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知識:骨質(zhì)疏松癥的辨證護理

字號:

骨質(zhì)疏松癥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及辨證分型
    1 主要臨床表現(xiàn) (1)骨全身痛,以脊柱與骨盆及骨折處為主,當改變體位或上、下樓梯時更甚。(2)身材變矮。(3)易骨折。
    2 辨證分型
    2.1 肝腎兩虛 除以上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外伴有足跟痛甚,肢體麻木,頭昏耳鳴,夜寐健忘,小便異常,大便不利等癥。
    2.2 脾氣虛型 除以上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外甚有骨痿足弱不能行走,四肢乏力,更甚肌肉痿廢不用,伴有納食減少,腹脹,懶言等癥。
    2.3 血瘀型 表現(xiàn)為久臥不起而周身作痛,痛處相對固定,拒按。
    辨證護理來源:考試大
    1 飲食護理 中醫(yī)歷有食性與藥性相同之說,食物的正確選擇不僅可減少藥物對人體的損害,還可補精益氣,提高治療效果。所以必須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蝦皮,每日飲牛奶二杯。多食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魚。因鈣與維生素D的補給不僅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而且有治療作用。而豆制品含有雌激素,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適量選用優(yōu)質(zhì)蛋白如蛋類、瘦肉、雞等。多食用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以及黑木耳、松仁、板栗、香菇等。葷素結合,減少糖、鹽攝入。葷素搭配,可保證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而糖是酸性食物,可消耗鈣元素。食鹽過多可影響鈣質(zhì)在骨質(zhì)中沉積,故應以低鹽、少糖為佳。煙、酒不宜,酒精可影響鈣質(zhì)的吸收。此外:肝腎兩虛型可多食紅棗、肝臟、百合蓮子粥、綠豆湯等補益之品。飲食清淡,忌辛辣油膩、煎炸品。脾氣虛型可多食益氣健脾食物如山藥、蓮子等。豆制品、水產(chǎn)品也有健脾之功。易引起氣滯的紅薯、糯米、土豆等不宜。忌油膩、生冷、硬固之品。血瘀型可給予清淡、素爽流汁或半流飲食。來源:考試大
    2 適度運動 打太極拳、散步等。增加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照射,有利于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zhì)在骨骼中沉積,達到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的作用,也可減少因跌倒引起骨折的風險。
    3 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或有骨折的病人應臥硬板床休息,給予消炎止痛藥并對癥處理結合中藥熱敷、理療。平時增加鈣片、維生素D、雌激素的補充。來源:考試大
    4 早期預防 強化全民健康教育,增強骨質(zhì)疏松癥的防治意識,從青少年起多食富含鈣、磷食物,少飲酒,少喝濃咖啡、濃茶。哺乳期不宜過長。對患有嚴重骨質(zhì)疏松癥的病人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治療,開展骨密度檢測,提高生活質(zhì)量。尤其是絕經(jīng)期后婦女,更需加強預防措施,積極預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