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法
(1)納稅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兩種情況。
(2)課稅對象:共有11項。
(3)稅率。有兩種稅率,即根據所得類別的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
(4)計稅方法。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總之,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時,第一步先扣除稅法允許該類所得減除的費用,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第二步用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相應的稅率,求得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要根據所得類別不同來分別計算。
①工資、薪金所得
②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③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④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⑤財政轉讓所得
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例題4:某甲發(fā)表文章獲得稿酬2000元。按照現行稅法,其因應納稅所得額為( )元。
A.2000
B.1600
C.1200
D.1000
答案:C
解析: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
(1)納稅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兩種情況。
(2)課稅對象:共有11項。
(3)稅率。有兩種稅率,即根據所得類別的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
(4)計稅方法。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總之,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時,第一步先扣除稅法允許該類所得減除的費用,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第二步用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相應的稅率,求得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要根據所得類別不同來分別計算。
①工資、薪金所得
②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③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④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⑤財政轉讓所得
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例題4:某甲發(fā)表文章獲得稿酬2000元。按照現行稅法,其因應納稅所得額為( )元。
A.2000
B.1600
C.1200
D.1000
答案:C
解析: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