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七星公園旅游風(fēng)景區(qū)

字號(hào):

位于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137.4公頃,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的以巖洞為中心的綜合性公園。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稱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稱月牙山,山多溶洞,的七星巖就在普陀山腹,巖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ё税賾B(tài)、蔚為狀觀。小東江經(jīng)花橋順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橋影相映成趣。七星公園具有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于一體。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shí)代,七星巖就成為瀏覽勝地。歷形成了“北斗七星”、“棲霞真境”、“月牙虹影”、“駝峰赤霞”、“龍隱奇跡”等名勝。摩崖碑碣有500多件,為山水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光彩。
     七星公園薈集了山、水、洞、石、庭園、林木、文物精華,她不但讓您觀賞到巨型浮雕形成的“華夏之光”文藝廣場(chǎng),而且還能讓您鄰略到全國(guó)首家采用激光技術(shù)的觀光巖洞——七星巖。同時(shí),在月牙樓餐廳還可以讓您品嘗到月牙“姑子面”。
     花橋 
     在七星公園西面,橫跨小東江與靈劍溪會(huì)流處。原名嘉熙橋、天柱橋,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過兩次大修,因時(shí)值春夏,該處屬郊外,山花爛漫,故更名花橋。
     1949年前,石橋部分橋墩下沉,橋欄崩塌。1965年整修后, 橋全長(zhǎng)134.66米,由水、旱兩段組成。水橋?qū)?.9米,4大拱, 拱圈倒映水面,狀如滿月,有“花橋虹影”美譽(yù)。旱橋?qū)?.3米, 7小拱,水橋上建有風(fēng)雨長(zhǎng)廊。
     于花橋觀景,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觀月,有月看水 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shù),正是: 花橋常有月,慧眼數(shù)團(tuán)圓。
     七星巖  
     古時(shí)稱棲霞洞,在七星公園內(nèi)普陀山腹,原來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巖洞一般有兩種地形。一是“巖洞的侵蝕地形”,如洞內(nèi)的“銀河鵲橋”景點(diǎn),就是一個(gè)巨大的穹形廳堂,宛如天空。二是“巖洞的堆積地形”,由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次生沉積物組成,具有各種形態(tài),千奇百怪。今依民間習(xí)慣稱呼,又據(jù)巖內(nèi)明代桂林畫家張文熙所題“第一洞天”之義,定名為“七星洞天”。
     駱駝山  
     即駝峰, 在普陀山南麓,是地殼運(yùn)動(dòng)融蝕后的一塊殘石,原名酒壺山,因其形狀像老式酒壺,山南刻有“壺山”二字。
     明末有一江南名士隱居于此,以栽花種桃,著書立說為生,死后,葬于壺山南麓。舊時(shí),朝陽映于壺山桃林,桃花紅遍,故有“壺山赤霞”之譽(yù)。壺山酷似伏地駱駝,今游人見之,直呼為駱駝,足見形象逼真故可稱“駱駝赤霞”。
     山南側(cè)是盆景苑,近2000盆的各類盆景俱屬珍品,各具神韻,意趣天成。景區(qū)內(nèi)建有魚池、疊石、平橋、曲廊、水榭、亭臺(tái), 曲折清幽,如入仙境。
     普陀山 
     是七星公園的主山,以巖洞、亭閣著稱。巖洞主要有元風(fēng)、普陀、玄武、四仙、朝云、彈子、留春、省春、曾公等;其中七星巖最,它原是距今100萬年的一段古老地下河道。洞分3層,現(xiàn)供游覽的是中層,分6個(gè)“洞天”,游程814米,處27米,最寬處47米,最窄處僅容單人通過。全洞構(gòu)成一條珠串狀的地下長(zhǎng)廊。
     普陀山上的亭閣主要有護(hù)碑、文昌、碧虛、步月、豁然、天現(xiàn)、 博望、小蓬萊、玄武閣、普陀精舍等。尤以棲霞亭、碧虛亭一組亭廊,構(gòu)筑別致,具一定的水平。
      
     棲霞亭始建于宋,名“簪帶”,清代重建后改為“碧虛亭”,后毀于抗日戰(zhàn)火??箲?zhàn)勝利 后在原址建“棲霞亭”。 1979年再新建,為兩層鋼筋混凝上結(jié)構(gòu)的單檐方亭。游人上下,若穿云步月,與碧虛閣對(duì)應(yīng),渲染了“天上人間”的意境。
     碧虛閣為宋代建筑,因閣中函碧虛亭而得名。1979年建成兩層游廊式亭閣。遠(yuǎn)可看到城市全景;近可俯視七星巖內(nèi)景。碧虛閣建筑構(gòu)思精巧,亭與閣層層挑出,增加輕巧感和架空效果,突出了“碧虛”這一主題。普陀山文物古跡甚多,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為珍貴的有唐顏真卿“逍遙樓”、宋范成大《碧虛銘》、明 “龜蛇合一”浮雕,博望坪有八百壯士墓及三將軍墓等。
     七星公園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而且集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月牙樓餐廳座落在月牙山下。登臨月牙樓就餐品茗是一種美的享受,公園美麗的山光水色,霧靄晴嵐盡收眼底,讓人倍感心曠神怡。而月牙樓的傳統(tǒng)素食堪稱一絕,色、香、味俱佳,月牙“姑子面”有近200年歷史,桂林市民對(duì)其情有獨(dú)鐘,是桂林人喜愛的地方風(fēng)味食品之一。
     如今園內(nèi)樹木蔥蘢,空氣清新,僅大桂花樹就達(dá)10000多株,每當(dāng)金秋時(shí)節(jié),滿園桂花涌金流銀、芳香馥郁,成為勝境。茂樹修竹、金桂丹楓、芳草綠茵、繁花似錦,使奇山秀水更加綺麗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