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需求和興趣的教學模式五

字號:

5.嘗試教學模式
    嘗試教學模式是邱學華等人在教學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 有著極強的理論價值
    和實踐意義。
    (1)嘗試教學模式的界定
    嘗試教學模式簡單地說,不是教師先講,而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
    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
    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解,以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模式。
    (2)嘗試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
    嘗試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可分為以下五步。
    第一步:出示嘗試題。出示的嘗試練習題要同課本中的例題相仿,同類型同結(jié)
    構(gòu),這樣便于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課本去解決嘗試題。
    第二步:自學課本。出示嘗試題后,學生產(chǎn)生了好奇心,同時產(chǎn)生了解決問題
    的愿望。這時,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例題就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第三步: 嘗試練習。 在學生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 教師順水推舟讓他們?nèi)ピ囈辉嚒?BR>    第四步:學生討論。對怎樣做對了、怎樣做錯了的討論,能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語
    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第五步:教師講解。教師要在學生會做題目的基礎上,講解知識的原理和其內(nèi)
    在聯(lián)系。
    (3)嘗試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及其原因
    10 嘗試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越性。
    其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嘗試教
    學模式擺脫了“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的舊教學法的束縛。它是在教師的指導
    下,學生先自學課本,再動手嘗試練習,然后再聽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法,能有效
    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其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舊教學模式的特征是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授。教師
    的講授不管學生聽不聽得懂,都要從頭講起,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嘗試教學
    模式則促使課堂教學整體結(jié)構(gòu)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其三,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zhì)量。運用嘗試教學模式以后,教師講解得少
    了,學生練習得多了,學生的作業(yè)基本上能在課堂上完成。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
    擔,又提高了教學的質(zhì)量。
    其四,方法簡單,易學易用。
    為什么能達到這些優(yōu)越性呢?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符合學生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能同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符合數(shù)學教學的特點,能符合數(shù)學系統(tǒng)性強和對技能要求高這些特點;
    第三,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注意了學生動機、需要、個性特點。
    (4)嘗試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嘗試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 應用嘗試教學模式,
    學生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因此, 在低年級應用此項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困難。 第二,
    前后有密切聯(lián)系的教材,更適宜用嘗試教學模式。但是前面的基礎如果不好,運用
    嘗試教學模式則會有一定的困難。第三,實踐性較強的教材內(nèi)容及數(shù)學初步概念的
    引入課,不適于應用嘗試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