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現(xiàn)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扎什倫布寺高大而美麗的輪廓,金頂紅墻,高低錯落重樓疊宇,燦爛輝煌,與尼色日南坡融為一體,真是壯觀極了,神秘極了。
清朝駐藏大臣和琳寫過贊美扎什倫布寺的詩:塔鈴風動韻東丁,一派生機靜空生。山吐濕云癡作雨,水吞活石怒為聲。意思是說,扎什倫布寺殿塔上的鈴在風中悠然作響悅耳動聽,從寺中遠望日喀則年楚河谷一派生機,而身處寺中靜感從空中油然而生,恬靜安溫,空中云彩從山坳緩緩吐出,云彩堆積濃密如霧雨,從靜中忽生水吞活石的怒聲?!?BR> 為了使大家對扎什倫布寺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先介紹一下扎什倫布寺的歷史和基本概況。
扎什倫布寺是黃教六大名寺之一,意為“須彌福壽”寺。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是后藏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quán)的資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個把黃教傳到后藏去的人。公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受扎什倫布寺之邀,擔任了該寺第16任法臺。自此,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后經(jīng)歷代班禪不斷擴建,扎什倫布寺才逐步成為銅佛高聳、金碧輝煌,雕刻精美、壁畫生輝的宏偉建筑,并成為后藏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扎什倫布寺整體建筑面南偏東,依照黃教經(jīng)學院傳統(tǒng)的建筑布局,以中心為殿堂,整個建筑分班禪拉章(寢宮)、堪布會議廳(后藏行政機構(gòu))、四大扎倉(經(jīng)學院)和靈塔殿、曬佛臺等??傆嬘?6座經(jīng)堂,236間房屋。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跨進扎什倫布寺大門,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講經(jīng)場,地面用喜馬拉雅山麓的片石鋪成,有600平方米,是歷世班禪給僧俗講經(jīng)說法及僧侶立宗論辯的場所。圍墻上有千佛鑿像,佛像穴居洞壁,形狀千姿百態(tài),真有一種靜坐修行悟道的濃厚氣氛。
穿過廣場我們便到了措欽大殿,它位于扎什倫布寺中心,是全寺最為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眾3800人。是全寺法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大殿中央供奉有班禪大師的寶座,揭開覆蓋的黃緞,顯露出一個精雕細刻、莊嚴精美的寶座。經(jīng)堂上懸掛著近百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無量壽佛凈土圖》描繪了重重疊疊的瓊樓琳宮,空中天女散花舞姿翩翩,無量壽佛端坐中央蓮臺上說法,座下天樂齊奏、祥云呈瑞,展 示了西方極樂世界所特有的“神仙福分”。建寺以來已有18位班禪、達賴轉(zhuǎn)世,唐卡所繪為歷世班禪、達賴生平事跡,畫面清色巧潤,構(gòu)圖明快,妙筆飄逸。
大經(jīng)堂四周墻上還有許多古老壁畫,繪著宗喀巴師徒三尊及歷代祖師、大論師的畫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種飛天護法和釋迦牟尼參禪圖。尤其是釋迦牟尼參禪圖,每20個一組,或三三或兩兩相應,座間給以山水、松枝、猛虎、白象、法螺以及佛家吉祥物。這些壁畫內(nèi)容豐富,形象生動,畫工精細,色澤鮮艷,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措欽大殿內(nèi)還有釋迦牟尼佛殿、彌勒佛殿和度母殿。
現(xiàn)在我們參觀釋迎牟尼殿,這里供奉著扎什倫布寺的創(chuàng)建人根敦珠巴為紀念他的經(jīng)師西繞森格而塑造的釋迦牟尼像,兩旁分別是釋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左側(cè)是1461年在阿里古 格王覺扎本德的資助下興建的彌勒佛殿。佛堂中央供有一尊高11米的彌勒佛立像,這是藏族工匠和尼泊爾工匠共同塑造的,也是中尼兩國人民長期友好合作的歷史見證。彌勒佛像兩旁是一世達賴根敦珠巴親自塑造的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像,也是扎什倫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殿右側(cè)是度母殿,佛殿中央供有一尊2米高的白度母塑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度母。度母藏語稱為“卓瑪”,據(jù)說,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即是她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qū)分,現(xiàn)為二十一像。二十一尊度母的顏色都不相同,人們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綠度母。只見這尊白度母雙手和雙足各生一眼,臉上有三只眼,因而又稱“七眼女”。據(jù)說,她性格溫柔善良,非常聰明,沒有瞞得過她的秘密,人們有難總愛求助于她,故又稱為“救度母”。她頭戴花冠,高聳發(fā)髻,雙耳墜著大耳環(huán),上身袒露斜披絡腋,雙腳盤坐在盛開的蓮座上,左手持一朵曲頸蓮花,右手掌向外,表示愿意幫助人解難,形象典雅優(yōu)美。
在白度母兩旁塑有綠度母。白度母背后有二十一度母的壁畫。步出措欽大殿,我們就來到了尼德神女殿。尼德神女是傳說中的護法神。神女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塑像,后墻上十八個洞穴內(nèi)塑著十八尊羅漢。殿左面陳列著旗幡、劍朝、弓箭,殿右面供奉著尼德神女,她騎著白螺,左手挽一人頭骨于胸前,右手執(zhí)三尖劍,一身湛藍征袍,藍靛臉大張口眥二日,面目猙獰。
接下來我們從尼德神女殿出來,來到“甲納拉康”(意為漢佛堂),這是一個證明后藏班禪與清朝中央之間臣屬關(guān)系的佛堂。據(jù)說,漢佛堂為西藏其他寺院所沒有。佛堂內(nèi)陳列著歷代皇帝賜給歷世班禪的禮品。漢佛堂樓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畫像,這是北京故宮的原物。畫像前側(cè)有道光皇帝的萬歲萬萬歲牌位。漢佛堂內(nèi)的偏殿是清朝駐藏大臣同班禪會晤時的客廳。在陳列廳還珍藏著清朝皇室封賜給歷世班禪的金冊金印、玉冊玉印等無價之寶,以及皇帝賜給的各種禮品和國民政府贈給歷世班禪的厚禮。這些歷史文物說明,后藏與前藏一樣,都統(tǒng)屬于清朝中央 政府管轄下。最早的有隋唐時期的古佛、唐朝的9尊青銅佛像、元朝的赤身女度母像、明朝的永樂古瓷,以及罕見的貝葉經(jīng)、玉石如意、元明織品等等。殿內(nèi)還珍藏著金粉書寫的《甘珠爾》和《丹珠爾》等。
眼前這座直插云霄的佛殿就是扎什倫布寺最的強巴佛殿。什么是強巴佛呢?強巴佛就是未來佛,也就是彌勒佛。據(jù)佛教解釋,彌勒佛將在釋迎牟尼寂滅后50億年,繼承弘揚佛法的大任?,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世界上的銅佛——強巴佛,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彌勒佛,但強巴佛在西藏可沒有那么肥胖,也不是笑口大張的模樣,它端莊秀麗,雍容優(yōu)雅。這是九世班禪曲結(jié)尼瑪于公元1914年修建的。耗時兩年,僅黃金就用了8000多兩。強巴佛殿建筑面積862平方米,殿高約30米。強巴佛呈坐姿,高26.2米,底坐有3.8米,佛身高22.4米,肩寬11.5米,佛臉長4.2米。耳朵長2.2米,佛手長3。2米,中指粗1米,腳長4.2米,鼻孔內(nèi)可容納一個人。他神態(tài)安詳,舉在胸前的佛手似乎能輕輕彈去人們郁結(jié)心間的千古憂傷和萬種愁緒。為了便于人們瞻仰,大殿上面依次還有4層環(huán)繞佛殿的配殿,大殿底層是蓮花座殿,二層叫腰部殿,三層叫胸部殿,四層叫臉部殿,五層叫冠部殿,你可以逐一仔細端詳強巴佛的每一部分。它的面部上嵌滿了珍珠寶石,眉宇間那顆圓圓的“白毫”,是用1顆核桃大的鉆石、30顆 蠶豆大的鉆石、300顆珍珠,以及上千粒珊瑚、琥珀、綠松石鑲嵌的。整尊佛像用去黃金278公斤、紫銅11.5萬公斤。
這尊世界上的銅佛像,所穿袈裟也是世界上的。據(jù)史書記載,強巴佛曾更換過三次袈裟,第一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如今這件袈裟是1985年10月由四川阿壩州的活佛阿旺羅桑出資,從各地請了六名有經(jīng)驗的裁縫趕了一個半月制成的,共用綢緞3100米,絲線18公斤,各類花邊和綴飾不計其數(shù)。這件精美絕倫的袈裟穿在強巴佛巨大的佛身上,使整個殿堂熠熠生輝。壁內(nèi)四壁上有以紅底金線描繪的千尊彌勒佛像。左壁 上還繪有宗喀巴師徒三尊佛像。我們現(xiàn)在沿著主尊座基轉(zhuǎn)經(jīng)一 圈后,就要離開大殿,這面墻上繪有格魯派本尊密集金剛和大威德金剛像。他們旁邊分別是阿底峽、仲敦巴以及鄂·勒白喜繞等噶當三祖師像。
接下來我?guī)Т蠹覅⒂^一下扎什倫布寺的幾個靈塔殿。首先去的是扎什南捷。這是五世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祀殿。歷這座靈塔祀殿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guān)懷下,被毀的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禪的靈塔招殿,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修復。
1985年起由國家撥???80萬元、黃金217.7斤、白銀2000斤、紫銅11277.5斤、水銀1330斤,寶石、珍珠適量以及大量建材,修復了該塔。十世班禪大師親自主持了修復工作,1989年初,該殿竣工后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十世班禪大師在主持開光大典期間不幸圓寂。 http://ks.examda.com
扎什南捷總面積為1933平方米,高33.17米。屋頂用紫銅鎏金覆蓋,用*、金羊裝飾的小金頂錯落有序,金光映日。門框上樓空雕刻有龍、風、飛天和“堆經(jīng)”,雕飾華美,造型端莊。四壁滿繪壁畫,北壁正中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和其兩位上首弟子迦葉和阿難,北壁左右繪有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及兩位上首弟子賈曹杰、克主杰和噶當派祖師阿底峽及上首弟子。東壁繪有“薩迦五祖”。把殿兩側(cè)壁上繪的是寧瑪泥的三位祖師、噶舉派的瑪爾巴、米拉日巴等祖師;東面二樓回廊壁上繪的是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畫像,西面壁上畫的是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曲結(jié)尼瑪?shù)漠嬒?。靈塔高11.52米,銀包金裹嵌滿珠寶,僅包裹塔身就用黃金217.7斤、白銀2000斤,紫銅11277.5斤。塔基為四方形,四個臺階象征須彌山的四個階層;靈塔上有半月形、太陽形和火焰形飾物:太陽象征宇宙,火焰象征蒼天,月亮象征空氣。塔身內(nèi)安裝五世到九世班禪的遺骨,寶瓶處安裝有九世班禪曲結(jié)尼瑪?shù)乃芟瘢坏讓友b有黃金豌豆粒大小各一塊、白銀馬掌兩個、各種糧食共16823.15公斤等,物品達仍種之多;塔瓶下部的經(jīng)書有《甘珠爾》1套,各宗教大師的傳、經(jīng)論1263部,木刻印刷佛像6797張,各種類型的經(jīng)書595820張。
清朝駐藏大臣和琳寫過贊美扎什倫布寺的詩:塔鈴風動韻東丁,一派生機靜空生。山吐濕云癡作雨,水吞活石怒為聲。意思是說,扎什倫布寺殿塔上的鈴在風中悠然作響悅耳動聽,從寺中遠望日喀則年楚河谷一派生機,而身處寺中靜感從空中油然而生,恬靜安溫,空中云彩從山坳緩緩吐出,云彩堆積濃密如霧雨,從靜中忽生水吞活石的怒聲?!?BR> 為了使大家對扎什倫布寺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先介紹一下扎什倫布寺的歷史和基本概況。
扎什倫布寺是黃教六大名寺之一,意為“須彌福壽”寺。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是后藏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quán)的資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個把黃教傳到后藏去的人。公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受扎什倫布寺之邀,擔任了該寺第16任法臺。自此,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后經(jīng)歷代班禪不斷擴建,扎什倫布寺才逐步成為銅佛高聳、金碧輝煌,雕刻精美、壁畫生輝的宏偉建筑,并成為后藏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扎什倫布寺整體建筑面南偏東,依照黃教經(jīng)學院傳統(tǒng)的建筑布局,以中心為殿堂,整個建筑分班禪拉章(寢宮)、堪布會議廳(后藏行政機構(gòu))、四大扎倉(經(jīng)學院)和靈塔殿、曬佛臺等??傆嬘?6座經(jīng)堂,236間房屋。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跨進扎什倫布寺大門,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講經(jīng)場,地面用喜馬拉雅山麓的片石鋪成,有600平方米,是歷世班禪給僧俗講經(jīng)說法及僧侶立宗論辯的場所。圍墻上有千佛鑿像,佛像穴居洞壁,形狀千姿百態(tài),真有一種靜坐修行悟道的濃厚氣氛。
穿過廣場我們便到了措欽大殿,它位于扎什倫布寺中心,是全寺最為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眾3800人。是全寺法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大殿中央供奉有班禪大師的寶座,揭開覆蓋的黃緞,顯露出一個精雕細刻、莊嚴精美的寶座。經(jīng)堂上懸掛著近百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無量壽佛凈土圖》描繪了重重疊疊的瓊樓琳宮,空中天女散花舞姿翩翩,無量壽佛端坐中央蓮臺上說法,座下天樂齊奏、祥云呈瑞,展 示了西方極樂世界所特有的“神仙福分”。建寺以來已有18位班禪、達賴轉(zhuǎn)世,唐卡所繪為歷世班禪、達賴生平事跡,畫面清色巧潤,構(gòu)圖明快,妙筆飄逸。
大經(jīng)堂四周墻上還有許多古老壁畫,繪著宗喀巴師徒三尊及歷代祖師、大論師的畫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種飛天護法和釋迦牟尼參禪圖。尤其是釋迦牟尼參禪圖,每20個一組,或三三或兩兩相應,座間給以山水、松枝、猛虎、白象、法螺以及佛家吉祥物。這些壁畫內(nèi)容豐富,形象生動,畫工精細,色澤鮮艷,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措欽大殿內(nèi)還有釋迦牟尼佛殿、彌勒佛殿和度母殿。
現(xiàn)在我們參觀釋迎牟尼殿,這里供奉著扎什倫布寺的創(chuàng)建人根敦珠巴為紀念他的經(jīng)師西繞森格而塑造的釋迦牟尼像,兩旁分別是釋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左側(cè)是1461年在阿里古 格王覺扎本德的資助下興建的彌勒佛殿。佛堂中央供有一尊高11米的彌勒佛立像,這是藏族工匠和尼泊爾工匠共同塑造的,也是中尼兩國人民長期友好合作的歷史見證。彌勒佛像兩旁是一世達賴根敦珠巴親自塑造的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像,也是扎什倫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殿右側(cè)是度母殿,佛殿中央供有一尊2米高的白度母塑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度母。度母藏語稱為“卓瑪”,據(jù)說,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即是她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qū)分,現(xiàn)為二十一像。二十一尊度母的顏色都不相同,人們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綠度母。只見這尊白度母雙手和雙足各生一眼,臉上有三只眼,因而又稱“七眼女”。據(jù)說,她性格溫柔善良,非常聰明,沒有瞞得過她的秘密,人們有難總愛求助于她,故又稱為“救度母”。她頭戴花冠,高聳發(fā)髻,雙耳墜著大耳環(huán),上身袒露斜披絡腋,雙腳盤坐在盛開的蓮座上,左手持一朵曲頸蓮花,右手掌向外,表示愿意幫助人解難,形象典雅優(yōu)美。
在白度母兩旁塑有綠度母。白度母背后有二十一度母的壁畫。步出措欽大殿,我們就來到了尼德神女殿。尼德神女是傳說中的護法神。神女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塑像,后墻上十八個洞穴內(nèi)塑著十八尊羅漢。殿左面陳列著旗幡、劍朝、弓箭,殿右面供奉著尼德神女,她騎著白螺,左手挽一人頭骨于胸前,右手執(zhí)三尖劍,一身湛藍征袍,藍靛臉大張口眥二日,面目猙獰。
接下來我們從尼德神女殿出來,來到“甲納拉康”(意為漢佛堂),這是一個證明后藏班禪與清朝中央之間臣屬關(guān)系的佛堂。據(jù)說,漢佛堂為西藏其他寺院所沒有。佛堂內(nèi)陳列著歷代皇帝賜給歷世班禪的禮品。漢佛堂樓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畫像,這是北京故宮的原物。畫像前側(cè)有道光皇帝的萬歲萬萬歲牌位。漢佛堂內(nèi)的偏殿是清朝駐藏大臣同班禪會晤時的客廳。在陳列廳還珍藏著清朝皇室封賜給歷世班禪的金冊金印、玉冊玉印等無價之寶,以及皇帝賜給的各種禮品和國民政府贈給歷世班禪的厚禮。這些歷史文物說明,后藏與前藏一樣,都統(tǒng)屬于清朝中央 政府管轄下。最早的有隋唐時期的古佛、唐朝的9尊青銅佛像、元朝的赤身女度母像、明朝的永樂古瓷,以及罕見的貝葉經(jīng)、玉石如意、元明織品等等。殿內(nèi)還珍藏著金粉書寫的《甘珠爾》和《丹珠爾》等。
眼前這座直插云霄的佛殿就是扎什倫布寺最的強巴佛殿。什么是強巴佛呢?強巴佛就是未來佛,也就是彌勒佛。據(jù)佛教解釋,彌勒佛將在釋迎牟尼寂滅后50億年,繼承弘揚佛法的大任?,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世界上的銅佛——強巴佛,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彌勒佛,但強巴佛在西藏可沒有那么肥胖,也不是笑口大張的模樣,它端莊秀麗,雍容優(yōu)雅。這是九世班禪曲結(jié)尼瑪于公元1914年修建的。耗時兩年,僅黃金就用了8000多兩。強巴佛殿建筑面積862平方米,殿高約30米。強巴佛呈坐姿,高26.2米,底坐有3.8米,佛身高22.4米,肩寬11.5米,佛臉長4.2米。耳朵長2.2米,佛手長3。2米,中指粗1米,腳長4.2米,鼻孔內(nèi)可容納一個人。他神態(tài)安詳,舉在胸前的佛手似乎能輕輕彈去人們郁結(jié)心間的千古憂傷和萬種愁緒。為了便于人們瞻仰,大殿上面依次還有4層環(huán)繞佛殿的配殿,大殿底層是蓮花座殿,二層叫腰部殿,三層叫胸部殿,四層叫臉部殿,五層叫冠部殿,你可以逐一仔細端詳強巴佛的每一部分。它的面部上嵌滿了珍珠寶石,眉宇間那顆圓圓的“白毫”,是用1顆核桃大的鉆石、30顆 蠶豆大的鉆石、300顆珍珠,以及上千粒珊瑚、琥珀、綠松石鑲嵌的。整尊佛像用去黃金278公斤、紫銅11.5萬公斤。
這尊世界上的銅佛像,所穿袈裟也是世界上的。據(jù)史書記載,強巴佛曾更換過三次袈裟,第一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如今這件袈裟是1985年10月由四川阿壩州的活佛阿旺羅桑出資,從各地請了六名有經(jīng)驗的裁縫趕了一個半月制成的,共用綢緞3100米,絲線18公斤,各類花邊和綴飾不計其數(shù)。這件精美絕倫的袈裟穿在強巴佛巨大的佛身上,使整個殿堂熠熠生輝。壁內(nèi)四壁上有以紅底金線描繪的千尊彌勒佛像。左壁 上還繪有宗喀巴師徒三尊佛像。我們現(xiàn)在沿著主尊座基轉(zhuǎn)經(jīng)一 圈后,就要離開大殿,這面墻上繪有格魯派本尊密集金剛和大威德金剛像。他們旁邊分別是阿底峽、仲敦巴以及鄂·勒白喜繞等噶當三祖師像。
接下來我?guī)Т蠹覅⒂^一下扎什倫布寺的幾個靈塔殿。首先去的是扎什南捷。這是五世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祀殿。歷這座靈塔祀殿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guān)懷下,被毀的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禪的靈塔招殿,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修復。
1985年起由國家撥???80萬元、黃金217.7斤、白銀2000斤、紫銅11277.5斤、水銀1330斤,寶石、珍珠適量以及大量建材,修復了該塔。十世班禪大師親自主持了修復工作,1989年初,該殿竣工后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十世班禪大師在主持開光大典期間不幸圓寂。 http://ks.examda.com
扎什南捷總面積為1933平方米,高33.17米。屋頂用紫銅鎏金覆蓋,用*、金羊裝飾的小金頂錯落有序,金光映日。門框上樓空雕刻有龍、風、飛天和“堆經(jīng)”,雕飾華美,造型端莊。四壁滿繪壁畫,北壁正中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和其兩位上首弟子迦葉和阿難,北壁左右繪有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及兩位上首弟子賈曹杰、克主杰和噶當派祖師阿底峽及上首弟子。東壁繪有“薩迦五祖”。把殿兩側(cè)壁上繪的是寧瑪泥的三位祖師、噶舉派的瑪爾巴、米拉日巴等祖師;東面二樓回廊壁上繪的是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畫像,西面壁上畫的是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曲結(jié)尼瑪?shù)漠嬒?。靈塔高11.52米,銀包金裹嵌滿珠寶,僅包裹塔身就用黃金217.7斤、白銀2000斤,紫銅11277.5斤。塔基為四方形,四個臺階象征須彌山的四個階層;靈塔上有半月形、太陽形和火焰形飾物:太陽象征宇宙,火焰象征蒼天,月亮象征空氣。塔身內(nèi)安裝五世到九世班禪的遺骨,寶瓶處安裝有九世班禪曲結(jié)尼瑪?shù)乃芟瘢坏讓友b有黃金豌豆粒大小各一塊、白銀馬掌兩個、各種糧食共16823.15公斤等,物品達仍種之多;塔瓶下部的經(jīng)書有《甘珠爾》1套,各宗教大師的傳、經(jīng)論1263部,木刻印刷佛像6797張,各種類型的經(jīng)書595820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