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對光反射的原理是:光刺激由視網(wǎng)膜、視神經、視交叉、兩側視束到達頂蓋前區(qū)的雙側艾—魏核,發(fā)出的沖動沿兩側動眼神經中的副交感纖維傳至兩側瞳孔括約肌,引起瞳孔對光反射[1]。
瞳孔對光反射程度描述為:靈敏、遲鈍、消失。
1 對象及方法
1.1 對象
2003年 1月至9月收治顱腦疾病患者 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齡1.7~ 78歲,平均 39.8歲。致傷原因:車禍14例,摔傷8例,腦溢血5例。
1.2 結果
存活 24例,其中痊愈18例,好轉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
1.3 觀察方法
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線下直徑平均為2.5— 4毫米,兩側等大,等圓,邊緣整齊,亮光下可縮小,光線暗的環(huán)境下可略增大。如用拇指和食指將上、下眼險分開露出眼球,用手電筒光照射瞳孔,瞳孔立即變小,移開光源或閉合雙眼,瞳孔即可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