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定義: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實施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的行為。
1)客體:復雜客體,國家對毒品的管理制度、公民的身心健康。
2)客觀方面:
(一)事實走私、販賣、運輸、制造四個行為中一個行為,即以該行為定罪,如制造毒品罪;兩個以上行為的,即以這幾個行為定一個罪。如走私、運輸毒品罪;
(二)應該定走私毒品罪的情況有:
(1)明知是毒品而將其運輸、攜帶、郵寄進出國(邊)境的;
(2)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進出口的毒品
(3)在內海、領海(不包括公海)運輸、收購、販賣毒品
(二)應該定販賣毒品罪的情況有:
(1)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銷售
(2)以販賣為目的而收買毒品
(3)有償或無償居間介紹買賣毒品
(4)在非毒品中摻有毒品販賣
(三)應該定運輸毒品罪的情況有:
(1)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攜帶、郵寄。
(2)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利用他人運送
(3)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用運輸工具運送
(四)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
(1)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從重處罰
(2)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從重處罰
(3)刑法356條規(guī)定: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而被判過刑,又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從重處罰。
3)主體:個人和單位
4)主觀方面:故意,且必須明知。不是明知,而是被別人利用或受蒙蔽而實施,不為罪。
5)認定:
(1)本罪無數量上的要求,只用實施上述行為,不論數量多少,一律犯罪。
(2)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也可不論。
(3)多次實施上述行為,毒品數量累計計算,不以純度計算。
(4)將假毒品冒充真毒品,誘騙他人購買,定詐騙罪。
(5)不知是假毒品而實施上述行為的,定本罪的對象不能犯未遂。
(6)在非毒品中摻有毒品販賣,只要販賣物中有毒品,定販賣毒品罪。
定義: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實施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的行為。
1)客體:復雜客體,國家對毒品的管理制度、公民的身心健康。
2)客觀方面:
(一)事實走私、販賣、運輸、制造四個行為中一個行為,即以該行為定罪,如制造毒品罪;兩個以上行為的,即以這幾個行為定一個罪。如走私、運輸毒品罪;
(二)應該定走私毒品罪的情況有:
(1)明知是毒品而將其運輸、攜帶、郵寄進出國(邊)境的;
(2)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進出口的毒品
(3)在內海、領海(不包括公海)運輸、收購、販賣毒品
(二)應該定販賣毒品罪的情況有:
(1)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銷售
(2)以販賣為目的而收買毒品
(3)有償或無償居間介紹買賣毒品
(4)在非毒品中摻有毒品販賣
(三)應該定運輸毒品罪的情況有:
(1)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攜帶、郵寄。
(2)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利用他人運送
(3)在國內或國外,明知是毒品而用運輸工具運送
(四)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
(1)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從重處罰
(2)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從重處罰
(3)刑法356條規(guī)定: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而被判過刑,又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從重處罰。
3)主體:個人和單位
4)主觀方面:故意,且必須明知。不是明知,而是被別人利用或受蒙蔽而實施,不為罪。
5)認定:
(1)本罪無數量上的要求,只用實施上述行為,不論數量多少,一律犯罪。
(2)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也可不論。
(3)多次實施上述行為,毒品數量累計計算,不以純度計算。
(4)將假毒品冒充真毒品,誘騙他人購買,定詐騙罪。
(5)不知是假毒品而實施上述行為的,定本罪的對象不能犯未遂。
(6)在非毒品中摻有毒品販賣,只要販賣物中有毒品,定販賣毒品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