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聽力應考思路整體聆聽

字號:

“風林火山”是我國偉大的軍事家孫子在其《孫子兵法》里提出的軍事原則,具體來說就是打仗的時候要做到“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雖然是幾千年之前提出來的東西,但即使當今社會我們還是能經(jīng)常聽到它。比如人們經(jīng)常用“疾如風,侵略如火”形容一手打造了盛大王國的陳天橋的處事風格,而騰訊的總裁馬化騰則往往被人們用“徐如林,不動如山”來形容。筆者發(fā)現(xiàn)此原則在雅思考試當中很多時候也非常適用,試淺析如下:
    作為一個雅思老師,本人到目前為止一共參加過兩次雅思考試,印象比較深的是2008年3月1號在上海華師大考的那。其中聽力相對考得不錯,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成功經(jīng)驗。
    徐如林,不動如山
    “徐如林,不動如山”原本是指很多時候做事要有像樹林和大山一樣從容穩(wěn)健的氣質?!安粍尤缟健钡姆€(wěn)健心態(tài)當然很重要,筆者認為在雅思聽力考試中其實還可以把“徐如林”理解成一種“整體聆聽”的重要思路,從而避免很多人在雅思聽力考試中出現(xiàn)的“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情況。
    1、瘋狂的“撞車”——聽力中的低分原因分析
    我發(fā)現(xiàn)凡是雅思考試聽力部分分數(shù)特別低的同學(5分以下)往往都是因為同樣一個原因而導致大面積失分:由于一個題目的答案沒有聽到而導致錯過其后連續(xù)好幾道題目,英語當中把這種 “Miss one, miss all”(錯過一題,錯過全部)的情況形象地稱之為pile-up,原本是指高速公路上的連環(huán)撞車事故(如果你看過的美國電影《死神來了》,應該對其中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輛車撞上另一輛車從而導致前面一整排車如多米諾骨牌一般被一一撞翻的情景記憶猶新吧?),說實話,我當時在考試之前自己做《劍4》上的題目的時候也差點被這種pile-up被撞翻。
    2、一道聽力題引發(fā)的慘案
    以劍橋4Test1的Section2為例,這是一套填空題,前3題題目是這樣的:
    RIVERSIDE INDUSTRIAL VILLAGE
    1. Riverside Village was a good place to start an industry because it had water, raw materials and fuels such as 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
    2. The metal 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at Riverside Village by __________ who lived in the area.
    3. There were over __________ water-powered mills in the are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說實話,當時看到這三題填空題感覺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不用聽光看題目就能把答案猜出來的嘛!第1題空格前面已經(jīng)明確告訴我們要填的是兩種fuels的名稱,于是我很快在第一題下面寫上了“原料”兩個字,提醒自己等會兒聽力文章里肯定會出現(xiàn)兩種原料的名字,那就是第一題的答案了。第二題的空格在介詞by的后面,所以要填的肯定是一個名詞,后面又跟了一個who引導的定語從句,那看來第二題要填的應該就是某個老外的名字了(注意,悲劇就是從這里開始的……),而第三題顯然要填的是一個數(shù)字!當時自我感覺異常良好,你看,文章還沒開始聽,三道題目的答案我至少已經(jīng)知道肯定分別是兩種原料名,一個老外的名字和一個數(shù)字!那時心里還想:到底是教雅思的,就是比一般的學生有經(jīng)驗!還會預判題目的答案!
    于是我就開始聽錄音了,第一題的答案已經(jīng)確定為兩種原料的名稱,我豎起耳朵專心地等待答案的出現(xiàn),果不其然,錄音里很快就提到了coal和 firewood這兩種原材料的名稱,第一題的答案瞬間搞定!接下來就是等第二題的那個老外的名字出現(xiàn)了吧!錄音又飛快地念了一段話,沒有出現(xiàn)任何老外的名字!我想,這個題目倒出得蠻奇怪的,第二題的答案要留到那么后面才講!接著錄音里面又過去了一段話,那個該死的老外名字還是沒有出現(xiàn)!我有點慌了,怎么會這樣呢?難道答案被我miss掉了?不可能啊,剛才絕對沒出現(xiàn)過人名啊!不管了,繼續(xù)往下聽,于是錄音里又讀了兩句話,老外的名字還是沒出現(xiàn)!然后我赫然發(fā)現(xiàn)……錄音結束了!……不對??!怎么連第二題的答案還沒出現(xiàn)錄音它就結束了呢???我第二題的空格還是一片空白啊!不但如此,因為一門心思等第二題的答案,錄音里的其它內容我根本就沒仔細去聽,導致后面第三題的答案也沒聽到,還好一共只有3題,如果后面再來個七八題,那就真的要出現(xiàn)傳說中的“連環(huán)撞車”,一題錯全錯的恐怖事件了。
    3、“連環(huán)撞車”慘案“禍因”分析加入收藏
    其實一切錯誤的根源就在于我聽文章之前已經(jīng)“預判”并一口咬定第二題的答案是一個老外的名字,其實如果當時語法意識比較清醒的話就絕對應該意識到第二題的答案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名!為什么?因為第二題的空格和后面跟的定語從句之間沒有逗號,因此一定是限制性定語從句,限制性定語從句有什么特點?修飾的先行詞一定只可能是“集合”(如people或“新東方老師”等都屬于集合)而不可能是“元素”(人名、地名、專有名詞一定都是元素),所以第二題的答案肯定是一個跟“人”有關的復數(shù)名詞概念而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人名!事實上,真正的答案很簡單,叫“l(fā)ocal craftsmen”,典型的集合概念!
    4、“連環(huán)撞車”慘案的解決方案
    從上面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兩點經(jīng)驗教訓:
    1. 在聽聽力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有“徐如林,不動如山”的“整體聆聽”的概念。即聽力考試中千萬不能只盯著一個題目的答案聽,盲目預判。否則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因為錯過一題的答案而導致后面的所有題目都連環(huán)丟分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是在聽力錄音開始播放之前快速地把聽力的前三題的題干快速瀏覽一遍(之所以只看前三題是因為這點時間一般也就來得及看三題),對前三題可能涉及的關鍵詞心里大概有個估計,然后再去聽聽力的文章效果會好很多。
    2. 學好語法真的很重要。雖然雅思考聽說讀寫不直接考語法,但語法知識其實已經(jīng)滲透到雅思考試的方方面面,將直接對我們的分數(shù)產(chǎn)生影響。這也是新東方堅持在雅思基礎班開設語法這門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