多彩,猶如一席湖湘音樂文化的盛宴,讓觀眾自始至終陶醉在醇厚、濃烈的湘音、湘韻、湘情之中,享受了一次盛夏難得的藝術大餐?!断嬉粝骓崱芬魳穋d專輯遴選了多年來代表性并被廣泛傳唱、演奏的湖南音樂精華,全方位地展示了湖湘音樂鮮活的旋律、豐厚的傳統(tǒng)和多樣化的民間音樂資源。一碟在手,讓聽眾會心地領略到三湘大地人杰地靈、樂奇歌美。
    湖湘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從舜帝《韶樂》、屈子《九歌》伊始,兩千多年來,具有多民族特點的湖南音樂、歌舞,隨著時代的進步,在與外來樂舞交流融合的漫長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而又始終保存著鮮明地域特色。湘籍歌唱家吳碧霞說:湖南音樂是湖南人性格的體現(xiàn),既有火辣、粗獷的一面,又有溫柔、細膩的一面,二者融合一體,形成一種熱烈而濃郁、清新而優(yōu)美的湖湘音樂獨有的色彩和韻味。這種評價無疑是十分中肯的。
    湖湘音樂作為湖湘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藝術特質(zhì)歸根結底是湖湘文化的藝術精神在音樂這個特殊領域的呈現(xiàn)。因此,我們要讓湖湘音樂文化走向輝煌,就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三貼近”原則,牢牢扎根于湖湘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沃土。一方面,要努力繼承和發(fā)揚湖湘文化獨特的藝術精神,善于借鑒、吸收一切優(yōu)秀的外來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又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從當代人民的生活中吸取思想和藝術的營養(yǎng),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奮發(fā)精神來哺育自己。這才是進一步發(fā)展湖湘音樂、歌舞藝術的正確道路。
    還有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湖湘音樂之所以能獲得享譽海內(nèi)外的重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湘籍和非湘籍、知名和不知名的音樂家集體智慧的結晶。人們不會忘記賀綠汀、黎錦暉、呂驥、儲聲虹、金漢珊、魯頌、唐璧光、何紀光、李谷一、宋祖英、張也、譚盾等這些湘籍音樂家的名字;也會牢記宋揚、白誠仁等許多非湘籍音樂家的杰出貢獻,他們不是出生于湖南,卻從第二故鄉(xiāng)———湖南人民的生活和湖湘文化的深厚傳統(tǒng)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寫下了群眾滿意的樂章。這說明,始終重視音樂人才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老、中、青三代音樂家的作用,使包括湘籍和非湘籍音樂家在內(nèi)的“音樂湘軍”永遠成為一支陣容強大、生氣勃勃、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樂壇勁旅,是湖湘音樂藝術走向輝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