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護士指導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第一節(jié)生殖器

字號:

外生殖器為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又稱外陰。位于恥骨聯(lián)合至會陰及兩股內側之間,包括陰阜、大小陰唇、陰蒂、前庭大腺、尿道口及陰道口等
     一、陰道 
    為性交器官及月經血排出與胎兒娩出的通道,呈扁平管狀,外窄內寬,頂端有子宮頸凸出,環(huán)繞子宮頸周圍的部分,稱“陰道穹窿”。分為前后左右四個部分,以后穹窿較深。陰道前壁長約7~9cm,以一層較薄的疏松結締組織與尿道及膀胱相隔。后壁長約10~12cm,上段僅有很薄的組織(僅有陰道壁和子宮直腸陷凹的一層腹膜)和腹腔隔開,中段為一層較薄的疏松結締組織與直腸相隔,上段和出口與直腸及會陰相毗鄰。陰道粘膜有很多皺折,粘膜下肌肉層及疏松結締組織,伸展性很大。陰道粘膜無分泌腺,細胞含有糖元,經陰道桿菌分解后產生乳酸,使陰道保持一定的酸度(pH4.5),有防止致病菌繁殖的作用。陰道上皮細胞受卵巢性激素的影響而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因此,將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作涂片染色檢查,是了解卵巢功能的方法之一。
    二、子宮 
    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如倒置、前后略扁的梨形,子宮大小與年齡及生育有關,未產者約長7.5cm、寬5cm、厚3cm,子宮可分為底、體與頸三個部分,上三分之二為“子宮體部”;體的上部兩側輸卵管入口線以上稍隆突部為“子宮底部”,下三分之一為“子宮頸部”,子宮頸下半部伸入陰道稱“宮頸陰道段”,上半部為“宮頸陰道上段”。宮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約6cm,上方兩角為“子宮角”,通向輸卵管。下端狹窄為“峽部”,長約1cm,其下通向宮頸管。峽部上界因解剖上較狹窄,有人稱之為“宮頸解剖內口”,下界因粘膜在此由子宮內膜轉變?yōu)閷m頸內膜,稱“宮頸組織內口”。峽部在妊娠期逐漸擴展,臨產時形成子宮下段。宮頸管為梭形上為內口,下開口于陰道,為宮頸外口,未產者呈圓點狀,已產者因分娩時裂傷,多呈“一”字形。宮頸以外口為界,分為上下兩唇。宮頸寬約1.5~2.5cm,硬度如軟骨。輸尿管由上向下在距宮頸側僅約2~2.5cm處,在子宮動脈的后方與之交叉,再向下經陰道側穹窿頂端繞向前方進入膀胱壁。在此區(qū)域內行婦科手術時,必須警惕,防止損傷輸尿管。宮體與宮頸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2,青春期為1:1,生育期為2:1一、陰阜 是覆蓋于恥骨聯(lián)合前上方隆起的脂肪軟墊,成年婦女陰阜上有陰毛叢生,呈倒置三角形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