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私家車主,駕齡2.5年,有車的時間也是2.5年,也就是說我是買車當天去駕校報的名,在此以前我從未摸過方向盤,目前已安全行駛7萬公里。現(xiàn)在私家車已經全面進入普及階段,每天上路都會遇見大量的私家車,坦率地說,對于相當一部分車主的駕駛技術和駕駛心理實在不敢恭維。說得再偏激一點,目前上下班期間的交通擁堵私家車要承擔至少百分之三十的責任,不是車多了,而是私家車主的技術太濫了:慢悠悠地起步、遠遠地跟車、猶豫不決地并線、提心吊膽地超車,等等。于是忍不住想說點什么,我絕對不是什么高手,也不是什么安全顧問,甚至不是什么遵守交規(guī)的模范(一年一般情況要交2000元罰款,扣大約9-10分,不過通常都是違停,偶爾也因超速被罰),我僅僅是從自己的主觀感受方面談點看法,觀點也許偏頗,權當交流體會。
一、心理素質
駕車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上路。如果你對機械本身不感興趣,又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反應能力,你就不適合自己開車,當然你有錢沒人能阻止你買車,但請記住你永遠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駕駛員。若要達到人車一體、出神入化的境地,那是需要天賦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正確認識自己的適駕性才能準確定位自己能夠達到的水平。當然隨著駕齡的延長,技術會越來越熟練、經驗會越來越豐富、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但這并不能改變你的駕駛天賦,就像不是什么人都能成為舒馬赫、阿隆索或蒙托亞一樣,不少開了幾十年的老司機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自己多么適應這個職業(yè)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職業(yè)選擇了自己或者說當時沒有比開車更好的選擇供自己挑選。我自認為自己這方面的稟賦尚可,印象中確實沒有經歷過從害怕到適應的過程,我只在朋友的陪伴下在公路上練過兩次、合計約三十分鐘,第三次就一個人開車上班去了,約兩個星期后就隨FB隊伍出了趟單程約1100公里的長途,期間包括去駕校學車和參加路考都是自己開車去的,確實不曾為超車、并線、倒車等常見問題產生過困惑。
二、理論素質
如今的駕校只能說給你提供一條領取駕駛證的渠道,別指望學到多少真材實料,與改革開放以前及初期的駕駛培訓相比,其畢業(yè)學員的水平相去甚遠,如果把以前的比喻為初中生的話,現(xiàn)在的學員也就相當于學前班的程度,因此更多的技術和經驗需要我們在實際駕駛的過程中慢慢體會、總結和積累。但是,我這里想要強調的是,本著對自己負責和對他人負責的原則,一定要學好交通法規(guī),哪怕駕校提供作弊手段讓你順利通過理論考試,自己也要在家認認真真熟透交通規(guī)則,這對于以后的安全行駛、水平提升甚至少交罰款都至為關鍵。許多人車開不好與交規(guī)沒學好有著直接的關系,看看這些現(xiàn)象吧:路口隨意進入導向車道、并線不打轉向燈、高架橋上滿頭霧水瞎轉悠、胡亂使用示寬燈、惡劣天氣下不懂得開啟霧燈、夜間城區(qū)公路上開遠光燈……你明白有多少車主、有多么缺乏基本安全知識了吧?坦率承認,本人的駕照就是交錢后蒙來的,并且我在取得駕照以前已經無證開了近兩個月、3000多公里,技術是在實踐中練就的,但是,早在買車前幾年我就已經熟知交通規(guī)則,包括當時的道路交通條例、事故處理辦法等,不是一般的懂而是幾乎達到精通的程度,即時作為行人,豐富的交通法規(guī)知識同樣使我獲益匪淺。
三、道德素質
私家車令人生厭,歸納起來無非是車主流露出來的優(yōu)越感、駕駛水平的低劣、隨意違反交通規(guī)則以及過于渲染的裝飾或改裝,其實這些都可歸屬于道德缺失這個大的范疇之內。這里的道德不能完全等同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社會道德,更多的是與駕駛有關的習慣、慣例或常識。我無意進行歸納和總結,但下面幾點我基本能做到,不知其他車主怎樣?
1、降低防盜器的靈敏度。除非他人以非法途經打開車門,否則報警器不發(fā)聲。
2、駛過有行人的積水路段時,迅速降低車速。
3、進入小區(qū)后永遠不按喇叭。需要提醒前方晃悠的路人時晚上用燈光、白天催油門。
4、只要沒有進入主干道或出現(xiàn)極其危險的情形,永遠不對老人、小孩、孕婦鳴喇叭。
5、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使用燈光。轉向、并線提前打燈,惡劣氣候條件下開霧燈,夜間有照明的公路上不開遠光燈,除非緊急停車或臨時占道停車不開示寬燈(即雙蹦燈)。
6、除極特殊的情況,停車時一律車頭朝外。同時車身擺正,不要橫跨兩個車位或影響相鄰車輛的進出。
7、臨時占道停車,一定替其他需要通行的車輛或行人著想,盡量找不構成妨礙的位置。
8、迅速起步。等綠燈時如果排在第一序位,當通行燈亮起時,自動檔應在0.5秒、手動檔應在1.5秒以內起步,只要路況允許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將車速提升至不違法的程度。迅速起步和快速跟進是提高路口通行率的有效途徑,我曾經注意觀察過一個每次放行時間只有10秒的左轉路口,平均每次通行的車輛約為五輛(再多出的一般屬闖紅燈),少的時候僅僅兩輛(新手起步熄火),我所目睹輝煌的12輛車魚貫而出,尤其是第2輛在駛出路口的瞬間就超越了頭車形成兩股車流,后面的依次遞進,首尾相接,快速而整齊地滑過這個有如魔鬼瓶頸般路口,大大緩解了這個左轉道排隊等候的壓力。
9、禮貌讓行。讓行人就無須多說了,但是如果是行人違章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堅決不讓(老人、孩子除外),讓他(她)受點驚嚇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這里說的禮貌讓行是指,如果你的駕駛技術比較爛或者你不得不分心降低速度,則應主動讓出快車道;如果后車急著超越而你又具備條件的話,應當主動讓行;在高速公路上,即使你跑得很快后面也沒有車,也不能占著超車道行駛,遇有速度比你更快的車追過來時,只要你無意提高當前速度就應當讓別人超車。
10、拜托大家不要再說“今天我在某路段跑到100邁”這樣的話,要說我時速跑到100公里,邁(Mile,英里)和公里(kilometre)是不同是距離單位,他們之間是1.609:1的關系,當寫作Mile/h 和 Km/h時才表示速度,要知道100邁/時相當于160公里/時,你在城區(qū)內能做得到嗎?我們的媒體(有些甚至是專業(yè)的汽車頻道)也常?;煜@兩個概念,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就像我們不能將直升機叫做直升飛機、不能將英尺等同為米一樣,這些都是常識性的問題。
11、還要再次強調正確使用燈光。許多人白天遇到雨、雪、霧等惡劣氣候情況習慣開大燈甚至遠光燈,卻不懂得開霧燈,要知道霧燈的穿透力是遠光燈所不能比擬的;更有一批人遇到這種情況習慣性地開示寬(雙蹦)燈,以為自己是公務車隊嗎?要知道打開著示寬燈后左右轉向燈就失去作用了,這時你在路面上穿行時會給后面的車輛造成很大的困惑,無從判斷你的動向,閃爍的示寬燈確實醒目,但它不能取代霧燈的特定功能。而那些夜間在照明條件良好情況下也要開遠光燈的、尤其是對方變換燈光提醒你閉光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則屬于嚴重道德缺失者,其行徑已構成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威脅。
四、行車點滴
1、遵守法紀,尤其是永遠不要闖紅燈,即使是在半夜、即使你旁邊的車都視而不見地呼嘯而過時更是如此。
2、每十數秒觀察左右后視鏡和車內倒車鏡,強烈建議添置一塊加寬型的倒車鏡,以便將整個左右、車后的情況收入眼底。
3、特別留意后視鏡的盲區(qū),尤其是當你打算并線的時候,你一定要回頭了望。
4、當一輛跟在你后面的車忽然從倒車鏡中消失,而期間你印象中并沒有經過岔路口時,你就得高度警覺了,通常它就在你車身左右某側很貼近的位置上,沒有將情況弄清楚前,別隨意變動車道。
5、夜晚及雨天行車尤其要留意A柱形成的盲區(qū),冷不丁就可能有一輛灰蒙蒙的自行車或奔跑的行人從這個區(qū)域穿出來,讓你措手不及。
6、高度警惕任何方位出現(xiàn)的或僅僅是你感覺到的陰影,這往往是災難或險情的預兆。
7、城區(qū)等紅燈時與前車的距離不超過一米,過寬的空檔只能勾起別人穿插的欲望;城區(qū)正常行駛時車距以十米為宜,太大了反而不安全,因為不停有車插入只會令你神經高度緊張;高速公路120公里時速時車距50米足矣,距離更近意味著你可以超車了。
8、僅僅觀察前車的動向是遠遠不夠的,你好穿越前車玻璃看得更遠,它前面的一輛、甚至再一輛,稍稍與前車錯開一點車位有助于你全面瞭望前面的行駛情況,當然好不超過半個車寬,更不要騎在兩個車道之間行駛。你要根據前進方向上你所能看到的遠的那輛車的行車狀態(tài)來決定什么時候踩下剎車或采取其他避讓措施,而不僅僅是你眼前的這一輛。
9、同樣地,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請不要將剎車一腳踩死,為你身后的車(尤其是慣性很大的大貨車)提供足夠的制動距離。
10、變換車道一定要果斷,在距離相對不是很寬裕時尤其如此,只要你確信對方已經知道你有變道的意圖并且其舉動已經流露出禮讓的味道便要迅速地提速切入,如果感覺時機不好,請暫時關閉你的轉向燈,讓對方快速通過后再做打算。
11、在視線被前車阻擋的情況下插入另一條行車道時,要萬分警惕進入后可能碰到的意外情況,加速完成并線后立刻做好緊急制動的準備,千萬別蒙著頭往前繼續(xù)沖。
12、通過十字路口時,如果你右側的視線被同向行進的另一部大型車輛遮擋時,萬萬不能貿然提速,一定要落后右側車輛的車頭至少半米的距離,在確信沒有車輛、行人橫過時再提速超越。類似的事故在每個大城市、每天都在重復上演,行人在人行燈已經變紅或即將變紅時還在搶行,快車道上的小車視線被右側車輛阻擋不明就里提速就超,結果撞個正著!特別是出租車容易出這樣的事故。
13、當你發(fā)現(xiàn)前行速度變慢而旁邊某個車道卻空著時,當然想變道行駛,但是我得特別提醒你:你只能將車頭先轉入三分之一并且做好緊急制動和回到原來車道的準備,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車道空著而前車不去使用是有原因的:發(fā)生故障的車、行人或摩托車、自行車占道、道路維修或緩慢行駛的機動車、甚至可能是警方處理事故的現(xiàn)場。貿然高速闖過去你剎車都恐怕來不及了。
14、行車打電話是很危險的舉動,如果必須要打出或接聽,記得把快車道讓出來,別一個人晃晃悠悠壓住一大排車,后面的車那時恨不得撞死你才解恨。
15、如果不幸排錯了導向車道,而你又確定這個路口沒有電子警察或警察在值勤打算更換車道的話,你不能蠻不講理地橫著就插,不要影響別的車道上正常通過的車輛,瞅準了一位起步比較慢或跟車很謹慎的菜鳥車前留下的空檔插入。
16、開車難免要兼顧點別的事情,因此注意養(yǎng)成一只手開車的習慣,好是左手開,這樣右手擱在檔把上(管它自動檔還是手動檔),也可用來抽支煙、選個臺、換張碟什么的,走高速公路也只需要一只手輕輕地撫著方向盤即可。安全與否跟你用幾只手開車沒什么關系,也跟你握盤的力度沒什么關系,雙手握盤一般只運用于顛簸路段、急速的轉向及可能碰撞而緊急制動時。當然,你實在不習慣一只手開也別勉強。
17、有意識地練習并強化你的預判力,本人以為這是行車安全重要的因素(車輛的硬件因素和保養(yǎng)狀況除外),準確的判斷和預知能力有助于你提前采取制動或避讓、優(yōu)化行進路線和車道、實現(xiàn)別人難以完成的超車。什么是預判力呢?主要指的是行駛過程中對前后左右同向及相向運動的車輛、物體、行人等各種交通參與因素可能做出的動態(tài)的提前判斷,比如在寬敞的三車道或四車道上行駛時,你當然要根據車距、車速不停地變換車道,呈蛇形狀穿插,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以相對恒定的車速、不踩或少踩剎車、超越所有可以超越的其他車輛而暢通無阻地行駛,當然客觀現(xiàn)實不會這樣理想。這就要求你多觀察、多嘗試、膽大心細、眼明手腳快,你要做到基本準確地判斷出周圍車輛駕駛員的技術熟練程度和駕駛的膽量,大致估計出哪輛車可能是菜鳥在開、哪輛車肯定是女性在開、哪輛車的駕駛員可能在打電話、哪輛車車況可能有毛病,哪輛車可能不熟悉道路,重要的是準確把握那些和你一樣喜歡穿越的駕駛員的行車習慣,別和他們撞車就行。
18、籠統(tǒng)提個不甚合理的建議,凡是:剛剛上路的新手、天性謹慎的女性、穩(wěn)重緩慢的大齡駕駛員、雖然技術熟練但需要一心多用的朋友、習慣性以低于60公里時速開車的哥們,請你們在正常行駛的狀態(tài)下不要使用左側那條車道,拜托了!
五、學會霸氣
在駕校時雖然很少跟教練上路,但教練的這席話卻讓我銘刻在心:開車一定要有霸氣。所謂霸氣并不是要你一味開快車,也不是說蠻不講理地對待其他交通參與者,而是說當你上路時你要充滿自信,甭管你開的是好車還是破車,一定要讓自己的車發(fā)揮大的性能,用短的時間安全抵達目的地。霸氣要建立在禮讓的基礎之上,當你從輔路駛入干道時、當你從彎道進入直道時、當你打算轉向而碰到直行車時、當你在標有人行橫道標示路段遇到行人時,你必須禮讓。霸氣過了頭就成了霸道,比如你開著奔馳SE600就認為別的車必須給你讓道,或者開著小奧拓晃悠著心想老子車比你破但老子就是不讓你,霸道是招人怨恨的,而怨恨很可能帶來沖動,一沖動就存在安全隱患。我這里不妨為霸氣做個不甚準確的定義:在遵守相關法規(guī)的前提下,當交通參與因素相同時(指均為機動車)你必須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豪邁氣概,利用嫻熟的駕駛技能和優(yōu)秀的預判能力,在本方機動車性能允許的范圍之內勇往直前,超越一切可以超越的障礙,你要爭做領跑者而不是跟在別人后面龜行。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點具體事例:
1、公交車。大家對公交車都很頭疼吧,車身龐大,喜歡橫插猛拐,起步時它們爭先恐后地幾乎占據整條路面,跑起來后又成為老氣橫秋的“限速車”,雖說現(xiàn)在某些城市主干道上單獨開設了公交車道,但許多公交車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劃定。以深圳為例,深南大道西行方向的華強電子城和世界之窗這兩個站點具代表性,幾乎成了公交車的世界,尤其是世界之窗,由于地鐵建設這里道路窄,勉強可同向通行三輛車,而公交車將此堵了個嚴嚴實實,有些車僅僅是為了搶先一個車身進站,就不惜橫著整條馬路先左后右地拐插。對于這些違章的公交車我們沒什么好客氣,當然硬碰是不行的,但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堅決而堅定地守住我們的車道,同向行駛其實是很安全的,即時擦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與逼近過來的公交車之間還存在15公分的距離就堅決不能退讓,通過閃動遠光燈發(fā)出警示,一般情況下公交車還是會自覺理虧做出讓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私家車車身小、轉向靈、提速快的特點,迅速占據有利的行車路線和瞬間騰出來的空檔,遠遠把公交車拋在身后。
1、公交車。大家對公交車都很頭疼吧,車身龐大,喜歡橫插猛拐,起步時它們爭先恐后地幾乎占據整條路面,跑起來后又成為老氣橫秋的“限速車”,雖說現(xiàn)在某些城市主干道上單獨開設了公交車道,但許多公交車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劃定。以深圳為例,深南大道西行方向的華強電子城和世界之窗這兩個站點具代表性,幾乎成了公交車的世界,尤其是世界之窗,由于地鐵建設這里道路窄,勉強可同向通行三輛車,而公交車將此堵了個嚴嚴實實,有些車僅僅是為了搶先一個車身進站,就不惜橫著整條馬路先左后右地拐插。對于這些違章的公交車我們沒什么好客氣,當然硬碰是不行的,但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堅決而堅定地守住我們的車道,同向行駛其實是很安全的,即時擦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與逼近過來的公交車之間還存在15公分的距離就堅決不能退讓,通過閃動遠光燈發(fā)出警示,一般情況下公交車還是會自覺理虧做出讓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私家車車身小、轉向靈、提速快的特點,迅速占據有利的行車路線和瞬間騰出來的空檔,遠遠把公交車拋在身后。
3、警車和軍車。兄弟我只有一個建議,別去招惹是非,別去按喇叭也別晃大燈,從旁邊的車道上超越后迅速提速拉開與他們的距離。
4、霸氣也包括通情達理,出門在外難免有些磕磕碰碰,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像什么僅損傷少量油漆的輕微擦碰啊、沒造成結構性損傷的追尾啊、反光鏡輕微的擦刮啊什么的,就沒必要在馬路上爭執(zhí)不休了,實在要爭也將車移到路邊去,別為一點小事阻礙了交通。其實終這錢都是保險公司出,有什么好爭執(zhí)的呢?即便自己不得不掏個一、兩百塊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另外別把汽車看成寶貝疙瘩似的,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破點什么,汽車和電腦、住房一樣都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工具,你真要善待自己的愛車那就平時勤加保養(yǎng),機油和機油格好每3000公里一換,每6000公里換三濾一格,每1萬公里做較全面的檢查,每2萬公里做徹底的二級保養(yǎng),這些工作才是對你愛車的真正關心。你是不是總是納悶為什么高速公路的緊急維修帶內經常能看到一些拋錨的中高檔汽車?難道它們的質量還比不上我們這些家用的經濟型轎車?其實原因大多是因為忽略了日常的保養(yǎng)。
5、后要談談速度與安全的問題。
霸氣當然離不開速度,可是正面的交通安全教育一再告誡我們“十次事故九次快”,這當然是有科學依據的,教科書也常常例舉一些數據,什么多大速度下剎車距離需要多長、什么速度下駕駛員反應所需要的時間變得遲鈍等等。但是速度與安全的關系有絕對的一面也有相對的一面,比如嚴重超速的情況下安全性肯定大大下降,當速度達到一定限值后(比如180公里/小時以上)已經沒有安全可言,此時任何的障礙、疏忽、故障都極有可能釀成車毀人亡的悲劇。但是我們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難道速度越慢就越安全嗎?我個人認為這種認識是一種謬誤,恰恰相反,當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其速度低于同向行駛的其他汽車的平均時速時,危險性反而加大,速度越慢危險性越大。不信你可以去問問那些小心翼翼在馬路上龜行的駕駛員,他們感覺到逍遙自在嗎?其實他們比那些正常行駛的司機要操心得多、也勞累得多,他們要時刻提防那些從后面蜂擁而至的車流,忍受喇叭和燈光的警告,尤其是大型貨柜車、公交車從旁邊轟隆隆地超越時會給駕駛員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由于你的速度慢,行人或非機動車也會欺負你,搞得你時刻處于高度戒備之中,連變換一條車道也要經過長時間的試探和努力,一撥車流超越后,下一撥車流又涌過來,你到達目的地前永遠找不到解脫和喘息的機會,而當危險真正降臨時,往往是這些龜速行駛的車輛倒霉,或者被人追尾或者撞向行人,因為習慣于低速行駛的人根本不具備應對緊急情況和突發(fā)事變的能力。
我們在分析速度與安全的關系問題時還應當建立在動態(tài)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教科書上靜態(tài)的試驗:速度達到某個數值時理論上剎車距離需要50米而此時前方40米處出現(xiàn)橫穿的行人,其實驗結果當然是不幸發(fā)生車禍。但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因為各交通參與因素時刻處于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當中,同樣以前方40米出現(xiàn)行人為例,行人可能采取的避險措施無非三種:繼續(xù)快速通過、原地停止等待、退回出發(fā)地點,這樣任何一種情形之下你都可以安全回避,怕就怕你和行人作出完全相同的決定,此時你只能期望旁邊車道還有供你回旋的空間,可怕的情形是行人或你反復修改自己初的決定,進退遲疑之間碰撞很可能就發(fā)生了。另外,如今新技術的應用已經大大改善安全系數,新型剎車裝置投入使用、輪胎抓地力的改善和ABS的廣泛應用已經使剎車距離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為緊急情況下的避讓提供了可能。每一臺車的制動性能都是獨特的,你必須了解愛車在這方的表現(xiàn),特別是天氣情況、路面狀況、剎車片的新舊程度、車上載重這些關鍵性因素的影響,這樣你才可以胸有成竹地奔馳在繁忙的車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行駛速度。記住,走在前永遠是安全的選擇,你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車速、一覽無余地了解前方路況、及時作出狀況判斷、當危險突然降臨時有空闊的路面供你遂行機動規(guī)避。
速度感因人而異,我喜歡的駕駛速度是80—90公里/小時(城區(qū)),在這種速度下能讓我的神經持續(xù)處于高度亢奮,注意力及反應力處于佳狀態(tài),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力以赴應對當前的駕駛工作,而剎車距離也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如果說到安全此時于我而言安全,開車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一定的速度是抓住你注意力的好方法。當時速低于50公里或陷入緩慢的車流,我的注意力會迅速下降,沒法控制地開始走神,常常被左右的超車或前方突然出現(xiàn)的情況驚出一身冷汗,因此這種速度簡直成為我安全行駛的噩夢。但是對于高速公路行駛我有完全不同的速度要求,只要條件允許絕不會低于120也絕不會高于140,即便是在前后數公里均沒有其他車輛如同天馬行空的狀況下我也絕不允許自己超過140,因為我知道發(fā)生點什么的話小命可能就玩完了,玩完了倒也不可怕,就怕半死不活地癱瘓了殘疾了,終還得自己想辦法了斷自己。在高速公里上長距離行車講究的是勻速而不時瞬間的高速,本人有兩次標準的記錄:1200公里12小時跑完、1300公里13小時跑完(全程一個人駕駛),你可能要說不就是平均每小時100公里嗎?但是別忘了出入市區(qū)花了近兩個小時,這時速度能高到哪去?進服務區(qū)吃飯、加油和休息,這時的速度可是0公里/時,進出收費站、爬坡、貨車超車占道等等都將嚴重降低你的速度,也就是拉下你的速度平均值,其結果就是當你在正常行駛時,必須使指針幾乎恒定在130公里/時上下,而不是瞬間將車速加快到170、180這樣恐怖的程度,這對于你終抵達目的地所需花費的時間根本產生不了任何影響,僅是陡添危險因素。
適當提高行車速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極大地鍛煉你的反應速度和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我因為沒有接受過嚴謹的駕駛訓練,自然養(yǎng)成了很多壞毛病,其中之一就是上路的第一天就喜歡開快車,開快車當然爽,可受的驚嚇也不少,那時每驚嚇都讓自己十幾分鐘難以平靜,想想都后怕,腋窩下虛汗直淌。也許正因為如此,如今早已能夠從容面對,每次出車總難免發(fā)生幾次緊急制動或避讓的情形,下意識就能輕松應對,連虛驚都談不上。
危險的是第上高速公路,我那時還沒拿到駕照呢,F(xiàn)B車隊冒著大雨的漆黑的蘇北高速上疾行,不一會就散了隊形,已經走了一整天,疲憊得無以復加,目的地在哪里、出口在哪里沒有絲毫概念,手臺也沒電了,前后看不見一絲亮光,掉隊了!真是找個隔離墩把自己撞死以求解脫的念頭都有了。正當我火急火燎地追趕隊伍時,猛然發(fā)現(xiàn)前方黑壓壓地出現(xiàn)一輛大貨車的輪廓,這輛該死的大貨尾部竟然沒有一盞行車燈!我不知道距離有多遠,三十米、五十米?管不了那么多,一腳將剎車踩到底,恰巧這時一輛小車變換著燈光從后面超了過來,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前面那個龐大的車影離我原來越近,大雨的路面根本剎不住車輪,我平生第感受到死亡是如此迫近,只能說是命不該絕,當速度終于被抑制下來時,我與大貨的間距已不足一米!連更換車道的距離都不夠。這次教訓讓我懂得了雨夜行車的危險,懂得了不能長時間在一種照明條件下行駛,偶爾將遠光變換為近光有時反而看得更清楚,尤其對于近距離的物體。近的突發(fā)事件來自一輛微型面包車,當時正逼近郊區(qū)快速路上一個下坡地段的十字路口,綠燈可通行,視線非常好,對面車道上無車,紅燈禁行的交叉公路上無車等候,甚至沒有一個行人,在本方車道內,左轉道上無車、左二、左三車道均無車,我在左二道上,右側的第四車道有一輛微型面包車,估計等紅燈有段時間了。就在我進入左邊第二條導向直行車道打算呼嘯沖過路口時,本能告訴我停在右側車道上的微型面包車有問題,于是減少了踩油門的力道并鳴笛警告,果然這個家伙沒有做任何回頭瞭望的動作突然左轉向燈一打竟然打算橫跨四條車道掉頭回城!面對這種和恐怖襲擊沒什么分別的舉動,我使出全部力氣狠狠地踩下制動踏板,頃刻間就感覺到ABS動作時通過踏板傳遞過來的劇烈顫抖,我讓車直線滑行了一段距離,在肯定那個司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因為他壓根沒有發(fā)現(xiàn)危險的迫近)后果斷向右打方向,咫尺之間、真的就在咫尺之間,我幸運地從面包車的尾部繞了過去!直到碰撞即將可能發(fā)生的瞬間那個司機驚恐萬狀的表情才從我的視線前閃現(xiàn),我自然是破口大罵,他估計嚇得不輕,直到我在后視鏡中已經看不清為止,那輛面包車還趴在原地沒有動彈,這次教訓應該能讓他回味好一陣子。
也許你知道也許你還不清楚,ABS不是你溫柔地踩下剎車就能激活的,你必須狠狠地大力踏下去!多大力呢?你不妨想象著要一腳將剎車連桿踩斷就對了。如果你的車有ABS功能,請一定找一個空曠的路段多嘗試、多感受,將時速提到100公里以上,然后以不同的力道踩住剎車(記得啊,是踩住不是踩下),當感覺到踏板反饋出連續(xù)的顫抖且車體發(fā)出很大的異常聲響時,ABS就開始工作了,此時你可以嘗試輕微轉動方向,不要心疼愛車和輪胎,因為關鍵時候它可能將使你免受危險的傷害。
一、心理素質
駕車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上路。如果你對機械本身不感興趣,又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反應能力,你就不適合自己開車,當然你有錢沒人能阻止你買車,但請記住你永遠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駕駛員。若要達到人車一體、出神入化的境地,那是需要天賦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正確認識自己的適駕性才能準確定位自己能夠達到的水平。當然隨著駕齡的延長,技術會越來越熟練、經驗會越來越豐富、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但這并不能改變你的駕駛天賦,就像不是什么人都能成為舒馬赫、阿隆索或蒙托亞一樣,不少開了幾十年的老司機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自己多么適應這個職業(yè)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職業(yè)選擇了自己或者說當時沒有比開車更好的選擇供自己挑選。我自認為自己這方面的稟賦尚可,印象中確實沒有經歷過從害怕到適應的過程,我只在朋友的陪伴下在公路上練過兩次、合計約三十分鐘,第三次就一個人開車上班去了,約兩個星期后就隨FB隊伍出了趟單程約1100公里的長途,期間包括去駕校學車和參加路考都是自己開車去的,確實不曾為超車、并線、倒車等常見問題產生過困惑。
二、理論素質
如今的駕校只能說給你提供一條領取駕駛證的渠道,別指望學到多少真材實料,與改革開放以前及初期的駕駛培訓相比,其畢業(yè)學員的水平相去甚遠,如果把以前的比喻為初中生的話,現(xiàn)在的學員也就相當于學前班的程度,因此更多的技術和經驗需要我們在實際駕駛的過程中慢慢體會、總結和積累。但是,我這里想要強調的是,本著對自己負責和對他人負責的原則,一定要學好交通法規(guī),哪怕駕校提供作弊手段讓你順利通過理論考試,自己也要在家認認真真熟透交通規(guī)則,這對于以后的安全行駛、水平提升甚至少交罰款都至為關鍵。許多人車開不好與交規(guī)沒學好有著直接的關系,看看這些現(xiàn)象吧:路口隨意進入導向車道、并線不打轉向燈、高架橋上滿頭霧水瞎轉悠、胡亂使用示寬燈、惡劣天氣下不懂得開啟霧燈、夜間城區(qū)公路上開遠光燈……你明白有多少車主、有多么缺乏基本安全知識了吧?坦率承認,本人的駕照就是交錢后蒙來的,并且我在取得駕照以前已經無證開了近兩個月、3000多公里,技術是在實踐中練就的,但是,早在買車前幾年我就已經熟知交通規(guī)則,包括當時的道路交通條例、事故處理辦法等,不是一般的懂而是幾乎達到精通的程度,即時作為行人,豐富的交通法規(guī)知識同樣使我獲益匪淺。
三、道德素質
私家車令人生厭,歸納起來無非是車主流露出來的優(yōu)越感、駕駛水平的低劣、隨意違反交通規(guī)則以及過于渲染的裝飾或改裝,其實這些都可歸屬于道德缺失這個大的范疇之內。這里的道德不能完全等同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社會道德,更多的是與駕駛有關的習慣、慣例或常識。我無意進行歸納和總結,但下面幾點我基本能做到,不知其他車主怎樣?
1、降低防盜器的靈敏度。除非他人以非法途經打開車門,否則報警器不發(fā)聲。
2、駛過有行人的積水路段時,迅速降低車速。
3、進入小區(qū)后永遠不按喇叭。需要提醒前方晃悠的路人時晚上用燈光、白天催油門。
4、只要沒有進入主干道或出現(xiàn)極其危險的情形,永遠不對老人、小孩、孕婦鳴喇叭。
5、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使用燈光。轉向、并線提前打燈,惡劣氣候條件下開霧燈,夜間有照明的公路上不開遠光燈,除非緊急停車或臨時占道停車不開示寬燈(即雙蹦燈)。
6、除極特殊的情況,停車時一律車頭朝外。同時車身擺正,不要橫跨兩個車位或影響相鄰車輛的進出。
7、臨時占道停車,一定替其他需要通行的車輛或行人著想,盡量找不構成妨礙的位置。
8、迅速起步。等綠燈時如果排在第一序位,當通行燈亮起時,自動檔應在0.5秒、手動檔應在1.5秒以內起步,只要路況允許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將車速提升至不違法的程度。迅速起步和快速跟進是提高路口通行率的有效途徑,我曾經注意觀察過一個每次放行時間只有10秒的左轉路口,平均每次通行的車輛約為五輛(再多出的一般屬闖紅燈),少的時候僅僅兩輛(新手起步熄火),我所目睹輝煌的12輛車魚貫而出,尤其是第2輛在駛出路口的瞬間就超越了頭車形成兩股車流,后面的依次遞進,首尾相接,快速而整齊地滑過這個有如魔鬼瓶頸般路口,大大緩解了這個左轉道排隊等候的壓力。
9、禮貌讓行。讓行人就無須多說了,但是如果是行人違章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堅決不讓(老人、孩子除外),讓他(她)受點驚嚇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這里說的禮貌讓行是指,如果你的駕駛技術比較爛或者你不得不分心降低速度,則應主動讓出快車道;如果后車急著超越而你又具備條件的話,應當主動讓行;在高速公路上,即使你跑得很快后面也沒有車,也不能占著超車道行駛,遇有速度比你更快的車追過來時,只要你無意提高當前速度就應當讓別人超車。
10、拜托大家不要再說“今天我在某路段跑到100邁”這樣的話,要說我時速跑到100公里,邁(Mile,英里)和公里(kilometre)是不同是距離單位,他們之間是1.609:1的關系,當寫作Mile/h 和 Km/h時才表示速度,要知道100邁/時相當于160公里/時,你在城區(qū)內能做得到嗎?我們的媒體(有些甚至是專業(yè)的汽車頻道)也常?;煜@兩個概念,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就像我們不能將直升機叫做直升飛機、不能將英尺等同為米一樣,這些都是常識性的問題。
11、還要再次強調正確使用燈光。許多人白天遇到雨、雪、霧等惡劣氣候情況習慣開大燈甚至遠光燈,卻不懂得開霧燈,要知道霧燈的穿透力是遠光燈所不能比擬的;更有一批人遇到這種情況習慣性地開示寬(雙蹦)燈,以為自己是公務車隊嗎?要知道打開著示寬燈后左右轉向燈就失去作用了,這時你在路面上穿行時會給后面的車輛造成很大的困惑,無從判斷你的動向,閃爍的示寬燈確實醒目,但它不能取代霧燈的特定功能。而那些夜間在照明條件良好情況下也要開遠光燈的、尤其是對方變換燈光提醒你閉光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則屬于嚴重道德缺失者,其行徑已構成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威脅。
四、行車點滴
1、遵守法紀,尤其是永遠不要闖紅燈,即使是在半夜、即使你旁邊的車都視而不見地呼嘯而過時更是如此。
2、每十數秒觀察左右后視鏡和車內倒車鏡,強烈建議添置一塊加寬型的倒車鏡,以便將整個左右、車后的情況收入眼底。
3、特別留意后視鏡的盲區(qū),尤其是當你打算并線的時候,你一定要回頭了望。
4、當一輛跟在你后面的車忽然從倒車鏡中消失,而期間你印象中并沒有經過岔路口時,你就得高度警覺了,通常它就在你車身左右某側很貼近的位置上,沒有將情況弄清楚前,別隨意變動車道。
5、夜晚及雨天行車尤其要留意A柱形成的盲區(qū),冷不丁就可能有一輛灰蒙蒙的自行車或奔跑的行人從這個區(qū)域穿出來,讓你措手不及。
6、高度警惕任何方位出現(xiàn)的或僅僅是你感覺到的陰影,這往往是災難或險情的預兆。
7、城區(qū)等紅燈時與前車的距離不超過一米,過寬的空檔只能勾起別人穿插的欲望;城區(qū)正常行駛時車距以十米為宜,太大了反而不安全,因為不停有車插入只會令你神經高度緊張;高速公路120公里時速時車距50米足矣,距離更近意味著你可以超車了。
8、僅僅觀察前車的動向是遠遠不夠的,你好穿越前車玻璃看得更遠,它前面的一輛、甚至再一輛,稍稍與前車錯開一點車位有助于你全面瞭望前面的行駛情況,當然好不超過半個車寬,更不要騎在兩個車道之間行駛。你要根據前進方向上你所能看到的遠的那輛車的行車狀態(tài)來決定什么時候踩下剎車或采取其他避讓措施,而不僅僅是你眼前的這一輛。
9、同樣地,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請不要將剎車一腳踩死,為你身后的車(尤其是慣性很大的大貨車)提供足夠的制動距離。
10、變換車道一定要果斷,在距離相對不是很寬裕時尤其如此,只要你確信對方已經知道你有變道的意圖并且其舉動已經流露出禮讓的味道便要迅速地提速切入,如果感覺時機不好,請暫時關閉你的轉向燈,讓對方快速通過后再做打算。
11、在視線被前車阻擋的情況下插入另一條行車道時,要萬分警惕進入后可能碰到的意外情況,加速完成并線后立刻做好緊急制動的準備,千萬別蒙著頭往前繼續(xù)沖。
12、通過十字路口時,如果你右側的視線被同向行進的另一部大型車輛遮擋時,萬萬不能貿然提速,一定要落后右側車輛的車頭至少半米的距離,在確信沒有車輛、行人橫過時再提速超越。類似的事故在每個大城市、每天都在重復上演,行人在人行燈已經變紅或即將變紅時還在搶行,快車道上的小車視線被右側車輛阻擋不明就里提速就超,結果撞個正著!特別是出租車容易出這樣的事故。
13、當你發(fā)現(xiàn)前行速度變慢而旁邊某個車道卻空著時,當然想變道行駛,但是我得特別提醒你:你只能將車頭先轉入三分之一并且做好緊急制動和回到原來車道的準備,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車道空著而前車不去使用是有原因的:發(fā)生故障的車、行人或摩托車、自行車占道、道路維修或緩慢行駛的機動車、甚至可能是警方處理事故的現(xiàn)場。貿然高速闖過去你剎車都恐怕來不及了。
14、行車打電話是很危險的舉動,如果必須要打出或接聽,記得把快車道讓出來,別一個人晃晃悠悠壓住一大排車,后面的車那時恨不得撞死你才解恨。
15、如果不幸排錯了導向車道,而你又確定這個路口沒有電子警察或警察在值勤打算更換車道的話,你不能蠻不講理地橫著就插,不要影響別的車道上正常通過的車輛,瞅準了一位起步比較慢或跟車很謹慎的菜鳥車前留下的空檔插入。
16、開車難免要兼顧點別的事情,因此注意養(yǎng)成一只手開車的習慣,好是左手開,這樣右手擱在檔把上(管它自動檔還是手動檔),也可用來抽支煙、選個臺、換張碟什么的,走高速公路也只需要一只手輕輕地撫著方向盤即可。安全與否跟你用幾只手開車沒什么關系,也跟你握盤的力度沒什么關系,雙手握盤一般只運用于顛簸路段、急速的轉向及可能碰撞而緊急制動時。當然,你實在不習慣一只手開也別勉強。
17、有意識地練習并強化你的預判力,本人以為這是行車安全重要的因素(車輛的硬件因素和保養(yǎng)狀況除外),準確的判斷和預知能力有助于你提前采取制動或避讓、優(yōu)化行進路線和車道、實現(xiàn)別人難以完成的超車。什么是預判力呢?主要指的是行駛過程中對前后左右同向及相向運動的車輛、物體、行人等各種交通參與因素可能做出的動態(tài)的提前判斷,比如在寬敞的三車道或四車道上行駛時,你當然要根據車距、車速不停地變換車道,呈蛇形狀穿插,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以相對恒定的車速、不踩或少踩剎車、超越所有可以超越的其他車輛而暢通無阻地行駛,當然客觀現(xiàn)實不會這樣理想。這就要求你多觀察、多嘗試、膽大心細、眼明手腳快,你要做到基本準確地判斷出周圍車輛駕駛員的技術熟練程度和駕駛的膽量,大致估計出哪輛車可能是菜鳥在開、哪輛車肯定是女性在開、哪輛車的駕駛員可能在打電話、哪輛車車況可能有毛病,哪輛車可能不熟悉道路,重要的是準確把握那些和你一樣喜歡穿越的駕駛員的行車習慣,別和他們撞車就行。
18、籠統(tǒng)提個不甚合理的建議,凡是:剛剛上路的新手、天性謹慎的女性、穩(wěn)重緩慢的大齡駕駛員、雖然技術熟練但需要一心多用的朋友、習慣性以低于60公里時速開車的哥們,請你們在正常行駛的狀態(tài)下不要使用左側那條車道,拜托了!
五、學會霸氣
在駕校時雖然很少跟教練上路,但教練的這席話卻讓我銘刻在心:開車一定要有霸氣。所謂霸氣并不是要你一味開快車,也不是說蠻不講理地對待其他交通參與者,而是說當你上路時你要充滿自信,甭管你開的是好車還是破車,一定要讓自己的車發(fā)揮大的性能,用短的時間安全抵達目的地。霸氣要建立在禮讓的基礎之上,當你從輔路駛入干道時、當你從彎道進入直道時、當你打算轉向而碰到直行車時、當你在標有人行橫道標示路段遇到行人時,你必須禮讓。霸氣過了頭就成了霸道,比如你開著奔馳SE600就認為別的車必須給你讓道,或者開著小奧拓晃悠著心想老子車比你破但老子就是不讓你,霸道是招人怨恨的,而怨恨很可能帶來沖動,一沖動就存在安全隱患。我這里不妨為霸氣做個不甚準確的定義:在遵守相關法規(guī)的前提下,當交通參與因素相同時(指均為機動車)你必須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豪邁氣概,利用嫻熟的駕駛技能和優(yōu)秀的預判能力,在本方機動車性能允許的范圍之內勇往直前,超越一切可以超越的障礙,你要爭做領跑者而不是跟在別人后面龜行。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點具體事例:
1、公交車。大家對公交車都很頭疼吧,車身龐大,喜歡橫插猛拐,起步時它們爭先恐后地幾乎占據整條路面,跑起來后又成為老氣橫秋的“限速車”,雖說現(xiàn)在某些城市主干道上單獨開設了公交車道,但許多公交車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劃定。以深圳為例,深南大道西行方向的華強電子城和世界之窗這兩個站點具代表性,幾乎成了公交車的世界,尤其是世界之窗,由于地鐵建設這里道路窄,勉強可同向通行三輛車,而公交車將此堵了個嚴嚴實實,有些車僅僅是為了搶先一個車身進站,就不惜橫著整條馬路先左后右地拐插。對于這些違章的公交車我們沒什么好客氣,當然硬碰是不行的,但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堅決而堅定地守住我們的車道,同向行駛其實是很安全的,即時擦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與逼近過來的公交車之間還存在15公分的距離就堅決不能退讓,通過閃動遠光燈發(fā)出警示,一般情況下公交車還是會自覺理虧做出讓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私家車車身小、轉向靈、提速快的特點,迅速占據有利的行車路線和瞬間騰出來的空檔,遠遠把公交車拋在身后。
1、公交車。大家對公交車都很頭疼吧,車身龐大,喜歡橫插猛拐,起步時它們爭先恐后地幾乎占據整條路面,跑起來后又成為老氣橫秋的“限速車”,雖說現(xiàn)在某些城市主干道上單獨開設了公交車道,但許多公交車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劃定。以深圳為例,深南大道西行方向的華強電子城和世界之窗這兩個站點具代表性,幾乎成了公交車的世界,尤其是世界之窗,由于地鐵建設這里道路窄,勉強可同向通行三輛車,而公交車將此堵了個嚴嚴實實,有些車僅僅是為了搶先一個車身進站,就不惜橫著整條馬路先左后右地拐插。對于這些違章的公交車我們沒什么好客氣,當然硬碰是不行的,但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堅決而堅定地守住我們的車道,同向行駛其實是很安全的,即時擦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與逼近過來的公交車之間還存在15公分的距離就堅決不能退讓,通過閃動遠光燈發(fā)出警示,一般情況下公交車還是會自覺理虧做出讓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私家車車身小、轉向靈、提速快的特點,迅速占據有利的行車路線和瞬間騰出來的空檔,遠遠把公交車拋在身后。
3、警車和軍車。兄弟我只有一個建議,別去招惹是非,別去按喇叭也別晃大燈,從旁邊的車道上超越后迅速提速拉開與他們的距離。
4、霸氣也包括通情達理,出門在外難免有些磕磕碰碰,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像什么僅損傷少量油漆的輕微擦碰啊、沒造成結構性損傷的追尾啊、反光鏡輕微的擦刮啊什么的,就沒必要在馬路上爭執(zhí)不休了,實在要爭也將車移到路邊去,別為一點小事阻礙了交通。其實終這錢都是保險公司出,有什么好爭執(zhí)的呢?即便自己不得不掏個一、兩百塊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另外別把汽車看成寶貝疙瘩似的,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破點什么,汽車和電腦、住房一樣都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工具,你真要善待自己的愛車那就平時勤加保養(yǎng),機油和機油格好每3000公里一換,每6000公里換三濾一格,每1萬公里做較全面的檢查,每2萬公里做徹底的二級保養(yǎng),這些工作才是對你愛車的真正關心。你是不是總是納悶為什么高速公路的緊急維修帶內經常能看到一些拋錨的中高檔汽車?難道它們的質量還比不上我們這些家用的經濟型轎車?其實原因大多是因為忽略了日常的保養(yǎng)。
5、后要談談速度與安全的問題。
霸氣當然離不開速度,可是正面的交通安全教育一再告誡我們“十次事故九次快”,這當然是有科學依據的,教科書也常常例舉一些數據,什么多大速度下剎車距離需要多長、什么速度下駕駛員反應所需要的時間變得遲鈍等等。但是速度與安全的關系有絕對的一面也有相對的一面,比如嚴重超速的情況下安全性肯定大大下降,當速度達到一定限值后(比如180公里/小時以上)已經沒有安全可言,此時任何的障礙、疏忽、故障都極有可能釀成車毀人亡的悲劇。但是我們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難道速度越慢就越安全嗎?我個人認為這種認識是一種謬誤,恰恰相反,當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其速度低于同向行駛的其他汽車的平均時速時,危險性反而加大,速度越慢危險性越大。不信你可以去問問那些小心翼翼在馬路上龜行的駕駛員,他們感覺到逍遙自在嗎?其實他們比那些正常行駛的司機要操心得多、也勞累得多,他們要時刻提防那些從后面蜂擁而至的車流,忍受喇叭和燈光的警告,尤其是大型貨柜車、公交車從旁邊轟隆隆地超越時會給駕駛員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由于你的速度慢,行人或非機動車也會欺負你,搞得你時刻處于高度戒備之中,連變換一條車道也要經過長時間的試探和努力,一撥車流超越后,下一撥車流又涌過來,你到達目的地前永遠找不到解脫和喘息的機會,而當危險真正降臨時,往往是這些龜速行駛的車輛倒霉,或者被人追尾或者撞向行人,因為習慣于低速行駛的人根本不具備應對緊急情況和突發(fā)事變的能力。
我們在分析速度與安全的關系問題時還應當建立在動態(tài)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教科書上靜態(tài)的試驗:速度達到某個數值時理論上剎車距離需要50米而此時前方40米處出現(xiàn)橫穿的行人,其實驗結果當然是不幸發(fā)生車禍。但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因為各交通參與因素時刻處于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當中,同樣以前方40米出現(xiàn)行人為例,行人可能采取的避險措施無非三種:繼續(xù)快速通過、原地停止等待、退回出發(fā)地點,這樣任何一種情形之下你都可以安全回避,怕就怕你和行人作出完全相同的決定,此時你只能期望旁邊車道還有供你回旋的空間,可怕的情形是行人或你反復修改自己初的決定,進退遲疑之間碰撞很可能就發(fā)生了。另外,如今新技術的應用已經大大改善安全系數,新型剎車裝置投入使用、輪胎抓地力的改善和ABS的廣泛應用已經使剎車距離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為緊急情況下的避讓提供了可能。每一臺車的制動性能都是獨特的,你必須了解愛車在這方的表現(xiàn),特別是天氣情況、路面狀況、剎車片的新舊程度、車上載重這些關鍵性因素的影響,這樣你才可以胸有成竹地奔馳在繁忙的車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行駛速度。記住,走在前永遠是安全的選擇,你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車速、一覽無余地了解前方路況、及時作出狀況判斷、當危險突然降臨時有空闊的路面供你遂行機動規(guī)避。
速度感因人而異,我喜歡的駕駛速度是80—90公里/小時(城區(qū)),在這種速度下能讓我的神經持續(xù)處于高度亢奮,注意力及反應力處于佳狀態(tài),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力以赴應對當前的駕駛工作,而剎車距離也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如果說到安全此時于我而言安全,開車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一定的速度是抓住你注意力的好方法。當時速低于50公里或陷入緩慢的車流,我的注意力會迅速下降,沒法控制地開始走神,常常被左右的超車或前方突然出現(xiàn)的情況驚出一身冷汗,因此這種速度簡直成為我安全行駛的噩夢。但是對于高速公路行駛我有完全不同的速度要求,只要條件允許絕不會低于120也絕不會高于140,即便是在前后數公里均沒有其他車輛如同天馬行空的狀況下我也絕不允許自己超過140,因為我知道發(fā)生點什么的話小命可能就玩完了,玩完了倒也不可怕,就怕半死不活地癱瘓了殘疾了,終還得自己想辦法了斷自己。在高速公里上長距離行車講究的是勻速而不時瞬間的高速,本人有兩次標準的記錄:1200公里12小時跑完、1300公里13小時跑完(全程一個人駕駛),你可能要說不就是平均每小時100公里嗎?但是別忘了出入市區(qū)花了近兩個小時,這時速度能高到哪去?進服務區(qū)吃飯、加油和休息,這時的速度可是0公里/時,進出收費站、爬坡、貨車超車占道等等都將嚴重降低你的速度,也就是拉下你的速度平均值,其結果就是當你在正常行駛時,必須使指針幾乎恒定在130公里/時上下,而不是瞬間將車速加快到170、180這樣恐怖的程度,這對于你終抵達目的地所需花費的時間根本產生不了任何影響,僅是陡添危險因素。
適當提高行車速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極大地鍛煉你的反應速度和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我因為沒有接受過嚴謹的駕駛訓練,自然養(yǎng)成了很多壞毛病,其中之一就是上路的第一天就喜歡開快車,開快車當然爽,可受的驚嚇也不少,那時每驚嚇都讓自己十幾分鐘難以平靜,想想都后怕,腋窩下虛汗直淌。也許正因為如此,如今早已能夠從容面對,每次出車總難免發(fā)生幾次緊急制動或避讓的情形,下意識就能輕松應對,連虛驚都談不上。
危險的是第上高速公路,我那時還沒拿到駕照呢,F(xiàn)B車隊冒著大雨的漆黑的蘇北高速上疾行,不一會就散了隊形,已經走了一整天,疲憊得無以復加,目的地在哪里、出口在哪里沒有絲毫概念,手臺也沒電了,前后看不見一絲亮光,掉隊了!真是找個隔離墩把自己撞死以求解脫的念頭都有了。正當我火急火燎地追趕隊伍時,猛然發(fā)現(xiàn)前方黑壓壓地出現(xiàn)一輛大貨車的輪廓,這輛該死的大貨尾部竟然沒有一盞行車燈!我不知道距離有多遠,三十米、五十米?管不了那么多,一腳將剎車踩到底,恰巧這時一輛小車變換著燈光從后面超了過來,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前面那個龐大的車影離我原來越近,大雨的路面根本剎不住車輪,我平生第感受到死亡是如此迫近,只能說是命不該絕,當速度終于被抑制下來時,我與大貨的間距已不足一米!連更換車道的距離都不夠。這次教訓讓我懂得了雨夜行車的危險,懂得了不能長時間在一種照明條件下行駛,偶爾將遠光變換為近光有時反而看得更清楚,尤其對于近距離的物體。近的突發(fā)事件來自一輛微型面包車,當時正逼近郊區(qū)快速路上一個下坡地段的十字路口,綠燈可通行,視線非常好,對面車道上無車,紅燈禁行的交叉公路上無車等候,甚至沒有一個行人,在本方車道內,左轉道上無車、左二、左三車道均無車,我在左二道上,右側的第四車道有一輛微型面包車,估計等紅燈有段時間了。就在我進入左邊第二條導向直行車道打算呼嘯沖過路口時,本能告訴我停在右側車道上的微型面包車有問題,于是減少了踩油門的力道并鳴笛警告,果然這個家伙沒有做任何回頭瞭望的動作突然左轉向燈一打竟然打算橫跨四條車道掉頭回城!面對這種和恐怖襲擊沒什么分別的舉動,我使出全部力氣狠狠地踩下制動踏板,頃刻間就感覺到ABS動作時通過踏板傳遞過來的劇烈顫抖,我讓車直線滑行了一段距離,在肯定那個司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因為他壓根沒有發(fā)現(xiàn)危險的迫近)后果斷向右打方向,咫尺之間、真的就在咫尺之間,我幸運地從面包車的尾部繞了過去!直到碰撞即將可能發(fā)生的瞬間那個司機驚恐萬狀的表情才從我的視線前閃現(xiàn),我自然是破口大罵,他估計嚇得不輕,直到我在后視鏡中已經看不清為止,那輛面包車還趴在原地沒有動彈,這次教訓應該能讓他回味好一陣子。
也許你知道也許你還不清楚,ABS不是你溫柔地踩下剎車就能激活的,你必須狠狠地大力踏下去!多大力呢?你不妨想象著要一腳將剎車連桿踩斷就對了。如果你的車有ABS功能,請一定找一個空曠的路段多嘗試、多感受,將時速提到100公里以上,然后以不同的力道踩住剎車(記得啊,是踩住不是踩下),當感覺到踏板反饋出連續(xù)的顫抖且車體發(fā)出很大的異常聲響時,ABS就開始工作了,此時你可以嘗試輕微轉動方向,不要心疼愛車和輪胎,因為關鍵時候它可能將使你免受危險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