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宏觀層面,涉及教育目標、教育結構和教育管理體制等方面。在中觀層面,包括教師隊伍、辦學條件、學校各項工作等。在微觀層面則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小學教育活動中,學生發(fā)展評定、教師授課質量評價、課程和教材評價是主要的評價活動。此外,診斷學校中存在的特殊問題,評價教改實驗,評估學校的總體表現(xiàn)也較為常見。下面具體介紹三種主要的評價活動。
(一)學生發(fā)展評定
學生發(fā)展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它不僅是升學與就業(yè)指導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礎,還能幫助學生正確估計自己,了解和發(fā)展自己的特長。評定學生要考慮許多方面,基本的有學業(yè)成就、行為表現(xiàn)和身體狀況三方面。
學業(yè)成就不僅包括學生在知識領域的學習成績,還包括技能和情意(即情緒、意志)領域的學習表現(xiàn)。由于知識更新特別快,學生在學校里主要是學習基礎知識,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及運用知識的能力是關鍵所在。在培養(yǎng)運用知識的能力時,實際技能的訓練應當引起重視。小學課程比較強調技能的培養(yǎng)。語文課的聽、說、讀、寫都有具體的技能要求,例如識字方面運用拼音、分析字形和查字典就是起碼的技能要求,而自然、手工和音體美等課程注重實際操作、運動及藝術技能。情意領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有態(tài)度、興趣、習慣和鑒賞力等學習品質。在評定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時,知識和技能只是學習的結果,而態(tài)度、興趣與習慣則反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特點。在終身教育背景下,知識的積累并不是重要的,愛學習、會學習等學習品質對學生的發(fā)展更具影響力。因此,情意領域的學業(yè)表現(xiàn)評價十分重要。
行為表現(xiàn)評價也就是操行評定,用以考查學生在道德品質和行為處事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學校中普遍存在著偏重智育、忽略生活和品德教育的現(xiàn)象。操行評定應考查學生在品德修養(yǎng)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特點和表現(xiàn),如禮貌、勤奮、進取精神、合群性、公德心、樸實性、集體意識、責任感、社會適應性等。一份好的操行評語不在于面面俱到,而要能反映學生的獨特特征。在評定小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時,要多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的意見。
身體狀況評價的內容包括體質、體力、精力、衛(wèi)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體質評價要考查下述五個方面:(1)身體發(fā)育水平;(2)生理機能水平;(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4)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5)心理狀況。小學生身體狀況是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在學生發(fā)展評定中得到足夠的重視。
評定結果應當是對整個評定過程的記錄和說明,而不僅僅是測驗得分。評定可以針對各種情境,考查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例如,要評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評定時還要根據(jù)課程內容,對照學生以前的學習狀況來做出綜合的考察。同樣是聽課不專心,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分析。由此可見,評定比測驗結果蘊含了更多的信息,能夠起到更好的反饋作用。
(二)教師授課質量評價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由于年齡小,小學生尚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業(yè)成績都要受到教師授課質量的影響。上好每一堂課既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大事。授課質量評價能讓教師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學特點,了解長處與不足,從而揚長避短;也可以提供新老教師相互學習的機會,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
在進行授課質量評價時,首先要確定評價的標準,這個標準要明確、具體、相對獨立,要能夠全面衡量教學的各個方面。
蘇聯(lián)教育學家巴班斯基認為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衡量:(1)對新事物的感受;(2)教育分寸;(3)本學科的知識;(4)發(fā)展學生的思維;(5)培養(yǎng)學生的一般學習技能;(6)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的興趣;(7)以個體方式對待學生;(8)學科課外活動的組織。張玉田等著:《學校教育評價》,第142~146頁。
實施授課質量評價時,不同的學??赡軙x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但基本都會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目標完成情況;(2)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3)內容安排;(4)教學方法;(5)語言表達;(6)教學原則的貫徹。具體到每一個方面還應當具體化,如“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可能要考慮以下特征:能跟上教師思路,積極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或者有獨特見解等。再如教學方法的評定標準可細化成表123。
表12-3教學方法的評定指標吳鋼著:《現(xiàn)代教育評價基礎》,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頁。
評定標準內容等級1.有效地運用啟發(fā)式原理進行教學(此條不在于看教師講的多少,關鍵是怎樣講,怎樣有效地運用啟發(fā)式原理講)
2.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學有所得
3.充分發(fā)揮教具和演示實驗的作用,教學直觀,或創(chuàng)造感知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學習
4.能深入淺出講清概念,引導學生深化概念優(yōu)基本能做到以上幾點良做到1.3條中不及中等者差教師授課質量評價包括專家、同行、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F(xiàn)代教育評價強調教師要增強自我評價意識,加強評價的形成性功能。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教師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善于自我衡量,找出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是難免的,如果善于反省,問題反過來也可成為動力。學校在開展評價活動時,也應注意評價結果的協(xié)商和反饋,減輕教師的心理顧慮。
對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定量評定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但其形成性功能并不是很強。在小學教學實際中,多采用聽課、評課的深入交流形式評價授課質量。評課時也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評價指標,而是能夠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教學的特色和問題。對小學教師而言,評課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評課是教學常規(guī)的一部分。
(一)學生發(fā)展評定
學生發(fā)展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它不僅是升學與就業(yè)指導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礎,還能幫助學生正確估計自己,了解和發(fā)展自己的特長。評定學生要考慮許多方面,基本的有學業(yè)成就、行為表現(xiàn)和身體狀況三方面。
學業(yè)成就不僅包括學生在知識領域的學習成績,還包括技能和情意(即情緒、意志)領域的學習表現(xiàn)。由于知識更新特別快,學生在學校里主要是學習基礎知識,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及運用知識的能力是關鍵所在。在培養(yǎng)運用知識的能力時,實際技能的訓練應當引起重視。小學課程比較強調技能的培養(yǎng)。語文課的聽、說、讀、寫都有具體的技能要求,例如識字方面運用拼音、分析字形和查字典就是起碼的技能要求,而自然、手工和音體美等課程注重實際操作、運動及藝術技能。情意領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有態(tài)度、興趣、習慣和鑒賞力等學習品質。在評定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時,知識和技能只是學習的結果,而態(tài)度、興趣與習慣則反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特點。在終身教育背景下,知識的積累并不是重要的,愛學習、會學習等學習品質對學生的發(fā)展更具影響力。因此,情意領域的學業(yè)表現(xiàn)評價十分重要。
行為表現(xiàn)評價也就是操行評定,用以考查學生在道德品質和行為處事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學校中普遍存在著偏重智育、忽略生活和品德教育的現(xiàn)象。操行評定應考查學生在品德修養(yǎng)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特點和表現(xiàn),如禮貌、勤奮、進取精神、合群性、公德心、樸實性、集體意識、責任感、社會適應性等。一份好的操行評語不在于面面俱到,而要能反映學生的獨特特征。在評定小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時,要多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的意見。
身體狀況評價的內容包括體質、體力、精力、衛(wèi)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體質評價要考查下述五個方面:(1)身體發(fā)育水平;(2)生理機能水平;(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4)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5)心理狀況。小學生身體狀況是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在學生發(fā)展評定中得到足夠的重視。
評定結果應當是對整個評定過程的記錄和說明,而不僅僅是測驗得分。評定可以針對各種情境,考查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例如,要評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評定時還要根據(jù)課程內容,對照學生以前的學習狀況來做出綜合的考察。同樣是聽課不專心,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分析。由此可見,評定比測驗結果蘊含了更多的信息,能夠起到更好的反饋作用。
(二)教師授課質量評價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由于年齡小,小學生尚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業(yè)成績都要受到教師授課質量的影響。上好每一堂課既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大事。授課質量評價能讓教師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學特點,了解長處與不足,從而揚長避短;也可以提供新老教師相互學習的機會,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
在進行授課質量評價時,首先要確定評價的標準,這個標準要明確、具體、相對獨立,要能夠全面衡量教學的各個方面。
蘇聯(lián)教育學家巴班斯基認為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衡量:(1)對新事物的感受;(2)教育分寸;(3)本學科的知識;(4)發(fā)展學生的思維;(5)培養(yǎng)學生的一般學習技能;(6)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的興趣;(7)以個體方式對待學生;(8)學科課外活動的組織。張玉田等著:《學校教育評價》,第142~146頁。
實施授課質量評價時,不同的學??赡軙x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但基本都會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目標完成情況;(2)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3)內容安排;(4)教學方法;(5)語言表達;(6)教學原則的貫徹。具體到每一個方面還應當具體化,如“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可能要考慮以下特征:能跟上教師思路,積極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或者有獨特見解等。再如教學方法的評定標準可細化成表123。
表12-3教學方法的評定指標吳鋼著:《現(xiàn)代教育評價基礎》,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頁。
評定標準內容等級1.有效地運用啟發(fā)式原理進行教學(此條不在于看教師講的多少,關鍵是怎樣講,怎樣有效地運用啟發(fā)式原理講)
2.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學有所得
3.充分發(fā)揮教具和演示實驗的作用,教學直觀,或創(chuàng)造感知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學習
4.能深入淺出講清概念,引導學生深化概念優(yōu)基本能做到以上幾點良做到1.3條中不及中等者差教師授課質量評價包括專家、同行、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F(xiàn)代教育評價強調教師要增強自我評價意識,加強評價的形成性功能。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教師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善于自我衡量,找出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是難免的,如果善于反省,問題反過來也可成為動力。學校在開展評價活動時,也應注意評價結果的協(xié)商和反饋,減輕教師的心理顧慮。
對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定量評定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但其形成性功能并不是很強。在小學教學實際中,多采用聽課、評課的深入交流形式評價授課質量。評課時也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評價指標,而是能夠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教學的特色和問題。對小學教師而言,評課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評課是教學常規(guī)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