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規(guī)之病案記錄

字號:

(一)病史
    病史各項要求詳見醫(yī)護記錄篇,但在現(xiàn)病史中應詳述下列各種癥狀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發(fā)病時間,可能的致病誘因,病情發(fā)展過程,有無急性發(fā)作史,經(jīng)過何種治療,療效如何。本病應有的癥狀而尚未出現(xiàn)者,亦應說明,以資參考。
    1.有無鼻阻塞、鼻分泌物過多、噴嚏、鼻癢、鼻出血、鼻干燥感、鼻臭、嗅覺障礙、張口困難、鼻音、頭昏、頭痛等癥狀,并詳記上述癥狀的性質。
    2.有無咽喉痛、張口困難、吞咽疼痛、吞咽困難、知覺障礙、異物感、言語障礙、聲音嘶啞或失音等癥狀,并應詳記上述癥狀的性質、出現(xiàn)時間、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3.有無聽力障礙、耳鳴、耳漏、耳痛、耳出血,有無惡心、嘔吐、頸痛、眩暈、站立不穩(wěn)、步態(tài)異常等癥狀,注意有無耳內(nèi)脹滿或搏動感覺,有無面部麻木或疼痛,并應詳記癥狀的性質。
    4.有無呼吸困難(吸氣性抑呼氣性)、氣喘、咳嗽、咯血、喘鳴,詳記上述癥狀的性質和出現(xiàn)時間。有無異物吸入及嗆咳史,有無異物及腐蝕劑吞入史,有無過敏體質或接觸過敏物史。
    (二)體格檢查
    全身檢查同內(nèi)科病歷記載,但須特別注意有無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胸腺肥大(幼童),必要時應行X線檢查。??茩z查要求如下:
    1.鼻部檢查
    ①功能檢查:注意兩側鼻腔通氣程度、嗅覺情況,說話有無鼻音;
    ②外鼻部:有無畸形,注意皮膚的顏色;
    ③鼻前庭部:皮膚有無紅腫、壓痛、潰瘍、皸裂、干痂,鼻毛是否脫落、互相粘著,鼻前庭下方是否隆起,軟或硬,表面是否光滑;
    ④鼻腔:用前鼻鏡檢查,注意鼻中隔有無偏曲、棘、嵴突、血腫、血管擴張、出血、糜爛、潰瘍、穿孔、膿痂及腫瘤;注意下鼻甲粘膜的色澤,有無腫脹、肥厚、萎縮、潰瘍,對麻黃素收縮反應如何;中鼻甲粘膜的色澤,有無肥厚、息肉樣變性;注意各鼻道的寬窄(以中鼻道及嗅裂為重點),有無息肉或腫瘤,有無分泌物,觀察分泌物的量、性質、顏色、所在位置;
    ⑤后鼻孔:通常與鼻咽部檢查同時進行;檢查鼻中隔后緣及兩側后鼻孔,注意各鼻甲后端粘膜的色澤及有無肥厚、萎縮;后鼻孔有無分泌物積留,注意其所在位置,觀察鼻咽頂部及后壁粘膜,有無增殖體肥大及其他腫瘤,有無潰瘍面;檢查側壁時應注意咽鼓管及咽隱窩有無淋巴組織增生及腫物;最后檢查軟腭背面及懸雍垂后面;
    ⑥鼻竇:觀察鼻竇區(qū)有無腫脹、壓痛;必要時應作透照法檢查、上頜竇穿刺檢查、鼻竇X線攝片檢查、鼻內(nèi)鏡檢查。
    2.咽喉部檢查
    ①口腔:注意粘膜、牙齒、牙齦、頰部、舌及口底的一般情況;
    ②口咽部:注意硬腭、軟腭,懸雍垂有無畸形、運動如何,粘膜有無白斑或潰瘍、血腫、皰疹,舌腭弓及咽腭弓有無充血、紅腫;觀察扁桃體突出程度,表面有無分泌物、假膜、潰瘍、異物、腫瘤,擠壓扁桃體時有無分泌物溢出;注意咽后壁及咽側壁粘膜有無充血、瘢痕、萎縮、淋巴顆粒增生肥大,咽側索有無干痂附著,有無膿腫、腫瘤或潰瘍;
    ③鼻咽部:同后鼻孔檢查;
    ④喉咽部及喉部:用間接喉鏡檢查,詳察舌根有無淋巴組織增生;注意會厭谿 、會厭、梨狀窩、杓狀隆突、杓狀軟骨間區(qū)、室?guī)А⒙曢T裂、聲帶、前連合及聲門下區(qū)等部的形狀及粘膜色澤,有無紅腫、水腫、潰瘍、分泌物、假膜及腫瘤等,并注意聲帶在呼吸與發(fā)音時的運動情況;
    ⑤喉外部:注意各軟骨的外形,有無增厚、觸痛;注意平靜、深呼吸、發(fā)音、吞咽時喉部的移動情況;注意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壓痛、能否活動;頸部淋巴結腫大,可作超聲波檢查;用手指左右推動喉部時,有無摩擦音;必要時行頸部X線攝片檢查。
    3.耳部檢查
    ①耳廓:有無畸形、鰓瘺、皮疹、損傷、紅腫、血腫、膿腫、壓痛及牽引痛;耳屏有無壓痛,耳周圍淋巴結有無腫大及壓痛。
    ②外耳道:有無畸形、耵聹、分泌物、損傷、腫脹、狹窄、異物、腫瘤;如有分泌物應詳記其量、色、性質、臭味及是否混有血液。
    ③鼓膜:有無充血、腫脹、膨出、內(nèi)陷、瘢痕及石灰沉著等;如有穿孔,注意其大小形狀、位置,有無搏動性溢液;若為大穿孔可觀察鼓室粘膜色澤,注意有無水腫、肉芽、息肉、上皮化或硬化灶。
    ④乳突部:有無紅腫、壓痛、瘢痕、瘺管。必要時應進行X線攝片檢查。
    ⑤聽力檢查:有聽力障礙患者,應施行耳語及口語試驗、音叉試驗,有條件者可做電測聽、言語測聽、聲阻抗測聽及電反應測聽檢查。
    ⑥前庭功能檢查:包括自發(fā)性癥狀檢查及誘發(fā)性癥狀檢查,如冷熱試驗及眼震電圖。
    ⑦咽鼓管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