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學習44

字號:

第四節(jié) 原材料的核算
    一、原材料的分類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外購半成品。
    3.輔助材料。
    4.燃料。
    5.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
    6.包裝材料。一般用包裝材料,如紙張、麻繩、鐵皮等,也可歸入輔助材料類。
    二、按實際成本計價進行的日常核算
    (一)材料收發(fā)的憑證
    材料收入憑證主要有收料單、入庫單以及退料單等。
    材料發(fā)出憑證主要有領料單、限額領料單、領料登記簿、銷售發(fā)料單、配比發(fā)料單等。
    (二)材料的總分類核算
    為了總括反映和監(jiān)督材料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應設置“原材料”、“在途物資”等賬戶。
    “原材料”賬戶
    “在途物資”賬戶
    1.材料收入的總分類核算。
    (1)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
    【例10—4】企業(yè)為一般納稅人,某日該企業(yè)購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12 600元,增值稅額為2 142元,發(fā)票等結算憑證已經收到,貨款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12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 142
    貸:銀行存款                 14 742
    (2)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
    【例10—5】假設【例10—4】購入材料的業(yè)務,假定發(fā)票等結算憑證已到,貨款已經支付,但材料尚未運到。企業(yè)應于收到發(fā)票等結算憑證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在途物資              12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 142
    貸:銀行存款                 14 742
    上述材料到達驗收入庫時,再作如下分錄:
    借:原材料               12 600
    貸:在途物資                 12 600
    (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
    第一種情況:材料已到,發(fā)票賬單已到,但由于存款不足而暫未付款
    【例10—6】企業(yè)從外地西江鋼鐵廠購入甲種材料2 000公斤,買價4 000元,增值稅發(fā)票上的增值稅額為680元,供應單位代墊運雜費400元。材料已到達并已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應據(jù)有關發(fā)票賬單及收料單等憑證作如下分錄: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4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80
    貸:應付賬款——西江鋼鐵廠          5 080
    第二種情況:材料已到,發(fā)票賬單未到,而貨款未支付
    在實際工作中,對這些業(yè)務月份內可暫不進行總分類核算,只在材料明細賬中登記收入數(shù)量,待發(fā)票到達后,按實際成本入賬。
    但如果月終仍未收到發(fā)票賬單,應暫估入賬,下月初用紅字將暫估價注銷,待發(fā)票賬單到達后再按實際成本入賬。
    【例10—7】假設上述購入材料的業(yè)務,材料已經運到并驗收入庫,但發(fā)票等結算憑證尚未收到,貨款尚未支付。月末,按照暫估價入賬,假設其暫估價為l2 000元,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12 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12 000
    下月初將上述分錄原賬沖回:
    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12 000
    貸:原材料          12 000
    也可以:
    借:原材料             ?。?2 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2 000
    【例題10·分錄題】公司購入A材料10 000公斤,單價36元,增值稅率17%,價稅合計421 200元,款項已付,A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36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1 200
    貸:銀行存款                421 200
    【例題11·單選題】甲企業(yè)從乙企業(yè)購買A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記載的貨款為20 000元,增值稅為3 400元,乙企業(yè)代墊運費為500元,全部款項以轉賬支票付訖,材料已驗收入庫,甲企業(yè)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法,甲企業(yè)正確的會計處理分錄是()。
    A.借:原材料——A材料 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 400 貸:銀行存款23 400
    B.借:原材料——A材料 20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 400 貸:銀行存款23 900
    C.借:材料采購——A材料 20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 400 貸:銀行存款23 900
    D.借:原材料——A材料 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 400 管理費用 500 貸:銀行存款23 900
    [答案]B
    【例題12·多選題】對月末仍未付款的收料業(yè)務,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A.月末在材料明細賬中記入收入材料的暫估金額
    B.下月初將暫估金額用沖回
    C.實際付款時再將收入材料的實際金額入賬
    D.月末不能入賬,待實際收到時入賬
    [答案]ABC
    【例題13·分錄題】企業(yè)購入材料一批,買價80 000元,增值稅額13 600元,對方代墊運費1 600元(運費的增值稅略)。貨款、運雜費和增值稅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入庫。
    借:在途物資              81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 600
    貸:銀行存款               95 200
    2.材料發(fā)出的總分類核算。
    明細分類賬:平時登記
    總分類賬:月末一次
    表10—5發(fā)料憑證匯總表
    借:生產成本            56 964
    制造費用            1 075.65
    管理費用            747.40
    貸:原材料                58 787.05
    【例題14·分錄題】根據(jù)本月“發(fā)料憑證匯總表”,分配材料費: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產品
    領用材料70 000元,基本生產車間一般耗用材料986元,行政管理部門領用材料2 800元,在建工程領用材料35 000元。
    借:生產成本       70 000
    制造費用       986
    管理費用       2 800
    在建工程       35 000
    貸:原材料          108 786
    【例題15·分錄題】企業(yè)的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3日從渤海公司購入甲材料一批,買價135 000元,增值稅額為22 950元,對方代墊運費2 475元(增值稅略),均已通過銀行支付,但材料尚未運到。
    借:在途物資              137 4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2 950
    貸:銀行存款                160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