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復習筆記(九)

字號:

第十七章 死刑復核程序
    死刑復核程序的概念和意義——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的復核程序——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第一節(jié)  死刑復核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這里面就注意到:第一,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以及判處死刑、死緩的;第二,共同犯罪案件只要有一個被告被判死刑的那么整個案件都屬于死刑案件;第三,判處被告人死刑的案件進入死刑復核程序之前,可能經過第一審程序,而沒有進行第二審程序,
    一審判處死刑以后被告人如果不上訴,檢察院也沒有抗訴,死刑案件就沒有進行到第二審程序。關于死刑案件,首先一點我們要明確,從法律的規(guī)定來講,死刑案件不包括死緩,指的是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這種案件。法律規(guī)定是由人民法院復核。
    第二節(jié) 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誚參見教材相關部分。
    第三節(jié)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人民法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在司法解釋里說明,高級人民法院判處的死緩案件不需要再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死緩案件需要進入死刑復核程序的只剩下一種情況,那就是中級法院一審判處死緩,被告人不上訴,檢察院不抗訴,期限界滿以后,由高級人民法院來進行核準,進入高級人民法院的核準程序,因為人民法院直接判處的死緩案件都不需要進行核準程序。此外,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不準通過死刑復核程序來加重對被告人的處罰,說白了,就是司法案件不準在死刑復核程序里面直接改判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也不能夠通過提審改判,也不能夠發(fā)回重審改判,所以司法案件在死刑復核程序里,其結果是經過復核以后,高級人民法院作出3種不同處理,一種是維持原判,一種是認為原判量刑過重,應當依法改判,第三種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那么應當裁定,發(fā)回重新審判。如果僅權是原判量行編輕,實際上就說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高級法院不得采取任何辦法把死緩改成死刑立案執(zhí)行。關于死刑就提醒這些。
    第十八章 審判監(jiān)督程序
    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概念和特點——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提起——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對案件的重新審判
    第一節(jié)  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概念和特點
    我們可以簡單掌握一下審判監(jiān)督程序和死刑復核程序的區(qū)別,還有審判監(jiān)督程序和二審程序的區(qū)別,因為教科書上對這兩種區(qū)別作了提示,我們把這幾種區(qū)別的表現(xiàn)、范圍掌握一下,理由不用談,教科書上有具體分析。
    第二節(jié) 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提起
    這里面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申訴與申訴的審查處理。
    首先我們看申訴,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3條的規(guī)定,關于申訴我們掌握以下內容:第一,申訴的主體,申訴程序當中的申訴主體(我們現(xiàn)談到的申訴主體不包括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那種申訴,僅指對法院的處理的這種申訴)指的是3種人,第一種人是當事人,當事人的范圍刑事訴訟法第82條有規(guī)定;第二種人是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第三種人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第二,申訴的對象,是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與裁定。第三,申訴的效力。申訴和上訴不同,申訴不能夠阻止判決、裁定的生效,它只能針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那么申訴不能夠阻止判決繼續(xù)生效,當然也就不能夠引起對判決、裁定執(zhí)行的停止。申訴我們簡單掌握以上3個方面內容。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4條的規(guī)定,我們可以看到,申訴要有理由,申訴能不能夠引起法院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重新審判,那么它要具備法定的理由,這也是申訴和上訴不同的地方。前面我們學習過程中,已經知道上訴即使沒有理由也能夠引起或者必然引起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第二審,而申訴就必須要有理由而且還要有法定的理由才行。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guī)定,引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也就是說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對案件重新審理的理由有4個,第-個理由是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第二個理由是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第三個理由是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第四個理由是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的行為。這是申訴我們要掌握的4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