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早產 超低體重兒 護理
1 病歷摘要
患兒,女,于2006年6月1日因生后反應差7天入住我院兒科監(jiān)護室。查體:T不升,P 124次/min,R 56次/min,體重785 g,反應極差,面色灰暗,口唇發(fā)紺,全身皮膚黃疸,呼吸困難,三凹征明顯,四肢發(fā)涼。入院后立即給予嬰兒輻射臺保暖,面罩供氧,心電呼吸監(jiān)測,抗感染,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鼻飼,藍光治療退黃等一系列治療和精心護理,入院后1周體重1000 g,4周后體重1500 g,11周時已達3270 g,且面色紅潤光澤,反應好,體溫在室溫環(huán)境中能維持在正常水平,給予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體溫的護理 患兒體溫不升,與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差及皮下棕色脂肪少有關,再者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易散熱,患兒體溫易隨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所以將患兒安置于適中環(huán)境,每天隨體重及日齡的改變而調節(jié)暖箱溫度,每2 h測體溫1次,使其體溫維持在36.0 ℃~37.2 ℃。
2.2 呼吸關護理 患兒呼吸系統不完善,呼吸中樞調節(jié)功能差,鼻飼管保留影響其呼吸,頻發(fā)呼吸暫停,伴心率下降,由于沒有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家庭條件所限),亦沒有使用呼吸興奮劑。工作人員就用托背輔助呼吸,彈足底等強刺激并加壓給氧。吸氧濃度35%~45%,血氧飽和度在95%左右,24 h專人監(jiān)護,嚴密觀察病情,呼吸困難及青紫癥狀緩解后停氧,以防并發(fā)視網膜病變,4周后,患兒渡過了呼吸關。
2.3 吃奶關護理 入院第二天,給予開奶(1∶8牛乳1 ml開始)吸吮無力。遵醫(yī)囑給予鼻飼,奶量漸增,無腹脹出現,加之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3周時,患兒自行吃奶量少,護士用無菌注射器,定時定量地進行滴喂(考慮鼻飼管影響,停止鼻飼)。5周時,患兒自行吃奶已漸夠日所需量,消化較好,未出現壞死型小腸結腸炎。
2.4 感染關護理 因早產超低體重兒免疫系統不成熟,抵抗力差,極易發(fā)生感染而死亡。所以預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室內保持空氣清新,通風及紫外線照射,空氣消毒2次/d。每次照射時間不少于60 min;室內桌面、門窗、暖箱及接觸早產超低體重兒的一切物品均應用濕式含氯消毒劑擦拭;應用鼻飼管期間,因其抵抗力差,鼻飼管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每3~5天更換1次;醫(yī)務人員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膚感染者禁止入內,所有操作集中進行且接觸患兒前醫(yī)務人員雙手嚴格消毒(84消毒液1∶50浸泡5 min后清水沖洗)。6周時,患兒出現紅臀,立即給予呋硼粉濕敷,濕疹粉涂抹后紅外線燈局部濕療,2次/d,每次20 min,效果顯著,幾日后恢復正常。
2.5 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的護理 使用小兒頭皮套管針,微量注射泵6 ml/h,緩慢泵入,24 h維持,專人監(jiān)護,精心護理,患兒在長達2周的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過程中無滲液、皮膚無紅腫。
2.6 光療 光療過程中,注意患兒精神反應、生命體征、吃奶情況、水分的供給、病情有無特殊變化、全身皮膚有無不良反應等,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對癥治療。
3 總結
護理早產超低體重兒的工作人員要耐心、細心和具備責任心,早產超低體重兒(VVLBW)各器官系統發(fā)育不完善,抵抗力差,免疫力低,所以護理過程應抓住呼吸關、感染關、吃奶關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加之其他各個方面的精心護理,以提高早產超低體重兒的存活率,也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 457000 河南濮陽,濮陽市紅十字醫(yī)院
1 病歷摘要
患兒,女,于2006年6月1日因生后反應差7天入住我院兒科監(jiān)護室。查體:T不升,P 124次/min,R 56次/min,體重785 g,反應極差,面色灰暗,口唇發(fā)紺,全身皮膚黃疸,呼吸困難,三凹征明顯,四肢發(fā)涼。入院后立即給予嬰兒輻射臺保暖,面罩供氧,心電呼吸監(jiān)測,抗感染,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鼻飼,藍光治療退黃等一系列治療和精心護理,入院后1周體重1000 g,4周后體重1500 g,11周時已達3270 g,且面色紅潤光澤,反應好,體溫在室溫環(huán)境中能維持在正常水平,給予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體溫的護理 患兒體溫不升,與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差及皮下棕色脂肪少有關,再者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易散熱,患兒體溫易隨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所以將患兒安置于適中環(huán)境,每天隨體重及日齡的改變而調節(jié)暖箱溫度,每2 h測體溫1次,使其體溫維持在36.0 ℃~37.2 ℃。
2.2 呼吸關護理 患兒呼吸系統不完善,呼吸中樞調節(jié)功能差,鼻飼管保留影響其呼吸,頻發(fā)呼吸暫停,伴心率下降,由于沒有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家庭條件所限),亦沒有使用呼吸興奮劑。工作人員就用托背輔助呼吸,彈足底等強刺激并加壓給氧。吸氧濃度35%~45%,血氧飽和度在95%左右,24 h專人監(jiān)護,嚴密觀察病情,呼吸困難及青紫癥狀緩解后停氧,以防并發(fā)視網膜病變,4周后,患兒渡過了呼吸關。
2.3 吃奶關護理 入院第二天,給予開奶(1∶8牛乳1 ml開始)吸吮無力。遵醫(yī)囑給予鼻飼,奶量漸增,無腹脹出現,加之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3周時,患兒自行吃奶量少,護士用無菌注射器,定時定量地進行滴喂(考慮鼻飼管影響,停止鼻飼)。5周時,患兒自行吃奶已漸夠日所需量,消化較好,未出現壞死型小腸結腸炎。
2.4 感染關護理 因早產超低體重兒免疫系統不成熟,抵抗力差,極易發(fā)生感染而死亡。所以預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室內保持空氣清新,通風及紫外線照射,空氣消毒2次/d。每次照射時間不少于60 min;室內桌面、門窗、暖箱及接觸早產超低體重兒的一切物品均應用濕式含氯消毒劑擦拭;應用鼻飼管期間,因其抵抗力差,鼻飼管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每3~5天更換1次;醫(yī)務人員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膚感染者禁止入內,所有操作集中進行且接觸患兒前醫(yī)務人員雙手嚴格消毒(84消毒液1∶50浸泡5 min后清水沖洗)。6周時,患兒出現紅臀,立即給予呋硼粉濕敷,濕疹粉涂抹后紅外線燈局部濕療,2次/d,每次20 min,效果顯著,幾日后恢復正常。
2.5 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的護理 使用小兒頭皮套管針,微量注射泵6 ml/h,緩慢泵入,24 h維持,專人監(jiān)護,精心護理,患兒在長達2周的胃腸外靜脈營養(yǎng)過程中無滲液、皮膚無紅腫。
2.6 光療 光療過程中,注意患兒精神反應、生命體征、吃奶情況、水分的供給、病情有無特殊變化、全身皮膚有無不良反應等,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對癥治療。
3 總結
護理早產超低體重兒的工作人員要耐心、細心和具備責任心,早產超低體重兒(VVLBW)各器官系統發(fā)育不完善,抵抗力差,免疫力低,所以護理過程應抓住呼吸關、感染關、吃奶關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加之其他各個方面的精心護理,以提高早產超低體重兒的存活率,也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 457000 河南濮陽,濮陽市紅十字醫(y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