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zhàn)演習
1.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fā)者①,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薄謩e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愿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②?!陴嚮闹H,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國志》)
[注]①太祖:曹操。 ②從妹:堂妹。
?。?)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fā)者。
(2)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
(3)周急繼乏,信義見稱。
2.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沈炯字初明,吳興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為當時所重?!_城陷,景將宋子仙據吳興,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愇涞凼芏U,加通直散騎常侍。……初,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南史·列傳第五十九》)
(1)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
(2)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
(3)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
3.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蔽浒簿龔凝R來,而燕王不館①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今臣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保ā稇?zhàn)國策·燕一》)
[注釋] ①不館:沒有(給蘇秦)預備住處。
(1)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
4.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大學》)
[注]辟:偏頗,偏向,偏愛。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2)“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參考答案
1.(1)天下沒有誰不怨恨(或:天下沒有誰不斜著眼睛看),但沒有首先發(fā)難的。(2)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讓任峻擔任騎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3)救濟(他們的)急事,接濟(他們)缺少的東西,信用和道義被稱頌。
2.(1)派人召喚沈炯,將要把書記的職位(負責文書的工作)委任給他,沈炯以有病來推辭。(2)陳武帝曾經贊許沈炯,(說他)應居輔佐大臣的職位,軍隊、國家的大事,(應該)多多參預籌劃(謀劃)。(3)陳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寵幸,使他顯貴。
3. (1)我自己沒有一點功勞,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顯赫。(2)一定是有人說我不講信用,在大王面前傷害我。
4.(1)所以,能喜歡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yōu)點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于自己莊稼的茁壯?!边@就是不修養(yǎng)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1.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fā)者①,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薄謩e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愿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②?!陴嚮闹H,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國志》)
[注]①太祖:曹操。 ②從妹:堂妹。
?。?)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fā)者。
(2)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
(3)周急繼乏,信義見稱。
2.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沈炯字初明,吳興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為當時所重?!_城陷,景將宋子仙據吳興,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愇涞凼芏U,加通直散騎常侍。……初,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南史·列傳第五十九》)
(1)使召炯,方委以書記,炯辭以疾。
(2)武帝嘗稱炯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
(3)文帝又重其才,欲寵貴之。
3.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蔽浒簿龔凝R來,而燕王不館①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今臣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保ā稇?zhàn)國策·燕一》)
[注釋] ①不館:沒有(給蘇秦)預備住處。
(1)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顯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于王者。
4.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大學》)
[注]辟:偏頗,偏向,偏愛。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2)“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參考答案
1.(1)天下沒有誰不怨恨(或:天下沒有誰不斜著眼睛看),但沒有首先發(fā)難的。(2)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讓任峻擔任騎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3)救濟(他們的)急事,接濟(他們)缺少的東西,信用和道義被稱頌。
2.(1)派人召喚沈炯,將要把書記的職位(負責文書的工作)委任給他,沈炯以有病來推辭。(2)陳武帝曾經贊許沈炯,(說他)應居輔佐大臣的職位,軍隊、國家的大事,(應該)多多參預籌劃(謀劃)。(3)陳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寵幸,使他顯貴。
3. (1)我自己沒有一點功勞,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顯赫。(2)一定是有人說我不講信用,在大王面前傷害我。
4.(1)所以,能喜歡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yōu)點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于自己莊稼的茁壯?!边@就是不修養(yǎng)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