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及
例句
出處
意義
及返,市罷
《韓非子·鄭人買履》
到……時候
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趁
自以為能不及孫臏
《史記·孫子列傳》
比得上
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
《史記·孫子列傳》
表并列,和
3.甚
例句
出處
意義
夜半雪愈甚
《資治通鑒·李愬雪夜入蔡州》
大
不若長安君之甚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厲害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嚴(yán)重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太
以為且筮己也,甚恐
《黔之驢》
非常
4.少
例句
出處
意義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赤壁之戰(zhàn)》
表短時間
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
《史記·西門豹治鄴》
稍微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列子·愚公移山》
同“多”相對
是炎帝之少(shào)女,名曰女娃
《山海經(jīng)·精衛(wèi)填海》
年少的
5.異
例句
出處
意義
此一異也
《馬鈞傳》
奇異
漁人甚異也
《桃花源記》
驚異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黔之驢》
特別
太后笑曰:“婦人異甚?!?BR>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特別
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孟子·梁惠王》
不同
6.為
例句
出處
意義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
《史記·孫子列傳》
做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惟天時,抑亦人謀
《三國志·隆中對》
變?yōu)?BR>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莊子·逍遙游》
叫
必為有竊疾矣
《墨子·公輸》
表判斷,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
因為
公輸盤為我為(wéi)云梯
《墨子·公輸》
前一個“為”當(dāng)“替”講,后一個“為”當(dāng)“制造”講
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
對……
巨是凡人,偏在遠(yuǎn)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
被
附:1~5句“為”讀wéi,6~8句“為”讀wèi。
四、布置作業(yè)
1.鞏固梳理歸納的成果。
2.反復(fù)閱讀,背誦課文。
[板書設(shè)計]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1~3題。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1.解釋下面兩句中四個加點“使”字的意義。
(1)齊王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使②:使③:使④來源:www.examda.com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使者不說(2)威后曰:“不然”(3)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說:然:本:末:來源:www.examda.com
3.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答案:1(1)派遣使者(2)使命出使
2.(1)通“悅”,高興(2)是的,對的(3)根本的不重要的事
3.翻譯:齊王派使者拜問趙太后,信還沒打開,威后就問使者:“年成沒有災(zāi)吧?百姓也沒有禍吧?齊王也沒有病吧?”使者不高興,說:“小臣奉命出使拜見威王,現(xiàn)在您不先問齊王卻先問年成和百姓,難道是卑賤的在前,而尊貴的在后嗎?”威后說“不對。如果收成不好,哪里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哪里會有國君?所以,有所問,能舍棄根本的而問不重要的事嗎?”
例句
出處
意義
及返,市罷
《韓非子·鄭人買履》
到……時候
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趁
自以為能不及孫臏
《史記·孫子列傳》
比得上
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
《史記·孫子列傳》
表并列,和
3.甚
例句
出處
意義
夜半雪愈甚
《資治通鑒·李愬雪夜入蔡州》
大
不若長安君之甚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厲害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嚴(yán)重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太
以為且筮己也,甚恐
《黔之驢》
非常
4.少
例句
出處
意義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赤壁之戰(zhàn)》
表短時間
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
《史記·西門豹治鄴》
稍微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列子·愚公移山》
同“多”相對
是炎帝之少(shào)女,名曰女娃
《山海經(jīng)·精衛(wèi)填海》
年少的
5.異
例句
出處
意義
此一異也
《馬鈞傳》
奇異
漁人甚異也
《桃花源記》
驚異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黔之驢》
特別
太后笑曰:“婦人異甚?!?BR>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特別
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孟子·梁惠王》
不同
6.為
例句
出處
意義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
《史記·孫子列傳》
做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惟天時,抑亦人謀
《三國志·隆中對》
變?yōu)?BR>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莊子·逍遙游》
叫
必為有竊疾矣
《墨子·公輸》
表判斷,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
因為
公輸盤為我為(wéi)云梯
《墨子·公輸》
前一個“為”當(dāng)“替”講,后一個“為”當(dāng)“制造”講
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
對……
巨是凡人,偏在遠(yuǎn)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
被
附:1~5句“為”讀wéi,6~8句“為”讀wèi。
四、布置作業(yè)
1.鞏固梳理歸納的成果。
2.反復(fù)閱讀,背誦課文。
[板書設(shè)計]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1~3題。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1.解釋下面兩句中四個加點“使”字的意義。
(1)齊王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使②:使③:使④來源:www.examda.com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使者不說(2)威后曰:“不然”(3)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說:然:本:末:來源:www.examda.com
3.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答案:1(1)派遣使者(2)使命出使
2.(1)通“悅”,高興(2)是的,對的(3)根本的不重要的事
3.翻譯:齊王派使者拜問趙太后,信還沒打開,威后就問使者:“年成沒有災(zāi)吧?百姓也沒有禍吧?齊王也沒有病吧?”使者不高興,說:“小臣奉命出使拜見威王,現(xiàn)在您不先問齊王卻先問年成和百姓,難道是卑賤的在前,而尊貴的在后嗎?”威后說“不對。如果收成不好,哪里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哪里會有國君?所以,有所問,能舍棄根本的而問不重要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