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內人事:自考問題雖多,但取消不實際

字號:

在武大老校長劉道玉看來,我國應廢除自學考試制度,“因為自考已成為‘通向大專學歷文憑的走私通道’,我國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已今非昔比,全國平均大學入學率已超過23%,在不少省市已達到高教普及階段的背景下,自考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BR>    在劉道玉提出的《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中,“廢除自學考試制度”這一建議引起的爭議大。有人力挺,認為目前自考管理混亂,成了某些學?;騻€人斂財的手段;有人反對,認為自考是我國統(tǒng)一高考的有力補充。
    “取消自考,將使很多高中、中專畢業(yè)的孩子喪失獲得更高學歷的途徑。”昨日,談到是否應該取消自學考試制度,湖北工業(yè)大學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學院黨委書記胡華偉表達了不同觀點。他認為,目前自學考試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招生和組織教學上。只要管理好這兩點,沒有必要完全取消自考。
    湖北省每年數萬人自考
    胡華偉說,自考不用進行入學考試,但通過嚴格的考核后才能取得畢業(yè)證書??梢哉f,通過普通高考進入大學的方式是“嚴進”,而自考是“寬進嚴出”。在非普通高等教育中,自考文憑的社會認可度高,還能考研深造,每年都有不少自考畢業(yè)生考上研究生。而自考助學班,它主要是針對高考落榜生,給他們提供集中的學習和輔導。
    胡華偉介紹,湖北省高校全日制助學班2004年招生1.4萬人,2005年招生2.6萬人,2006年招生5萬人。2007年部屬院校停辦自考助學班后,這兩年的招生人數也在3萬以上。
    胡華偉說:“每年報自考的人都非常多。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認為,高考落榜后孩子還很小,如果走上社會,沒有任何技能,也無法適應。自考為落榜生們提供了一個提高知識水平的機會,不管學成與否,對知識都是一種充實。社會需求非常大?!?BR>    自考招生容易出問題
    “本來計劃招收3000-4000名學生,沒想到一下子來了7000人,招生人數難以控制?!焙A偉點出了自考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招生問題。
    “自考招生的不確定性很大?!焙鷤トA說。普通高校下發(fā)招生計劃后,按計劃錄取學生就行了,后不來報到的學生很少。而自考下發(fā)了錄取通知書后,終來報到的人可能40%都不到。去年該校招收自考生將近7000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學校委托的招生代理,按照慣例下發(fā)了超過計劃的通知書。本來預想會有60%的學生報到,沒想到當年報到率一下子超過了90%。
    “自考招生計劃很難把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也給自考管理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焙A偉介紹,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專業(yè)的招生團隊,專門幫助大學招自考生。其中有受學校委托的合法培訓機構,也有違規(guī)招生的草臺班子。按照規(guī)定,是不允許中介招生的。但長期以來,已經自發(fā)形成了這么一個市場?,F在大多數學校都是依靠中介在招生。
    “他們的招生鏈條比較長,招生能力也比老師強。學校每年都花大量的精力組織本校老師去招生,但效果都不好,遠遠不如招生中介。但使用中介招生容易出問題,出現違規(guī)現象。”
    胡華偉說,一般正規(guī)的招生院校,日常教學、生活管理上都很規(guī)范。像他們學校,自考生完全享受和正規(guī)生同等的資源,負責授課的老師也全部是內部人員。 但一些根本不具備招生條件的學校,以贏利為目的違規(guī)招生。臨時租借宿舍、教室,沒有固定教師,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胡華偉認為,實際上自學考試非常嚴格,每次考試都是全國統(tǒng)考。學生必須30多門功課全部通過才能獲得畢業(yè)證。而教育廳和考試院對考試的管理也非常嚴格,如果出現大規(guī)模作弊,考點都會被取消。他們學校今年1月份的考試,只有30%-40%。
    但一些不規(guī)范的辦學機構,招生完全不設定門檻,依靠高來吸引學生報名?;A太差,必然帶來教學管理上的困難,也會出現一些作弊現象。胡華偉說,去年,教育廳要求,通過驗證的學校才能招收自考生。自考要想正常發(fā)展下去,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
    建議>>
    完全取締對有些孩子不公平
    胡華偉說,目前中國還處在初級教育階段,大學還屬于精英式教育。還有大量的學生上不了大學?!艾F在,教育部已經規(guī)范了成人教育辦學,下令全部取消脫產班,實際上就是封殺了應屆高中生上成教的可能,如果再取消自考,高中、中專畢業(yè)的孩子想取得更高的學歷,就完全沒有途徑了。這就變成了第一學歷終身制。對他們很不公平?!?BR>    胡華偉介紹,2007年,教育部下令,所有部屬高校停止招收自考生。今年湖北省僅有32所院校具有自考全日制助學班招生資格。省屬高校下一步還允不允許招收自考生還不確定。
    “自考助學班雖然可以更好地利用校內資源,也滿足了一些考生的需要,但同樣也容易引發(fā)問題,學校要承擔部分風險。普通高校是否繼續(xù)辦班要綜合考慮?!焙A偉說,普通高校對是否辦自考班一般沒有很強的傾向性。主要看國家政策如何規(guī)定。但從目前中國的實際來看,自學考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
    “完全取締自考不實際,可以逐步改革?!焙A偉說,自考助學班以后發(fā)展的趨勢很可能逐步轉化為社會民營機構來主辦。另外,國家還可以嘗試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培訓,使學生學習更專業(yè)的技能,如果效果良好,再逐漸壓縮自考的比例。社會不需要了,自然就不會有人報名了。(記者 郭婷婷 實習生 陳靜)
    ◇過來人談自考
    自考,關鍵自己要努力
    今年30歲的黃春(化名)是武漢市黃陂區(qū)政府機構的一名普通公務員。早在1997年高考時,他考上武漢一所??圃盒?,三年后畢業(yè)又考上黃陂區(qū)公務員,在當地一鄉(xiāng)鎮(zhèn)上班。
    為了能有更好的上升空間,黃春報名參加自考。他在黃陂區(qū)上班,而自考輔導班多在武漢,每個周末他不得不坐兩個小時的車到武漢上課,“2001年,輔導班的學費要低一些,每年約在3000元左右”。
    上了幾次課后,黃春覺得輔導班所請的老師講課,其實也就是照本宣科,“課可以從第1頁講到第100頁,根本沒有細講”,也沒有講授多少內容,之后黃春就不去上課,選擇在家自學。次年參加全省統(tǒng)一自考,4門課全部過關。
    第二年,黃春沒有再上輔導班,省下了數千元的學費,每門課只用交數十元的考試費,買來指定教材完全在家自學,不懂就查閱資料,也同樣能在考試中過關。就這樣堅持了四年,黃春就20多門課全部考完,并通過了論文答辯,也順利地拿到了自考畢業(yè)證。
    “自考,關鍵的是靠自己,如果自己不努力,即便天天泡在輔導班,那也通過不了考試。”黃春說,初跟他一起報名參加自考的還有鄉(xiāng)政府的同事,但由于沒能堅持,那名同事就因英語課始終不能過關,終很遺憾沒能拿到畢業(yè)證。 (本報記者  何輝)
    ◆業(yè)內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
    “劉道玉的很多觀點我都贊成”
    對于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提出的《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昨日,在北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毫不諱言自己對此事的關注和態(tài)度,他向記者說:“沒關系,你問吧,我今天雖然沒時間說得很細,但我有個基本的態(tài)度”。
    他承認,劉道玉先生的很多觀點他是贊成的,“肯定是對的,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但我想說的是,導致這些問題存在的癥結,并不那么簡單”。說到這里,李院士停頓下來,揚起臉盯著記者說道:“我想鄭重說明的是,高等教育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夠把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教育系統(tǒng)內部造成的,或者說就是因為你教育內部怎樣了,所以這些問題就出來了,就積累到現在這個樣子了?!?BR>    他說:“高校和高等教育動不動就成為眾矢之的,這是不對的,很多問題,教育部也不能很好解決,或者說超出了它解決的范疇。” (本報首席記者 姚海鷹)
    ◆劉道玉《十意見書》摘錄
    廢除自學考試制度
    極而言之,自學考試已成為“通向大專學歷文憑的走私通道”,它已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自學方式自古就有,但是把它正式作為獲取大學文憑的制度,是從1978年后才開始的。它的產生有其歷史背景,那時大學生毛入學率很低,全國平均只有1. 4%,不少省市還低于1%。擴大招生,又受到校舍等教學資源的掣肘。于是,自學考試被當作統(tǒng)一高考之外,另一條獲得大專文憑的渠道。
    自學考試于1981年開始試點,1983年全面推廣,直至發(fā)展到被稱為中國的“第一考”。三十年來,累計有4800萬人參考,850萬人獲得大專以上的文憑。無可否認,在當時大學入學率很低的情況下,自學考試滿足了很多人求學的愿望,其中不乏有真正的成才者,它的歷史功績應當肯定。
    但時至今日,我國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已今非昔比,全國平均大學入學率已超過23%,不少省市已達到高教普及階段,廣東省2009年將達到78%。有鑒于此,我認為高等自學考試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似應取消這種制度,具體原因有三:
    一是自2006年開始,自學考試連年減少,逐漸出現了萎縮的跡象。
    二是自學考試仍然沿襲了普通學歷教育,助長了唯學歷論,除具有學歷統(tǒng)計的意義外,并不能達到真正提高人們技術和能力的目的。而且,許多人的工作和所學的專業(yè)完全不搭界,什么容易就拿什么文憑,造成了某些文憑泛濫。
    三是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舞弊現象嚴重,文憑水分很大。有人甚至極而言之,自學考試是“通向大專學歷文憑的走私通道”。總之,取消自學考試制度,是整肅高等教育學風的需要,是嚴格大學文憑標準、凈化人才市場的需要。
    完全取締自考不實際,可以逐步改革。國家可以嘗試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培訓,使學生學習更專業(yè)的技能,如果效果良好,再逐漸壓縮自考的比例。社會不需要了,自然就不會有人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