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新聞學(xué)概論”知識點(1)

字號:

第一章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1、真正具有新聞意義的信息傳播是在語言形成后出現(xiàn)的。
     2、把文字作為面向群眾的新聞傳播是從秦代開始的。秦代向全國發(fā)布新聞的傳媒是皇帝的詔書。漢代繼承了秦的傳統(tǒng),朝廷也是以詔書形式向地方發(fā)布官方新聞。
     3、“新聞”一詞最早見于初唐,孫處玄發(fā)出“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的感嘆。
     4、封建官報中最重要的一種是“朝報”。它是我國最早的封建官報?!伴_元雜報”,也屬我國最早的封建官報。
     5、除了朝報,新興傳播媒介中還有“進奏院狀”。進奏院是地方行政機構(gòu)的駐京辦事處。漢朝初建時稱邸。
     6、除了朝報和進奏院狀外,唐代官方的新聞傳媒還有詔書、露布、觀察使牒等。
     7、在宋代還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邸報審稿制度?!岸ū尽敝贫取覈钤绲男侣剻z查制度,這也是為中央集權(quán)服務(wù)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編輯和發(fā)行是宋代官報的特點。
     8、宋代封建官報除被稱為進奏院狀報、邸報外,還被叫做“朝報”。
     9、宋代的新聞傳媒除有合法的邸報以外,還有非法的“小報”。小報產(chǎn)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11世紀我國已經(jīng)有了印刷新聞。到了南宋,人們開始把這類非法新聞稱為“小報”。小報還有一批?!耙蕴綀蟠说仁聻樯钡牟稍L人員,南宋末年趙升的《朝野類要》中說:“所謂內(nèi)探、省探、衙探之類,皆私衷小報……”,這是將報紙和新聞聯(lián)系起來的最早記錄。
     10、元代取消了進奏院,也沒有中央級的封建官報,邸報制度至此中斷。
     11、明代邸報的主要內(nèi)容還有詔令、章奏之類的宮廷動態(tài),但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發(fā)展,即開始采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明代官報業(yè)務(wù)上的重大革新。
     12、16世紀中葉,明朝政府允許民間自設(shè)報房,翻印邸報稿件,公開出售,人稱京報。
     13、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還出刊旗報、牌報,即把消息寫在旗幟上、木板上,讓官兵與群眾閱覽。
     14、清代,咸豐多次申斥朝廷刻印邸報,使邸報仍停留在手寫狀態(tài)。乾隆允許抄印邸報內(nèi)容的京報在民間出售,民間報房又興盛起來。
     15、民間報房人原來多在提塘報房干過,民間報房出的京報內(nèi)容基本上是宮門抄、上諭和章奏等。京報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和言論,沒有標點和標題。
     16、清代,民辦報紙除京報外,各省省會和重要府城還有自己的私營報紙轅門抄。轅門抄和當?shù)匕l(fā)行的京報相配合,成了地方人士了解中央和地方政情的兩條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