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平凡女教師和她的21年教學路

字號:

她是一位投身于教育事業(yè)21年的小學女教師,由于工作過度勞累,病倒在崗位上。她將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學校和學生。她愛生如子、甘于奉獻的事跡感動著她周圍的每一個人。在她去世短短4天的時間里,海南省萬寧市兩千多名干部群眾、家長學生自發(fā)地到她的靈堂前默哀悼念。大家都說她是一位視講臺為生命的好老師。她叫陳昭霞,生前是海南省萬寧市第二小學的校長,也是萬寧市迄今為止的女校長。
    無私奉獻 無怨無悔
    2008年11月,是陳昭霞接任萬寧市第二小學校長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由于長期工作勞累,她病倒在工作崗位上,被海南省人民醫(yī)院確診為間葉源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醫(yī)生告知陳昭霞的丈夫劉定平,確診已經(jīng)是癌癥晚期而且癌細胞已經(jīng)大面積擴散,無法醫(yī)治。
    為了創(chuàng)造奇跡,劉定平將陳昭霞帶到廣州的大醫(yī)院去治療,在治療了一個月的時間后,陳昭霞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她堅決要出院回家。她對劉定平說,她不能把后的時間浪費在醫(yī)院里,她要回學校,她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做完。
    萬寧市第二小學(以下簡稱二小)副校長陳在鵬說,陳昭霞從廣州出院后,到學校來了很多次,有時看著她身體實在虛弱,老師們都勸她回去休息??墒撬f,她就是想再多看看孩子們,多看看學校的一草一木。
    二小的老師們都深知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沁入了陳昭霞的深情,她為這個學校付出了太多。二小四年級的班主任李衍瓊說,這么多年來,她始終以校為家,以工作為第一,每天總是早一個到校,晚一個離校。還經(jīng)常在放學后把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孩子留下來,一邊讓孩子們做作業(yè),一邊給他們輔導,直到孩子們完全懂了為止。
    學校校園內的廁所臭氣熏天,是她帶著學校的部分老師,一點點地清掃沖洗;每逢雨天過后,她總是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來到學校,一點點的將校園里的積水掃掉;學校沉積了多年的垃圾,也是她帶著幾個高年級的學生清理干凈了……她總是跟老師們說,學校的地方本來就小,不能再占用屬于孩子們活動和玩耍的空間了,要盡量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
    二小現(xiàn)有1571個學生,27個班,大的一個班要容納73名學生。為了不影響教學質量,她四處奔走,找教育局的領導,希望能幫學校再擴一塊地。在她的努力下,擴建學校的事宜已經(jīng)在進行中。
    萬寧市教育局局長吳鍇聽到陳昭霞重病的消息后,發(fā)動全市的師生為萬寧市這位的女校長捐款。當愛心款交給她時,陳昭霞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其中的兩萬塊錢,作為她家鄉(xiāng)萬寧市禮紀鎮(zhèn)合山馮家村和劉定平家鄉(xiāng)的教育基金。吳鍇說,她的心里總想著別人,哪怕在面對死亡的時刻也是如此。
    2009年2月28日凌晨,這位年僅41歲的優(yōu)秀女教師永遠地離開了她的學生和她眷戀的三尺講臺。她的學生在她的靈堂前哭喊著:“陳校長,你快回來,我還想聽你講課!”
    愛崗敬業(yè) 孜孜不倦
    1987年7月,時年20歲的陳昭霞于海南瓊臺師范學校畢業(yè),被分配到海南省瓊海市第一小學任教,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陳昭霞不止地說,當老師是她大的理想,因此她倍加珍惜。在執(zhí)教的21年中,她從未落過一節(jié)課,而且她教的每節(jié)課都經(jīng)過精心準備。
    剛當老師的頭幾年,她不停地在思索:如何能讓學生真正地去理解所學到的知識,并對學習感興趣?為了不讓小學生從一開始就感到學習枯燥乏味,她多方請教一些優(yōu)秀教師,尋找執(zhí)教竅門。同時,她還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工作中累積的經(jīng)驗以及優(yōu)秀教師的點撥揉和在一起進行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陳昭霞探索出了一套“形感意悟義明”的教學法。她的教學方法極其靈活,將一些抽象和枯燥的知識,通過講故事或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覺得簡單易懂,廣受同行的認可和學生的喜愛。她所教的語文課是學生們喜歡上的課,特別是經(jīng)她教過的學生,對寫作課都情有獨鐘。
    1994年,情系家鄉(xiāng)的陳昭霞毅然申請調回萬寧市當教師,并被分配在萬城番村小學任教。此時的她,對教育工作更加精益求精,由于她勤于鉆研,很快就成為了萬城番村小學的骨干教師。而且她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授課方式也激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2002年初,萬寧市教育界進行校長競崗。年僅34歲的陳昭霞因為教學出色,理論水平高以及教學經(jīng)驗豐富,終競崗成為萬寧市第二小學副校長。
    二小四年級學生肖榆說:“陳老師會帶著我們去超市購物,告訴我們錢該怎么花,東西該怎么買,而且回來后還讓我們寫體會。”家長陳世婷告訴記者,陳老師是她見過的有責任心的老師,在陳老師的眼里沒有好學生和差學生之分,在她的教育下原本在家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不僅愛學習對長輩有禮貌,而且變得獨立和懂事了。
    在她和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2008年的后一學期,二小在全市的抽考成績取得了第一名。
    笑對人生 蠟炬成灰
    據(jù)陳昭霞的同事介紹,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她,還時常資助班里的貧困生,照顧過父母離異無人照管的學生。在師生的記憶中,只要誰有困難,陳昭霞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F(xiàn)已讀高中的王云小學時家境貧寒,常有放棄上學的念頭。陳昭霞知道后,拿出自己的工資不間斷地對她進行資助,并耐心地勸說王云繼續(xù)學業(yè)。
    學生林芳菁在《我喜歡的陳校長》中寫道:“多少年來,陳校長日夜辛苦地為我們操勞,她就是我們的母親?!倍〉膶W生說,每天早上陳校長都會面帶微笑地在校門口迎接每一個學生。這個微笑的表情現(xiàn)在永遠地定格在了師生的心中。
    吳鍇、陳在鵬還清楚地記得,陳校長在和病魔抗爭的時候,依然很樂觀,看著她疼痛難忍的樣子,同事們都背過頭傷心地流淚。而她還勸大家要樂觀堅強,而且還向他們強擠出笑臉。
    2009年元旦,學校舉行文藝晚會,陳昭霞瞞著家人悄悄地回到學校。她強忍著劇烈的疼痛,堅持跟師生們一起歡慶元旦;在她參加的后教職工會上,陳昭霞終于忍不住哭了,她說,能在學校教書真的很幸福,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好好珍惜。
    李衍瓊說,在陳昭霞在世的后一個月里,她的身體嚴重變形,呼吸也變得非常困難,但在她偶爾清醒的時候,她都叮囑家人不讓學校的師生來看她,她不希望大家看到病重的她,希望她永遠留給大家的印象是面帶笑容、開朗樂觀的樣子,而不是痛苦不堪的表情。
    陳昭霞臨終前說,她大的遺憾就是再也不能回到她熱愛的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