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教育與個別教育

字號:

一、幼兒園可否號召小朋友捐壓歲錢
    幼兒園號召小朋友向貧困地區(qū)捐獻壓歲錢、舊玩具、舊圖書,很多家長支持,但有個別家長提出:幼兒不能自己掙錢、自食其力,不應(yīng)號召小朋友捐錢。請問:幼兒園可否號召小朋友捐獻壓歲錢?
    我個人認為,從小讓孩子具有愛心是非常有意義。但同時也要讓幼兒懂得,要通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體現(xiàn)自己的愛心。向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捐獻舊玩具、舊圖書、自己穿小了的衣服及用不著的物品都是比較適宜的行為。但不要號召小朋友捐壓歲錢。
    劉占蘭
    二、有的孩子非常任性,老師讓他去東,他偏要去西,老師經(jīng)常給他講道理,但他仍是老樣,請問,這樣的孩子如何教育好?
    你說的這種孩子確實客觀存在。對待這樣的孩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尋找方法:
    首先,教師先進行自我反思。想一想孩子對教師是否具有基本的信任。孩子對教師的信任來源于教師較多的關(guān)心、關(guān)注和愛護,這樣的孩子往往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與關(guān)注,教師要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真正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教師與兒童之間的信任才有了基本的前提。再想一想你表達要求時的態(tài)度和方式,是否給予了幼兒應(yīng)有的自尊,充滿善意的表達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其次,老師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是不是孩子感興趣的或必須的。幼兒不感的事情自然不愿意去做,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所以,教師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設(shè)計生動有趣或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來吸引這樣的孩子。對于幼兒不感興趣但又必須做的事情,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歡程度尤為重要。在與孩子建立了基本的信任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再提出要求,幼兒容易接受,開始時,還可以給他寬松一些的時間,要求的程度可以逐步提高。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有“非把幼兒掰過來”的想法。對這樣的孩子應(yīng)盡量減少要求的次數(shù),非做不可的事情再提出要求,不要讓孩子感到老師總是在要求他。
    總之,一個基本的原則是:發(fā)現(xiàn)和肯定孩子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使孩子的不適宜行為逐漸減少、消失。
    三、不在老師視線下時,如何來分別孩子說假話還是真話?
    這是一個比較復(fù)雜的問題。但有一個基本原則要把握,那就是:幼兒期孩子的假話不具有絲毫倫理道德的性質(zhì)!
    幼兒出現(xiàn)假話有兩個主要原因,可能是:
    1、 把想象當成了現(xiàn)實。明明自己沒有某物,因為自己想得到,偏說自己有。把自己想象成柯南或其他大偵探,明明沒看見的東西說自己看見了,發(fā)現(xiàn)了。年齡小的幼兒有時很難把想象和真實分開。
    2、 為了在與同伴的競爭中獲勝。同伴有個1米高的奧特曼,自己為了徹底戰(zhàn)勝同伴說自己有像高樓一樣高的奧特曼。互相吹牛,一個比一個厲害!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在處理幼兒的某些“破壞行為”時,一定要采用非道德倫理性的原則!如,把自然角的植物拔出來看看長根了沒有;往魚缸里放了不該放的東西了,魚死了;……這些行為往往出于幼兒的好奇心,在處理時,不要去追究誰干了這件事,更不要為此展開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查!只要讓孩子們知道這樣做給植物和動物帶來的后果就行了。
    四、天才兒童如何因材施教?
    我園有一名3歲的幼兒,能認識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旗,能說出國旗所代表的國家的全稱,記憶力超群,學習能力強,小神童應(yīng)該怎樣因材施教,讓孩子有更好的發(fā)展?
    我個人認為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神童”的標簽,更不要以此為借口進行任何社會性的宣傳活動。因為幼兒更需要安定而正常的生活。
    要為這個在學習上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更廣泛的學習經(jīng)驗,而不要一味讓孩子背更多的東西。因為記憶力只是兒童認知能力的一個方面,記憶力超群不等于學習能力強。兒童有更多的需要發(fā)展的學習領(lǐng)域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