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腸綜合征是因不同原因切除大部分小腸后造成小腸吸收面積不足而引起的臨床病征和病理生理紊亂,以腹瀉、消瘦和營養(yǎng)不良為特征的癥狀群,有很高的死亡率。治療上早期常給予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TPN)補充足夠的水分、電解質、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物質,以維持病人氮平衡。經(jīng)過6-12個月靜脈營養(yǎng)支持后無明顯好轉者,則可考慮行小腸倒置術。其護理要點是:針對病人早期水樣腹瀉做好皮膚護理以及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給予TPN支持,盡早由靜脈營養(yǎng)過渡到腸道營養(yǎng),促進腸代償適應和保證足夠營養(yǎng)攝入,滿足機體的基礎代謝。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②體液不足;③電解質紊亂;④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⑤潛在并發(fā)癥--急性肺水腫;⑥潛在并發(fā)癥--感染;⑦知識缺乏:營養(yǎng)支持方面的知識。
一、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相關因素:
1 因素、頻繁而大量的腹瀉致營養(yǎng)成分丟失過多。
2 小腸吸收面積劇減致吸收能力減弱,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
3 腸道病變致吸收、消化功能降低。
4 發(fā)熱致代謝增強。
主要表現(xiàn):
1 病人精神委靡、體重持續(xù)減輕、疲乏無力、肌萎縮、貧血貌、低蛋白血癥。
2 皮膚彈性差,粘膜干燥,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進行性脫水致血容量不足。
3 手足搐弱、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增高,長期缺鈣,可有骨質疏松、軟骨病。
護理目標:
1 病人獲得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體重穩(wěn)定或體重逐漸增長。
2 病人酸堿失衡得到糾正,生化檢查在正常范圍。
護理措施:
1 給病人使用輸液泵恒速輸入TPN液,因為TPN輸入太快可致高血糖危象(因為胰島素的產(chǎn)生可能趕不上血糖負荷的增高)。
2 使病人熟悉TPN的組成成分:葡萄糖、氨基酸、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胰島素、脂肪乳劑。
3 為病人合理選用靜脈,保持輸液通暢,采取中心靜脈置管或使用留置針,保護周圍靜脈。
4 按醫(yī)囑輸20%白蛋白、同型新鮮血漿、全血,以糾正低蛋白血癥,增強病人抗病力。
5 病人腹瀉次數(shù)減少,每天大便排出量低于2L,病情穩(wěn)定時,應協(xié)助病人經(jīng)口攝食。
6 病人開始經(jīng)口攝食時,可先進單純鹽(糖)溶液,應謹慎緩慢進行,逐漸加量,漸漸過渡到要素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渣飲食,促進腸代償適應。
7 每天稱體重,以了解病人對營養(yǎng)支持的反應,是否需要對治療方案進行新的調整。
8 為病人定期復查血清白蛋白水平。
重點評價:
1 對比入院前后各階段體重情況,是否有所增加。
2 貧血、低蛋白血癥是否有改善。
3 電解質是否在正常范圍。
4 傷口愈合是否延期。
否平衡,每天供給的熱卡是否足夠維持病人的代謝和生長發(fā)育。 一、
體液不足
相關因素:
1 頻繁的腹瀉、嘔吐,出汗多。
2 低蛋白血癥、高血糖。
3 液體攝入不足。
一、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相關因素:
1 因素、頻繁而大量的腹瀉致營養(yǎng)成分丟失過多。
2 小腸吸收面積劇減致吸收能力減弱,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
3 腸道病變致吸收、消化功能降低。
4 發(fā)熱致代謝增強。
主要表現(xiàn):
1 病人精神委靡、體重持續(xù)減輕、疲乏無力、肌萎縮、貧血貌、低蛋白血癥。
2 皮膚彈性差,粘膜干燥,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進行性脫水致血容量不足。
3 手足搐弱、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增高,長期缺鈣,可有骨質疏松、軟骨病。
護理目標:
1 病人獲得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體重穩(wěn)定或體重逐漸增長。
2 病人酸堿失衡得到糾正,生化檢查在正常范圍。
護理措施:
1 給病人使用輸液泵恒速輸入TPN液,因為TPN輸入太快可致高血糖危象(因為胰島素的產(chǎn)生可能趕不上血糖負荷的增高)。
2 使病人熟悉TPN的組成成分:葡萄糖、氨基酸、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胰島素、脂肪乳劑。
3 為病人合理選用靜脈,保持輸液通暢,采取中心靜脈置管或使用留置針,保護周圍靜脈。
4 按醫(yī)囑輸20%白蛋白、同型新鮮血漿、全血,以糾正低蛋白血癥,增強病人抗病力。
5 病人腹瀉次數(shù)減少,每天大便排出量低于2L,病情穩(wěn)定時,應協(xié)助病人經(jīng)口攝食。
6 病人開始經(jīng)口攝食時,可先進單純鹽(糖)溶液,應謹慎緩慢進行,逐漸加量,漸漸過渡到要素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渣飲食,促進腸代償適應。
7 每天稱體重,以了解病人對營養(yǎng)支持的反應,是否需要對治療方案進行新的調整。
8 為病人定期復查血清白蛋白水平。
重點評價:
1 對比入院前后各階段體重情況,是否有所增加。
2 貧血、低蛋白血癥是否有改善。
3 電解質是否在正常范圍。
4 傷口愈合是否延期。
否平衡,每天供給的熱卡是否足夠維持病人的代謝和生長發(fā)育。 一、
體液不足
相關因素:
1 頻繁的腹瀉、嘔吐,出汗多。
2 低蛋白血癥、高血糖。
3 液體攝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