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學:無聲的“語言”---教態(tài)

字號: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用有聲的語言與孩子們溝通、互動、交流,同時還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無聲語言---教態(tài)。你的一個手勢、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一種體態(tài)、一副儀表......就有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達到師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我們可以試著:
    ---拍拍孩子的頭,給一個會心的微笑。
    ---與學生來個擊掌,讓學生充滿成就感。
    ---額頭上貼個小粘紙,書本上印個小圖章。
    ---用眼神表達關愛,用微笑當做獎勵,用撫摸傳遞喜愛,用驚奇表示贊賞。
    ---學生讀得太輕,把手放在耳邊側著頭,提醒學生讀得稍重些。
    ---輕輕地擁抱,讓孩子的內(nèi)心充滿喜悅。
    ---和學生握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
    ---一整節(jié)課的微笑,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情。
    一切都是那么簡單,那么自然, 試著將它們與我們的教學語言融合在一起,用我們無聲的語言去感染孩子,使其向著更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依不同問題、不同情況、不同風格,抓住時機去啟發(fā)、去賞識、去激勵、去反思。正如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崩蠋熞兆韺W生,首先得陶醉自己。
    教態(tài)是教師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澳阕约合纫?。才能引起別人臉上的笑,同樣,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別人臉上引起哭的反應?!蔽覀冏约褐挥芯邆湄S富的情態(tài)、健康的心態(tài),才能充分發(fā)揮教態(tài)藝術的功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陶醉于你的教學,亦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