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知識(初級輔導): 合同法律制度

字號:

合同法律制度
    考試內容和目的:
    本章的內容較多,教材分為9小節(jié)來介紹,分別介紹了合同法的概念、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類,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內容和形式,合同的履行和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權力義務終止,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和訴訟實效。合同法律制度是經濟法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學習的知識點較多,希望考生高度重視。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合同法基礎知識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的基礎理論水平。2004年試卷本章考查了6道單選題和2道多選題,分值為10分;2005年考了2道單選和2道多選,分值為6分;相比較其他各個章節(jié)而言,歷年考試本章分值所占比重是較大的。根據2006年考試大綱的要求,以下知識點需要考生分層次學習:
    需要掌握的內容:
    1.合同法的各項基本原則
    2.合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分類
    3.合同當事人的主體資格、訂立的程序
    4.合同的成立、委托訂立合同
    5.合同效力的含義
    6.無效合同、可變更或撤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種類
    7.合同的不同形式
    8.違約責任的概念
    9.承擔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構成要件
    10.違約責任的各種形式
    需要熟悉的內容:
    1.合同法的概念
    2.要約、承諾的具體內容
    3.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時間
    4.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5.合同變更和轉讓的概念、程序、條件和效力
    6.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概念、原因和效力
    7.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
    需要了解的內容:
    1.合同的基本條款的含義
    2.合同糾紛解決的途徑
    重點難點及典型例題分析:
    (一)合同法的概念、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1.熟悉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有形式意義上的合同法和實質意義上的合同法。形式意義上的合同法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所表現的合同法;實質意義上的合同法是所有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合同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但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xié)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不屬于合同法的調整范疇(注意)。
    2.掌握合同法的各項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2)意思自治原則
    (3)公平原則
    (4)誠實信用原則
    (5)合法性原則
    (二)合同的概念、特征與分類
    1.掌握合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分類
    概念:合同,又可以稱為契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關系的協(xié)議。
    特征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例題1】合同的特征包括( )。(2005年多選考題)
    A.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為
    B.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C.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合同規(guī)避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
    D.合同是兩個以上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為
    E.合同是以發(fā)生民事法律后果為目的的協(xié)議
    【答案】ABDE
    合同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合同進行不同的分類,書上列舉了九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例題2】根據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標的物為要件,可將合同分為(?。?。(2005年單選考題)
    A.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
    B.諾成性合同和實踐性合同
    C.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D.主合同和從合同
    【答案】B
    【例題3】各國法律均對格式合同進行限制,其限制方法包括(?。?。(2005年多選考題)
    A.行業(yè)協(xié)會自律 B.行政規(guī)制
    C.立法規(guī)制 D.司法規(guī)制
    E.輿論監(jiān)督
    【答案】ABCD
    【解析】教材重點介紹了根據合同條款是由單方面事先決定還是雙方協(xié)商確定,合同可以分為商議合同和格式合同。因為格式合同也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各國法律均對格式合同進行限制,限制的方法主要是四種。2004年試卷也出了有關格式合同的題。
    (三)合同的訂立
    1.掌握合同當事人的主體資格、訂立的程序
    當事人的主體資格: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1)自然人:在我國,自然人基本上與公民等同。公民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是指公民應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從公民出生起到死亡時止;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類(注意具體的規(guī)定)。
    (2)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都是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我國的《民法通則》規(guī)定了法人應該具備的條件。
    (3)其他組織:指非法人組織,主要包括非法人企業(yè)、非法人機關、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合同訂立的程序:
    合同的訂立一般程序從法律上可以分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1)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fā)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要約人。
    (2)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2.熟悉要約、承諾的具體內容
    要約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內容具體確定,要求必須具備未來合同的主要條款,一旦對方承諾,就能使合同成立。
    (2)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注意區(qū)分要約與要約邀請。
    承諾必須符合的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
    (2)承諾必須在合理期限內向要約人作出
    (3)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并且熟悉要約與承諾的生效以及撤消、撤回的有關規(guī)定。
    【例題4】要約人對要約的( )作出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2004年真題)
    A.標的 B.價款或報酬
    C.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D.違約責任
    E.當事人的聯(lián)系方式和通訊地址
    【答案】ABCD
    3.掌握合同的成立、委托訂立合同等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訂立過程的完成,即當事人經過平等協(xié)商對合同的基本內容達成一致意見。以及不同的生效時間和生效地點。
    委托訂立合同:
    (1)代理的概念、特征
    (2)代理的種類和委托代理的形式和內容
    (3)表見代理
    【例題5】下列關于代理的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2004年真題)
    A.在代理權限內,代理人應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B.在代理權限內,代理人應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C.代理關系主體包括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相對人
    D.被代理人對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答案】A
    (四) 合同的效力
    1. 掌握合同效力的含義
    合同效力包括合同的生效與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是指當事人經過要約和承諾,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協(xié)議;合同的生效,是指已依法成立的合同,發(fā)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2. 熟悉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時間
    合同生效要件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發(fā)生法律效力所應具備的法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
    3.掌握無效合同、可變更或者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種類
    無效合同,是相對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被確認為無效。
    效力未定的合同。又稱為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因其缺乏相應的生效要件還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同時因其欠缺的并非合同生效的實質性要件,可因其他事實的發(fā)生而發(fā)生法律效力??煞譃橹黧w不合格的效力未定合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效力未定合同和無權處分訂立的合同。
    可變更或者撤消的合同。是指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
    【例題6】無效合同的特征不包括( )。(2004年真題)
    A.具有違法性 B.具有不履行性
    C.無效合同自始無效 D.可以解除或者撤消
    【答案】D
    (五) 合同的內容和形式
    1.了解合同的基本條款的含義
    2.掌握合同的不同形式
    合同的不同形式: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1)口頭形式。是當事人只用語言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而不是用文字標的協(xié)議內容的合同形式。
    (2)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從合同的各種形式來講,一般書面形式優(yōu)于口頭形式,特殊書面形式優(yōu)于一般書面形式。
    (六)合同的履行與違約責任
    1.熟悉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合同履行是指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全面、適當地履行自己的義務,是債權人的合同債權得到完全實現。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
    (1)誠實信用原則
    (2)協(xié)作履行原則
    (3)經濟合理原則
    2.掌握違約責任的概念、承擔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構成要件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采取以嚴格責任為原則,以過錯責任為補充的違約責任歸責原則。
    3.掌握違約責任的各種形式
    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主要包括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和支付定金等。
    (七)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1.熟悉合同變更和轉讓的概念、程序、條件和效力
    合同的變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以前,當事人就合同的內容達成修改和補充的協(xié)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合同的轉讓也就是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轉讓,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和標的的情形下,合同關系的主體變更。
    (八)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1.熟悉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概念、原因、效力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也就是合同的終止,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
    合同終止的法定情形有七種。(見教材)
    合同的解除具有五個方面的特點。(見教材)
    【例題7】下列關于合同解除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2005年單選考題)
    A.合同解除適用于無效合同
    B.合同解除的條件必須是法定的
    C.合同解除的條件必須是約定的
    D.合同解除必須有解除行為
    【答案】D
    (九) 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和訴訟時效
    1. 了解合同糾紛解決的途徑
    合同糾紛發(fā)生之后,當事人尋求解決途徑有四種:和解、調解、訴訟和仲裁。
    2. 熟悉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
    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及喪失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
    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