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難。
2.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步驟]一、檢查復習來源:www.examda.com
1.請三位同學將下列字詞寫在黑板上:昳麗窺鏡孰弗如遠甚暮寢期年謗譏
2.提問:《戰(zhàn)國策》所記述的史實起止于何時?
明確:《戰(zhàn)國策》所記述的史實上起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下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二百四十五年的歷史。
3.提問:“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誰之口?
明確:出自齊威王之口。
4.提問:鄒忌是如何勸說齊威王納諫的?
明確:鄒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齊威王欣然接受諷諫。
5.檢查背誦情況(略)
二、反復閱讀課文,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難
學生提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吾與徐公孰美?”兩個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確:兩個句子均為古漢語中的固定句式?!芭c……孰”是由“孰與”演變而來,意義與“孰與”相同,都表比較?!笆搿睘橐蓡柎~,在疑問句中常前置,“孰與”即“與孰”。
例如:“吾與徐公孰美”可譯為:我和徐公誰漂亮呢?“吾孰與徐公美”可譯為: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呢?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一樣的。
學生提問:“忌不自信”句應如何理解?
明確:“忌不自信”句應譯為:鄒忌不相信自己?!靶拧碑斪鳌跋嘈拧敝v,是動詞,“自”指“自己”是名詞,作“信”的賓語。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在古漢語中常見。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來源:www.examda.com
例句
出處
類型
沛公何在?
《史記·項羽本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彼不我恩也
《童區(qū)寄傳》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
唯奕秋之為聽
《孟子·告子上》
加“之為”將賓語提前
唯余馬首是瞻
《馮婉貞》
構(gòu)成“唯……是……”格式的賓語前置
提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的“美”應如何理解?
明確:“美”原為形容詞,現(xiàn)或用為動詞,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拔崞拗牢艺?,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應譯為: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除了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外,還有名詞的意動用法。
例如:“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句中的名詞“師”帶了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應譯為:孔子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
三、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義項
(檢查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的情況,指導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歸納)
[教學要點]1.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難。
2.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步驟]一、檢查復習來源:www.examda.com
1.請三位同學將下列字詞寫在黑板上:昳麗窺鏡孰弗如遠甚暮寢期年謗譏
2.提問:《戰(zhàn)國策》所記述的史實起止于何時?
明確:《戰(zhàn)國策》所記述的史實上起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下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二百四十五年的歷史。
3.提問:“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誰之口?
明確:出自齊威王之口。
4.提問:鄒忌是如何勸說齊威王納諫的?
明確:鄒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齊威王欣然接受諷諫。
5.檢查背誦情況(略)
二、反復閱讀課文,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難
學生提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吾與徐公孰美?”兩個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確:兩個句子均為古漢語中的固定句式?!芭c……孰”是由“孰與”演變而來,意義與“孰與”相同,都表比較?!笆搿睘橐蓡柎~,在疑問句中常前置,“孰與”即“與孰”。
例如:“吾與徐公孰美”可譯為:我和徐公誰漂亮呢?“吾孰與徐公美”可譯為: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呢?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一樣的。
學生提問:“忌不自信”句應如何理解?
明確:“忌不自信”句應譯為:鄒忌不相信自己?!靶拧碑斪鳌跋嘈拧敝v,是動詞,“自”指“自己”是名詞,作“信”的賓語。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在古漢語中常見。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來源:www.examda.com
例句
出處
類型
沛公何在?
《史記·項羽本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彼不我恩也
《童區(qū)寄傳》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
唯奕秋之為聽
《孟子·告子上》
加“之為”將賓語提前
唯余馬首是瞻
《馮婉貞》
構(gòu)成“唯……是……”格式的賓語前置
提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的“美”應如何理解?
明確:“美”原為形容詞,現(xiàn)或用為動詞,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拔崞拗牢艺?,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應譯為: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除了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外,還有名詞的意動用法。
例如:“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句中的名詞“師”帶了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應譯為:孔子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
三、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義項
(檢查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的情況,指導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