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預防潛在性損傷的護理

字號:

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體溫多數(shù)偏低,快速輸入大量低溫保存的庫血,使體溫更為下降;而感染性休克病人多為高熱。均應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調(diào)節(jié)。
    ① 保暖:休克導致外周組織灌注量下降,病人出現(xiàn)畏寒,四肢厥冷,體溫下降。若寒戰(zhàn)15分鐘,可使肌體氧耗量增加3倍。體溫下降可使心跳變慢,促使室顫的發(fā)生。為此,一般室溫應保持18~20℃,用棉被保暖,而不能用熱水袋、電熱毯在體表加溫,以免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使內(nèi)臟器官的血流移向體表,進一步減少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且加熱可提高新陳代謝,組織耗氧量增加,加重組織缺氧。輸庫血時,應將庫血復溫后再輸注,避免加重體溫下降。
    ② 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常出現(xiàn)高熱,體溫每上升1℃,可增加機體代謝7%。高熱不但使病人機體代謝率和耗氧量增加,而且消耗了體內(nèi)大量能量,加速代謝分解,不利于休克的糾正。對高熱病人應采取相應降溫措施,使病人體溫降至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