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外科護理學:外科辯證——辨癢

字號:

按原因來辨(見下表)
    致病原因 臨 床 表 現(xiàn)
    濕 勝   浸*四竄、黃水淋漓,最易致表皮蝕爛,越腐越癢,多為濕性,或有傳染性,如急性濕瘡。
    熱 勝   皮膚癮疹,焮紅灼熱作癢,或只發(fā)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則糜爛滋水淋漓,結(jié)痂成片,常不傳染,如漆瘡、癮疹等病。
    蟲 *   浸*蔓延,黃水頻流,狀如蟲行皮中,其癢尤烈,最易傳染,如疥瘡。
    血 虛   皮膚變厚、干燥、脫屑、作癢,很少糜爛流滋水,如牛皮癬、白疕等病。
    風 勝   走竄無定,遍體作癢,抓破血溢,隨破隨收,不致化腐,多為干性,如牛皮癬、白疕、癮疹等病。
    按其病變過程來辨
    ◆ 腫瘍作癢:見于疔瘡初起,有頭疽等陽證瘡瘍初期,乃毒火熾盛,氣血壅滯所致,提示病變有發(fā)展的趨勢;亦見于乳癰,流注等,經(jīng)治療后消散之時,乃毒勢已衰,氣血通暢,為向愈之兆。
    ◆ 潰瘍作癢:見于潰膿后或因未及時更換敷料,創(chuàng)面不潔,膿水浸漬皮膚所致,或為膿腐將凈,氣血未衰,創(chuàng)口收斂之佳兆。也有因使用汞劑、砒劑、敷貼膏藥等引起皮膚過敏而導致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