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指導:子宮的結構與解剖簡述

字號:

-
    子宮uterus是孕育胎兒的器官,呈倒置梨形,前后略扁,可分為底、體、頸三部。上端向上隆凸的部分叫子宮底,在輸卵管入口平面上方;下部變細呈圓筒狀叫子宮頸,底和頸之間的部分叫子宮體。底、體部的內腔呈前后壓扁的、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叫子宮腔;子宮頸的內腔叫子宮頸管,呈梭形,上口叫子宮內口,通子宮腔;下口叫子宮外口,通陰道。
    子宮壁由粘膜、肌膜和漿膜三層構成。子宮粘膜叫子宮內膜,子宮底和體的內膜隨月經周期(約28天)而變化,呈周期性的增生和脫落,頸部粘膜較厚而堅實,無周期性變化。肌膜是很厚的縱橫交錯的平滑肌層,懷孕時肌纖維的長度和數(shù)量都增加。漿膜即包繞子宮的腹膜臟層。
    子宮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在膀胱和直腸之間,下端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成年女子子宮的正常位置呈輕度前傾屈位,子宮體伏于膀胱上,可隨膀胱和直腸的虛盁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