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領導與決策
一、簡單概念
1、領導的基本職能首先是決策。
2、決策者對行動方案終的選擇是狹義的決策。
3、把決策理解為決策者制定、選擇、實施行動方案的整個過程是廣義的決策。
4、依照決策者在管理組織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可以分為高層決策、中層決策、基層決策。
5、戰(zhàn)略決策是一種以定性為主的決策,采取的是非程序化的決策方式。
6、戰(zhàn)術決策是戰(zhàn)略決策的延續(xù)和指令化,通常具有具體化、定量化的特點。
7、風險型決策與不確定型決策區(qū)別在于是否事先知道每個方案的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
8、有限理性決策模式是由西蒙提出的;漸進決策模式是由美國的林德布洛姆提出的;綜合決策模式是由美國的A.埃澤奧尼提出的。
9、漸進決策模式的積極意義和合理價值是注意到決策過程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現實性。
10、科學決策必須符合四個標準:一是具有準確的決策目標;二是決策的執(zhí)行結果能夠實現確定的目標;三是實現決策目標所付出的代價??;四是決策執(zhí)行后的副作用相對小。
11、科學決策的首要原則是客觀原則,決策的基礎是信息,決策的前提是科學的預測。
12、決策的科學性和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運用性成正比。
13、科學決策區(qū)別與傳統(tǒng)經驗決策方式的區(qū)別是遵循了程序原則。
14、決策活動的起點是確立目標。決策過程的冠軍步驟是分析評估,選擇方案。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決策方案的實施。
15、追蹤決策要注意回溯分析、非零起點、雙重優(yōu)化、心理效應四個問題。
16、現代決策體制的核心是。
17、對決策方案的抉擇有集體抉擇和個人抉擇兩種方式。
18、對抉擇的基本要求是時效性、系統(tǒng)性、民主性、合法性、靈活性。
19、與智囊團的關系是“多謀”和“善斷”的關系。
二、簡答題
1、簡述決策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P94
(1)決策是貫穿于領導過程始終的活動。
(2)決策是履行各項職能的基礎。
(3)決策是正確與否關系到領導事業(yè)的成敗。
2、在決策中的主要職責?(決策的程序)P101
(1)明確問題,確立目標
(2)集思廣益,擬定方案
(3)分析評估,選擇方案
(4)實施方案,完善決策
3、簡述在決策實施階段的主要工作?P105
(1)編制實施計劃,把決策具體化。
(2)組織實施力量,保證決策方案的實現。
(3)落實實施責任,建立嚴格的責任制。
(4)建立反饋系統(tǒng),及時檢查發(fā)現決策方案實施中的問題。
(5)糾正決策偏差,必要時進行決策修正或追蹤決策。
第六章 領導于選才用人
一、簡單概念
1、人才具有創(chuàng)造性、歷史進步性、社會性、專業(yè)性、相對性五個特點。
2、現代人才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創(chuàng)造性。
3、依據人才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可以將人才分為理論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
4、依據人才自身的素質不同,可以把人才分為發(fā)現型人才和再現型人才。
5、發(fā)現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發(fā)現尚未認識的規(guī)律、提出新觀點、想出新辦法、作出新發(fā)明的人才。再現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將一定的理論、觀點或社會現實表現出來的人才。
6、發(fā)現型人才是以理性思維的形式出現的,再現型人才是以形象思維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7、依據人才在社會活動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為組織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8、衡量人才的標準主要指德才兼?zhèn)?。具體表現為干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yè)化。
9、在考察人才時,對歷史的考察主要起參照作用。決定一個人是否為人才的關鍵因素是人的現實表現。
10、我國目前實行的選拔制度主要有選舉制、考選制、薦選制。
11、我國的國家公務員主要實行考選制。
12、培訓的方式分為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
13、人才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主要考績。
14、獎勵的主要方式有榮譽獎勵、物質獎勵和晉升獎勵。
15、懲罰的方式主要有黨紀處分、政紀處分和司法處理。
16、職務晉升的程序有采取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辦法產生預選對象;按照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條件進行資格審查;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進行晉升考核;由任免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人選。
二、簡答題
1、簡述人才選拔的原則是什么?P133
(1)察言與觀行相結合的原則
(2)考察歷史與考察現實相結合的原則
(3)發(fā)現人才的長處與認識人才的短處相結合的原則
(4)組織考察與群眾評議相結合的原則
2、如何處理好資歷與能力的關系?P135
資歷固然重要,因為資歷較長的人比資歷短的人來說,經驗要豐富一些,而經驗的多少也是形成能力的一個因素。但是,促使能力形成的因素不只有經驗,綜合起來考察,并非所有資歷長的人都比資歷短的人能干。如果論資排輩,就會對他們中的人才視而不見,就會壓抑他們發(fā)揮自己才干的積極性。所以,在考察識別人才時,既要以資歷作為參考,又反對論資排輩,注意從青年人中挑選出類拔萃的人才。
3、簡述考選制的優(yōu)缺點?P139
優(yōu)點:
(1)選用人才具有明確、客觀、統(tǒng)一的具體標準。
(2)實行公開、公正、平等競爭原則。
(3)使應考者能根據自身條件和個人興趣選擇職業(yè),用人單位能根據一定標準選拔所需的合格人才。
(4)對于堅持德才兼?zhèn)涞娜瞬艠藴?,反對人才選拔過程中的“走后門”的不正之風和個人說了算的一言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缺點:考選制只適用于選拔初、中級人才,對于高級人才的選拔,是不可能只憑一兩次考試來決定的。
4、簡述薦選制的優(yōu)缺點?P141
優(yōu)點:它能夠把人才推薦者和人才選拔者兩方面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利于發(fā)揮人才推薦者的積極性,為人才選拔機關廣薦人才,同時,由于人才的選拔必須經過選拔者或選拔機關通過考察后才能確定,這就有效的防止了“非人才”進入“人才”隊伍,保證了人才選拔的質量。
缺點:(1)人才選拔的范圍受到限制;(2)人才選拔缺乏硬性的客觀標準;(3)人才選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5、簡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P143
要發(fā)揮人才的作用,就必須充分調動人才自身的積極性,領導對自己所使用的人才給予充分的信任感,這樣人才才能大限度的發(fā)揮其積極性。用人不疑的關鍵在于領導充分的信任自己的下屬,并使下屬感覺到領導對自己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對領導的下屬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力量,第一,使下屬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強工作的自信心;第二,使下屬對組織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第三,使下屬產生責任感,積極的激發(fā)下屬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三、論述題
試論選才用人對現代領導的重要意義?P129
(1)人才是世界上寶貴的財富,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帶頭者和推動者
毛澤東曾經指出過,在世界一切事務中人是寶貴的,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人間奇跡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勞動人民。他們在創(chuàng)造物質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起著帶頭和推動的作用。
(2)人才是事業(yè)之本,是否正確地選才用人,關系到社會進步、國家興衰和事業(yè)地成敗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才對于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衰和事業(yè)的成敗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3)人才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棟梁,是否正確地選才用人,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地成功將起著關鍵作用。
一、簡單概念
1、領導的基本職能首先是決策。
2、決策者對行動方案終的選擇是狹義的決策。
3、把決策理解為決策者制定、選擇、實施行動方案的整個過程是廣義的決策。
4、依照決策者在管理組織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可以分為高層決策、中層決策、基層決策。
5、戰(zhàn)略決策是一種以定性為主的決策,采取的是非程序化的決策方式。
6、戰(zhàn)術決策是戰(zhàn)略決策的延續(xù)和指令化,通常具有具體化、定量化的特點。
7、風險型決策與不確定型決策區(qū)別在于是否事先知道每個方案的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
8、有限理性決策模式是由西蒙提出的;漸進決策模式是由美國的林德布洛姆提出的;綜合決策模式是由美國的A.埃澤奧尼提出的。
9、漸進決策模式的積極意義和合理價值是注意到決策過程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現實性。
10、科學決策必須符合四個標準:一是具有準確的決策目標;二是決策的執(zhí)行結果能夠實現確定的目標;三是實現決策目標所付出的代價??;四是決策執(zhí)行后的副作用相對小。
11、科學決策的首要原則是客觀原則,決策的基礎是信息,決策的前提是科學的預測。
12、決策的科學性和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運用性成正比。
13、科學決策區(qū)別與傳統(tǒng)經驗決策方式的區(qū)別是遵循了程序原則。
14、決策活動的起點是確立目標。決策過程的冠軍步驟是分析評估,選擇方案。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決策方案的實施。
15、追蹤決策要注意回溯分析、非零起點、雙重優(yōu)化、心理效應四個問題。
16、現代決策體制的核心是。
17、對決策方案的抉擇有集體抉擇和個人抉擇兩種方式。
18、對抉擇的基本要求是時效性、系統(tǒng)性、民主性、合法性、靈活性。
19、與智囊團的關系是“多謀”和“善斷”的關系。
二、簡答題
1、簡述決策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P94
(1)決策是貫穿于領導過程始終的活動。
(2)決策是履行各項職能的基礎。
(3)決策是正確與否關系到領導事業(yè)的成敗。
2、在決策中的主要職責?(決策的程序)P101
(1)明確問題,確立目標
(2)集思廣益,擬定方案
(3)分析評估,選擇方案
(4)實施方案,完善決策
3、簡述在決策實施階段的主要工作?P105
(1)編制實施計劃,把決策具體化。
(2)組織實施力量,保證決策方案的實現。
(3)落實實施責任,建立嚴格的責任制。
(4)建立反饋系統(tǒng),及時檢查發(fā)現決策方案實施中的問題。
(5)糾正決策偏差,必要時進行決策修正或追蹤決策。
第六章 領導于選才用人
一、簡單概念
1、人才具有創(chuàng)造性、歷史進步性、社會性、專業(yè)性、相對性五個特點。
2、現代人才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創(chuàng)造性。
3、依據人才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可以將人才分為理論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
4、依據人才自身的素質不同,可以把人才分為發(fā)現型人才和再現型人才。
5、發(fā)現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發(fā)現尚未認識的規(guī)律、提出新觀點、想出新辦法、作出新發(fā)明的人才。再現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將一定的理論、觀點或社會現實表現出來的人才。
6、發(fā)現型人才是以理性思維的形式出現的,再現型人才是以形象思維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7、依據人才在社會活動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為組織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8、衡量人才的標準主要指德才兼?zhèn)?。具體表現為干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yè)化。
9、在考察人才時,對歷史的考察主要起參照作用。決定一個人是否為人才的關鍵因素是人的現實表現。
10、我國目前實行的選拔制度主要有選舉制、考選制、薦選制。
11、我國的國家公務員主要實行考選制。
12、培訓的方式分為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
13、人才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主要考績。
14、獎勵的主要方式有榮譽獎勵、物質獎勵和晉升獎勵。
15、懲罰的方式主要有黨紀處分、政紀處分和司法處理。
16、職務晉升的程序有采取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辦法產生預選對象;按照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條件進行資格審查;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進行晉升考核;由任免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人選。
二、簡答題
1、簡述人才選拔的原則是什么?P133
(1)察言與觀行相結合的原則
(2)考察歷史與考察現實相結合的原則
(3)發(fā)現人才的長處與認識人才的短處相結合的原則
(4)組織考察與群眾評議相結合的原則
2、如何處理好資歷與能力的關系?P135
資歷固然重要,因為資歷較長的人比資歷短的人來說,經驗要豐富一些,而經驗的多少也是形成能力的一個因素。但是,促使能力形成的因素不只有經驗,綜合起來考察,并非所有資歷長的人都比資歷短的人能干。如果論資排輩,就會對他們中的人才視而不見,就會壓抑他們發(fā)揮自己才干的積極性。所以,在考察識別人才時,既要以資歷作為參考,又反對論資排輩,注意從青年人中挑選出類拔萃的人才。
3、簡述考選制的優(yōu)缺點?P139
優(yōu)點:
(1)選用人才具有明確、客觀、統(tǒng)一的具體標準。
(2)實行公開、公正、平等競爭原則。
(3)使應考者能根據自身條件和個人興趣選擇職業(yè),用人單位能根據一定標準選拔所需的合格人才。
(4)對于堅持德才兼?zhèn)涞娜瞬艠藴?,反對人才選拔過程中的“走后門”的不正之風和個人說了算的一言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缺點:考選制只適用于選拔初、中級人才,對于高級人才的選拔,是不可能只憑一兩次考試來決定的。
4、簡述薦選制的優(yōu)缺點?P141
優(yōu)點:它能夠把人才推薦者和人才選拔者兩方面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利于發(fā)揮人才推薦者的積極性,為人才選拔機關廣薦人才,同時,由于人才的選拔必須經過選拔者或選拔機關通過考察后才能確定,這就有效的防止了“非人才”進入“人才”隊伍,保證了人才選拔的質量。
缺點:(1)人才選拔的范圍受到限制;(2)人才選拔缺乏硬性的客觀標準;(3)人才選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5、簡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P143
要發(fā)揮人才的作用,就必須充分調動人才自身的積極性,領導對自己所使用的人才給予充分的信任感,這樣人才才能大限度的發(fā)揮其積極性。用人不疑的關鍵在于領導充分的信任自己的下屬,并使下屬感覺到領導對自己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對領導的下屬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力量,第一,使下屬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強工作的自信心;第二,使下屬對組織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第三,使下屬產生責任感,積極的激發(fā)下屬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三、論述題
試論選才用人對現代領導的重要意義?P129
(1)人才是世界上寶貴的財富,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帶頭者和推動者
毛澤東曾經指出過,在世界一切事務中人是寶貴的,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人間奇跡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勞動人民。他們在創(chuàng)造物質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起著帶頭和推動的作用。
(2)人才是事業(yè)之本,是否正確地選才用人,關系到社會進步、國家興衰和事業(yè)地成敗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才對于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衰和事業(yè)的成敗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3)人才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棟梁,是否正確地選才用人,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地成功將起著關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