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淋巴瘤與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一、A型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728.關于EB病毒與淋巴瘤的關系,下列哪項不正確?
A.Burkitt淋巴瘤組織中可分離出EB病毒
B.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結可見EB病毒顆粒
C.非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EB病毒抗體滴度正常
D.80%以上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EB病毒抗體滴度明顯增高
729.關于霍奇金淋巴瘤各型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混合細胞型最常見
B.淋巴細胞為主型2/3可向其他型轉化
C.淋巴細胞為主型預后
D.結節(jié)硬化型R-S細胞少見,呈多形性
730.關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A.病變淋巴結呈魚肉狀外觀
B.大部分為B細胞性
C.常發(fā)生跳躍式淋巴結轉移
D.發(fā)生遠處擴散少見
731.最常見的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類型是
A.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B.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
C.套細胞淋巴瘤
D.Burkitt淋巴瘤
732.霍奇金淋巴瘤最早累及的淋巴結常常是
A.頸部淋巴結
B.腋窩淋巴結
C.鎖骨下淋巴結
D.腹股溝淋巴結
733.飲酒后淋巴結疼痛是下列哪種疾病的特有臨床表現(xiàn)?
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B.白血病
C.霍奇金淋巴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734.霍奇金淋巴瘤出現(xiàn)的Pel-Ebstein熱的熱型特點是
A.弛張熱
B.稽留熱
C.不規(guī)則低熱
D.周期性發(fā)熱
735.非霍奇金淋巴瘤最易浸潤的骨骼是
A.胸椎和腰椎
B.腰椎和骶椎
C.股骨
D.肋骨
736.關于淋巴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發(fā)部位可在淋巴結外
B.骨髓中找到R-S細胞就可確診
C.血鈣可增高
D.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活力可增高
737.為明確淋巴瘤腹腔淋巴結受累情況,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B超
B.CT
C.MRI
D.淋巴造影檢查
738.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選化療方案是
A.ABVD方案
B.COPP方案
C.MOPP方案
D.CHOP方案
739.關于NHL的治療原則,不正確的是
A.臨床分期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價值不大
B.NHL以化療為主
C.惰性淋巴瘤應盡可能推遲化療
D.惰性淋巴瘤應行化療+輔助放療
740.下列哪項不符合慢性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特點?
A.多數(shù)病變輕而局限
B.皮膚粘膜出血常見
C.月經(jīng)過多常見
D.嚴重內臟出血常見
741.下列不符合ITP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是
A.血小板功能減退
B.出血時間延長
C.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
D.巨核細胞體積變小
742.下列疾病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是
A.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B.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C.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743.血漿置換治療ITP的目的是
A.清除功能異常的血小皈
B.清除血小板相關補體
C.清除血小板相關抗原
D.清除血小板相關抗體
二、B型題:每小題只能從中選擇1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以被選擇一次或多次。
A.環(huán)磷酰胺
B.長春新堿
C.硫唑嘌呤
D.環(huán)孢素
744.治療ITP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
745.難治性ITP的治療一般選用
三、X型題: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
746.與淋巴瘤發(fā)病有關的病原體是
A.人類T細胞病毒
B.Kaposi肉瘤病毒
C.幽門螺桿菌
D.EB病毒
747.屬于惰性淋巴瘤的是
A.蕈樣肉芽腫/賽塞里綜合征
B.濾泡性淋巴瘤
C.邊緣區(qū)淋巴瘤
D.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
748.下列屬于霍奇金淋巴瘤Ⅲ期的是
A.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
B.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脾受累
C.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肝受累
D.骨髓受累
749.下列哪些臨床分期的HL適合作擴大照射治療?
A.ⅠA期
B.ⅡA期
C.ⅢA期
D.ⅠB期
750.糖皮質激素治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機制是
A.減少PAl9生成
B.減輕抗原抗體反應
C.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釋放
751.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行脾切除的指征是
A.正規(guī)糖皮質激素治療3~6月無效
B.潑尼松維持量>30mg/d
C.伴嚴重內臟出血
D.妊娠期
參考答案:
728.C729.D 730.D 731.A 732.A 733.C 734.D 735.A736.B 737.B 738.A 739.D 740.D 741.A 742.B743.D 744.B 745.D 746.ABCD 747.ABC 748.AB 749.AB750.ABCD 751.AB
728.C Burkitt淋巴瘤的發(fā)病與EB病毒有關。80%以上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體滴度明顯增高,而菲Burkitt淋巴瘤患者滴度增高者僅14%(c錯)。研究表明,Burkitt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組織中均可分離出EB病毒或EB病毒顆粒,20%的R-s細胞中可找到EB病毒。
729.D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4型: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和淋巴細胞減少型。①發(fā)病率:混合細胞型最多見、結節(jié)硬化型次之,其他各型均少見。②各型問可轉化,淋巴細胞為主型2/3可轉化為其他類型,結節(jié)型較固定。③按預后好壞排序為: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潮巴細胞消減型?;旌霞毎陀胁ドA向,預后相對較差。④結節(jié)硬化型R-s細胞多呈腔隙型,R-s呈多形性者為淋巴細胞減少型的特點(D錯)。
730.D NHL病變淋巴結的切面外觀呈魚肉樣。大部分為B細胞性。NHL常原發(fā)累及結外淋巴組織,往往跳躍性播散,越過鄰近淋巴結向遠處淋巴結轉移。大部分NHL為侵襲性,發(fā)展迅速,易發(fā)生早期遠處轉移(D錯)。
731.A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侵襲性NHL,常有t(3;14),與bcl-6的表達有關。
732.A 霍奇金淋巴瘤多見于青年,兒童少見。首發(fā)癥狀常是無痛性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占60%80%,其次為腋下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者少見。
733.C 飲酒后淋巴結痛是霍奇金淋巴瘤特有的臨床癥狀,但并非每個患者都會出現(xiàn)。
734.D 30%一4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續(xù)發(fā)熱為起病癥狀。周期性發(fā)熱(Pel-Ebstein熱)鞠見于l/6的患者。
735.A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遠處轉移和結外侵犯傾向,對各器官的侵犯都較霍奇金淋巴瘤多見。骨骼損害以胸椎和腰椎最多見,股骨、肋骨、骨盆及頭顱骨次之。
736.B ①淋巴瘤的原發(fā)灶多見于淋巴結,也可見于結外組織器官。②淋巴瘤患者若血清堿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鈣增高,常提示病變累及了骨骼。③R-S細胞為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診斷意義的細胞。R-s細胞見于霍奇金淋巴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結締組織病等??梢奟-S細胞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異性細胞,因此,并不能說在骨髓中找到R-S細胞就可確診(B錯)。
737.B 淋巴瘤不僅能侵犯表淺淋巴結,也可累及腹腔淋巴結和器官。CT檢查不僅能顯示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而且還能顯示脾門、肝門和腸系膜淋巴結受累情況,同時還能顯示肝、脾、。腎受累情況,所以CT是腹部檢查的首選方法。淋巴造影能顯示結構破壞情況。
738.A 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療方案包括MOPP、COPP和ABVD。@MOPP方案為M(氮芥)+O(長春新堿)+P(甲基芐肼)+P(潑尼松),但可影響生育能力、引起繼發(fā)性腫瘤。②上述M改為CTX即為COPP方案。③ABVD方案為A(阿霉素)+B(博萊霉素)+V(長春堿)+D(甲氮咪胺)。該方案對生育影響小,不引起繼發(fā)腫瘤,療效與MOPP方案相同,目前已成為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選化療方案。
739.D 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不是沿淋巴結區(qū)域依次轉移,而是跳躍性播散且有較多結外侵犯,這種多中心發(fā)生的傾向使NHL臨床分期的價值和擴大照射的治療作用不如HL,決定了其治療應以化療為主。②惰性淋巴瘤發(fā)展緩慢,放化療有效,但不易緩解,放化療后患者生存可達10年,有些患者甚至能自行消退。故多主張姑息性治療,盡可能推遲化療,并不是都應行化療+輔助放療(D錯)。
740.D 慢性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起病隱匿,出血傾向多較輕且局限,但易復發(fā)??杀憩F(xiàn)為皮膚、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jīng)過多甚常見,但嚴重內臟出血少見(D錯)。
741.A ①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只是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其血小板功能是正常的(A錯)。②出血時間(BT)檢查的是皮膚血管的止血功能,包括血管壁收縮和粘合,血小板粘附、積聚和釋放,故ITP可導致BT延長。而凝血時間(CT)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與血小板功能無關,故CT正常。③ITP骨髓巨核細胞數(shù)增加,但巨核細胞發(fā)育成熟障礙。表現(xiàn)為巨核細胞體積變?。煌庵苎“迤骄w積偏大,易見大型血小板。
742.B 免疫因素參與可能是ITP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ITP的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
743.D 由于ITP的發(fā)病與免疫因素有關,80%以上的患者PAIg(血小板相關抗體)和PAC3(血小板相關補體)陽性。使用血漿置換,3~5日內連續(xù)3次以上,每次置換血漿3000ml,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漿中的PAIg。
744.B
745.D 治療ITP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長春新堿,環(huán)孢素主要用于治療難治性ITP。
746.ABCD EB病毒與Burkitt淋巴瘤的發(fā)病密切相關。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Ⅰ型是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因,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Ⅱ型與T細胞皮膚淋巴瘤的發(fā)病有關。Kaposi肉瘤病毒是原發(fā)于體腔的淋巴瘤的病因。幽門螺桿菌可能是B細胞粘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淋巴瘤的病因。
747.ABC ABC都是惰性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侵襲性T細胞淋巴瘤。
748.AB 霍奇金淋巴瘤分4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參照使用。①Ⅰ期:病變局限于2個淋巴結(I)或單個結外器官局部受累(ⅠE)。②Ⅱ期:病變累及橫膈同側2個或更多的淋巴結區(qū)(Ⅱ),或病變局限侵犯淋巴結以外器官及橫膈同側1個以上淋巴結區(qū)(ⅡE)。③Ⅲ期:橫膈上下均有淋巴結病變(Ⅲ)。可伴脾累及(Ⅲs)、結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與局限性結外器官受累(ⅢSE)。④Ⅳ期:l個或多個結外器官受到廣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結腫大。肝或骨髓受累屬Ⅳ期。
749.AB 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應用高能射線放療和聯(lián)合化療,根據(jù)不同臨床分期選擇治療方案。①ⅠA、ⅡA期主要采用擴大照射。病變在膈上采用斗篷式照射,病變在膈下采用倒“Y”字照射。②I B、Ⅱ8、IIIA、ⅢB、Ⅳ期主要采用聯(lián)合化療+局部照射。
750.ABCD ITP的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其作用機制為:①減少PAIg生成及減輕抗原抗體反應;②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血小板的破壞;③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751.AB ITP行脾切除的適應證:①正規(guī)糖皮質激素治療3~6月無效;②潑尼松維持量需>30mg/d;③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④51cr掃描脾區(qū)放射指數(shù)增高。嚴重內臟出血是ITP需緊急處理的適應證。患者年齡<2歲、妊娠期是ITP患者行脾切除的禁忌證。
一、A型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728.關于EB病毒與淋巴瘤的關系,下列哪項不正確?
A.Burkitt淋巴瘤組織中可分離出EB病毒
B.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結可見EB病毒顆粒
C.非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EB病毒抗體滴度正常
D.80%以上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EB病毒抗體滴度明顯增高
729.關于霍奇金淋巴瘤各型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混合細胞型最常見
B.淋巴細胞為主型2/3可向其他型轉化
C.淋巴細胞為主型預后
D.結節(jié)硬化型R-S細胞少見,呈多形性
730.關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A.病變淋巴結呈魚肉狀外觀
B.大部分為B細胞性
C.常發(fā)生跳躍式淋巴結轉移
D.發(fā)生遠處擴散少見
731.最常見的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類型是
A.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B.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
C.套細胞淋巴瘤
D.Burkitt淋巴瘤
732.霍奇金淋巴瘤最早累及的淋巴結常常是
A.頸部淋巴結
B.腋窩淋巴結
C.鎖骨下淋巴結
D.腹股溝淋巴結
733.飲酒后淋巴結疼痛是下列哪種疾病的特有臨床表現(xiàn)?
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B.白血病
C.霍奇金淋巴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734.霍奇金淋巴瘤出現(xiàn)的Pel-Ebstein熱的熱型特點是
A.弛張熱
B.稽留熱
C.不規(guī)則低熱
D.周期性發(fā)熱
735.非霍奇金淋巴瘤最易浸潤的骨骼是
A.胸椎和腰椎
B.腰椎和骶椎
C.股骨
D.肋骨
736.關于淋巴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發(fā)部位可在淋巴結外
B.骨髓中找到R-S細胞就可確診
C.血鈣可增高
D.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活力可增高
737.為明確淋巴瘤腹腔淋巴結受累情況,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B超
B.CT
C.MRI
D.淋巴造影檢查
738.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選化療方案是
A.ABVD方案
B.COPP方案
C.MOPP方案
D.CHOP方案
739.關于NHL的治療原則,不正確的是
A.臨床分期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價值不大
B.NHL以化療為主
C.惰性淋巴瘤應盡可能推遲化療
D.惰性淋巴瘤應行化療+輔助放療
740.下列哪項不符合慢性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特點?
A.多數(shù)病變輕而局限
B.皮膚粘膜出血常見
C.月經(jīng)過多常見
D.嚴重內臟出血常見
741.下列不符合ITP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是
A.血小板功能減退
B.出血時間延長
C.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
D.巨核細胞體積變小
742.下列疾病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是
A.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B.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C.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743.血漿置換治療ITP的目的是
A.清除功能異常的血小皈
B.清除血小板相關補體
C.清除血小板相關抗原
D.清除血小板相關抗體
二、B型題:每小題只能從中選擇1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以被選擇一次或多次。
A.環(huán)磷酰胺
B.長春新堿
C.硫唑嘌呤
D.環(huán)孢素
744.治療ITP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
745.難治性ITP的治療一般選用
三、X型題: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
746.與淋巴瘤發(fā)病有關的病原體是
A.人類T細胞病毒
B.Kaposi肉瘤病毒
C.幽門螺桿菌
D.EB病毒
747.屬于惰性淋巴瘤的是
A.蕈樣肉芽腫/賽塞里綜合征
B.濾泡性淋巴瘤
C.邊緣區(qū)淋巴瘤
D.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
748.下列屬于霍奇金淋巴瘤Ⅲ期的是
A.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
B.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脾受累
C.橫膈上下淋巴結受累+肝受累
D.骨髓受累
749.下列哪些臨床分期的HL適合作擴大照射治療?
A.ⅠA期
B.ⅡA期
C.ⅢA期
D.ⅠB期
750.糖皮質激素治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機制是
A.減少PAl9生成
B.減輕抗原抗體反應
C.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釋放
751.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行脾切除的指征是
A.正規(guī)糖皮質激素治療3~6月無效
B.潑尼松維持量>30mg/d
C.伴嚴重內臟出血
D.妊娠期
參考答案:
728.C729.D 730.D 731.A 732.A 733.C 734.D 735.A736.B 737.B 738.A 739.D 740.D 741.A 742.B743.D 744.B 745.D 746.ABCD 747.ABC 748.AB 749.AB750.ABCD 751.AB
728.C Burkitt淋巴瘤的發(fā)病與EB病毒有關。80%以上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體滴度明顯增高,而菲Burkitt淋巴瘤患者滴度增高者僅14%(c錯)。研究表明,Burkitt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組織中均可分離出EB病毒或EB病毒顆粒,20%的R-s細胞中可找到EB病毒。
729.D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4型: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和淋巴細胞減少型。①發(fā)病率:混合細胞型最多見、結節(jié)硬化型次之,其他各型均少見。②各型問可轉化,淋巴細胞為主型2/3可轉化為其他類型,結節(jié)型較固定。③按預后好壞排序為: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潮巴細胞消減型?;旌霞毎陀胁ドA向,預后相對較差。④結節(jié)硬化型R-s細胞多呈腔隙型,R-s呈多形性者為淋巴細胞減少型的特點(D錯)。
730.D NHL病變淋巴結的切面外觀呈魚肉樣。大部分為B細胞性。NHL常原發(fā)累及結外淋巴組織,往往跳躍性播散,越過鄰近淋巴結向遠處淋巴結轉移。大部分NHL為侵襲性,發(fā)展迅速,易發(fā)生早期遠處轉移(D錯)。
731.A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侵襲性NHL,常有t(3;14),與bcl-6的表達有關。
732.A 霍奇金淋巴瘤多見于青年,兒童少見。首發(fā)癥狀常是無痛性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占60%80%,其次為腋下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者少見。
733.C 飲酒后淋巴結痛是霍奇金淋巴瘤特有的臨床癥狀,但并非每個患者都會出現(xiàn)。
734.D 30%一4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續(xù)發(fā)熱為起病癥狀。周期性發(fā)熱(Pel-Ebstein熱)鞠見于l/6的患者。
735.A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遠處轉移和結外侵犯傾向,對各器官的侵犯都較霍奇金淋巴瘤多見。骨骼損害以胸椎和腰椎最多見,股骨、肋骨、骨盆及頭顱骨次之。
736.B ①淋巴瘤的原發(fā)灶多見于淋巴結,也可見于結外組織器官。②淋巴瘤患者若血清堿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鈣增高,常提示病變累及了骨骼。③R-S細胞為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診斷意義的細胞。R-s細胞見于霍奇金淋巴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結締組織病等??梢奟-S細胞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異性細胞,因此,并不能說在骨髓中找到R-S細胞就可確診(B錯)。
737.B 淋巴瘤不僅能侵犯表淺淋巴結,也可累及腹腔淋巴結和器官。CT檢查不僅能顯示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而且還能顯示脾門、肝門和腸系膜淋巴結受累情況,同時還能顯示肝、脾、。腎受累情況,所以CT是腹部檢查的首選方法。淋巴造影能顯示結構破壞情況。
738.A 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療方案包括MOPP、COPP和ABVD。@MOPP方案為M(氮芥)+O(長春新堿)+P(甲基芐肼)+P(潑尼松),但可影響生育能力、引起繼發(fā)性腫瘤。②上述M改為CTX即為COPP方案。③ABVD方案為A(阿霉素)+B(博萊霉素)+V(長春堿)+D(甲氮咪胺)。該方案對生育影響小,不引起繼發(fā)腫瘤,療效與MOPP方案相同,目前已成為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選化療方案。
739.D 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不是沿淋巴結區(qū)域依次轉移,而是跳躍性播散且有較多結外侵犯,這種多中心發(fā)生的傾向使NHL臨床分期的價值和擴大照射的治療作用不如HL,決定了其治療應以化療為主。②惰性淋巴瘤發(fā)展緩慢,放化療有效,但不易緩解,放化療后患者生存可達10年,有些患者甚至能自行消退。故多主張姑息性治療,盡可能推遲化療,并不是都應行化療+輔助放療(D錯)。
740.D 慢性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起病隱匿,出血傾向多較輕且局限,但易復發(fā)??杀憩F(xiàn)為皮膚、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jīng)過多甚常見,但嚴重內臟出血少見(D錯)。
741.A ①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只是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其血小板功能是正常的(A錯)。②出血時間(BT)檢查的是皮膚血管的止血功能,包括血管壁收縮和粘合,血小板粘附、積聚和釋放,故ITP可導致BT延長。而凝血時間(CT)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與血小板功能無關,故CT正常。③ITP骨髓巨核細胞數(shù)增加,但巨核細胞發(fā)育成熟障礙。表現(xiàn)為巨核細胞體積變?。煌庵苎“迤骄w積偏大,易見大型血小板。
742.B 免疫因素參與可能是ITP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ITP的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
743.D 由于ITP的發(fā)病與免疫因素有關,80%以上的患者PAIg(血小板相關抗體)和PAC3(血小板相關補體)陽性。使用血漿置換,3~5日內連續(xù)3次以上,每次置換血漿3000ml,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漿中的PAIg。
744.B
745.D 治療ITP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長春新堿,環(huán)孢素主要用于治療難治性ITP。
746.ABCD EB病毒與Burkitt淋巴瘤的發(fā)病密切相關。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Ⅰ型是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因,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Ⅱ型與T細胞皮膚淋巴瘤的發(fā)病有關。Kaposi肉瘤病毒是原發(fā)于體腔的淋巴瘤的病因。幽門螺桿菌可能是B細胞粘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淋巴瘤的病因。
747.ABC ABC都是惰性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侵襲性T細胞淋巴瘤。
748.AB 霍奇金淋巴瘤分4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參照使用。①Ⅰ期:病變局限于2個淋巴結(I)或單個結外器官局部受累(ⅠE)。②Ⅱ期:病變累及橫膈同側2個或更多的淋巴結區(qū)(Ⅱ),或病變局限侵犯淋巴結以外器官及橫膈同側1個以上淋巴結區(qū)(ⅡE)。③Ⅲ期:橫膈上下均有淋巴結病變(Ⅲ)。可伴脾累及(Ⅲs)、結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與局限性結外器官受累(ⅢSE)。④Ⅳ期:l個或多個結外器官受到廣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結腫大。肝或骨髓受累屬Ⅳ期。
749.AB 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應用高能射線放療和聯(lián)合化療,根據(jù)不同臨床分期選擇治療方案。①ⅠA、ⅡA期主要采用擴大照射。病變在膈上采用斗篷式照射,病變在膈下采用倒“Y”字照射。②I B、Ⅱ8、IIIA、ⅢB、Ⅳ期主要采用聯(lián)合化療+局部照射。
750.ABCD ITP的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其作用機制為:①減少PAIg生成及減輕抗原抗體反應;②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血小板的破壞;③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751.AB ITP行脾切除的適應證:①正規(guī)糖皮質激素治療3~6月無效;②潑尼松維持量需>30mg/d;③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④51cr掃描脾區(qū)放射指數(shù)增高。嚴重內臟出血是ITP需緊急處理的適應證。患者年齡<2歲、妊娠期是ITP患者行脾切除的禁忌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