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文物古跡導游詞資料

字號:

平南縣北部鵬化山區(qū)和大同山區(qū)與桂平北部的紫荊山區(qū)連為一體,層巒疊嶂,連綿起伏,形勢險要,易守難攻。150年前,震驚中外的金田起義就在這里策劃組織,是太平天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當?shù)氐暮曰魏兔傻枚髟谶@里廣泛發(fā)動群眾加入拜上帝會,秘密打造武器,革命力量蓬勃發(fā)展。1850年,洪秀全、馮云山二人將拜上帝會總部秘密設于馬練瑤族鄉(xiāng)山人村胡以晃家,統(tǒng)一領導金田團營的斗爭,后來這里又發(fā)生了花洲起義、迎主之戰(zhàn)、官村大捷等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
     豫王胡以晃舊居
     豫王胡以晃舊居,在平南縣官成鎮(zhèn)羅文村,距縣城約30公里,有公路相通。村前是一片開闊的盤地,四面高山環(huán)抱,小溪從當中穿過,流水潺潺,兩岸交通有橋,山青水秀,十足的“小橋流水人家”。胡以晃是太平天國前期諸王中最富有者,父親胡琛年收糧租48萬斤。兄弟三人,他居老二,他9歲就成了孤兒。父親死后家庭中落,至金田起義時,個人年收糧租4.5萬斤。
     羅文舊居是胡以晃父親建的,是倚山建筑的一套磚瓦木結構的一列8間平房和一套磚木結構的二層三間的樓房。8間平房有走廊。正屋3間的走廊有磚廊柱4根,柱頂架斗拱,拱底靠墻一面有一米高的壁畫。正屋3間當中的是香火堂,堂前屏風與門都是木雕,香火堂兩邊是套房。兩間套房背后各有廚房一間。右邊廚房之外是兩間房,因搬遷外地,早已拆除。磚瓦木結構的樓房建在右邊走廊一米多的壩下。樓下一列三間房,房外有一間馬房。樓房上層是客廳和廂房。在宣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時,因年久失修,已無屋頂、樓板,光留磚墻,已屬危房,不久已被主人全部拆除。
     胡以晃(1812—1856)字杏云,清武庠生,鄉(xiāng)試時“才藝壓場,本選高魁,惟尾場大弓所誤,頓虛虎榜題名?!币蜞l(xiāng)試落第,從而激起了對清朝的腐敗科舉制度的強烈不滿。胡是平南藤縣拜上帝會一方首領,金田起義八杰之一,是八杰中年紀最長者,有功名的人。旗號為軍師,統(tǒng)率平(南)、藤(縣)4000拜上帝會眾。永安封王建制時封春官正丞相,定都天京后,為西征軍全軍主帥,攻克安徽廬州后,晉封為豫王加露師名號。豫王府設天京原江寧府署,門口畫一龍一虎。門聯(lián)為:豫州居天下之中萬邦為憲;王爵加封建之上百辟同欽。
     贊王蒙得恩故居
     贊王蒙得恩故居,位于平南縣大鵬鎮(zhèn)花王水馬鈴,村,距縣城約50多公里,有公路直通村邊。贊王蒙得恩故居全是干打壘的土瓦木結構的漢族農(nóng)民住宅,座西向東,周圍是高山,一條溪水繞山邊蜿蜒流淌,馬鈴村就建在溪邊小丘陵的坡上。房屋一座三間正屋,正屋兩邊出廊頭,邊接兩旁廊屋,共有房屋12間。前有曬場,屋后有石基、竹林、。整套房屋東邊至勒竹為界,西邊至屋后石基為界,北至屋地基為界。清同治元年(1862)11月21日,因接幼贊王蒙得恩家書去天京可“享榮華富貴”,欲遷天京,由蒙得恩叔蒙德?lián)P與侄上安、上國協(xié)議簽名同意以四十千銅錢價賣給鄰村八寨張俊智、張俊睿兄弟。張氏兄弟買到手后,將所有平房,在原房屋基礎上都改為樓房,結構依舊不變。1982年,平南縣文物管理所,經(jīng)與俊智、俊睿后代張文政協(xié)商同意,公布此房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所有房屋照住,但不得改變房屋原貌。
     蒙得恩(1806—1859),原名上升,因敬拜上帝,上字犯諱,改名得,復因天字崇隆,又改得恩。得恩父名顯揚,生四子,長得恩,次上國,三上信,四上弼,拜上帝前,顯揚已死,家庭生活困難,兄弟尚幼,得恩主家務,1850年2月才敬拜上帝,因花王、思洪拜上帝會的頭領吉能勝在花洲與團練發(fā)生沖突被捕死于平南獄中,花王、思洪缺堅強有力的頭領,經(jīng)肖朝貴物色,知得恩有能力,便提為花王、思洪頭領。不久便由肖朝貴引薦,到桂平在山面見洪秀全。因他操客家話,拜上帝又格外信實認真,世故又深,又通筆墨,待人甚厚,并有領導格斗能力,所以起義軍到象州后,便升任御林侍衛(wèi),從侍衛(wèi)升指揮,而升檢點,由檢點而升丞相,由丞相而升督率贊天燕,而升正掌率贊天燕,由燕而升安,由安而升義,由義而升朝長,由朝長而升正掌率二干歲,總理朝政。至1859年封為贊王,任中軍主將。曾破江南大營,克揚州、三河,滅湘軍三千,殺敵悍將李續(xù)賓,解安慶之圍;克廬州,擒安徽巡撫李孟群,1859年因病去世。
     金田起義洪秀全指揮地——山人村
     山人村,位于廣西平南縣馬練瑤族鄉(xiāng)。這里南鄰國安花洲,北靠大瑤山,東與水晏、大旺、藤縣大黎相接,遍地山巒疊嶂,山高谷深,山村少,人煙稀,距縣城60多公里,有公路可通,交通方便。此地因是明末知州胡仲康(號山人)的隱居地,故名山人村。武庠生胡以晃因鄉(xiāng)試落第,遷到這里,對清科舉制度一直憤憤不平,后認識洪秀全,并到金田接洪秀全來選定這里作為起義指揮地點。直至1850年12月29日思旺迎主之戰(zhàn)告捷后將近半年才離開山人村。洪秀全在山人村期間做了幾件事:一是寫成《時勢詩》(“近民煙氛大不同”)發(fā)動鼓舞拜上帝人;二是救出在平南縣獄中的黃為政、胡曰珠;三是與諸王制定金田起義團營令;四是決定秘密在上帝坪打制武器;五是打敗三路團練“圍剿”,打勝思旺迎主之戰(zhàn)。 山人村座西向東,全部是干打壘曲尺形的土瓦木結構一列五間正屋、二間廊屋的平房。曲尺柄向北。正屋與廊屋之外有干打壘的圍墻,從正屋南頭墻拉平向東伸展約10多米后,再拉成直角向北折至廊屋,與廊屋接合。墻圍偏北距廊屋約四米處向小溪開門樓。墻頂上蓋茅草,草之上壓坭土以固住茅草。正屋當中三間,中間是廳屋,廳屋內(nèi)西邊是套房,其他二間是附屋。正五間前面至墻圍的空間是泥土曬場,平時作院子用。金田起義后,山人村所有房屋都被清軍燒光,土墻全部搗平開成水田,但房屋的石腳和屋后高山上用泥石構筑的營盤,即山人營和遠處山上的大梔營、雙田營、羊枯頂營等營盤的遺址尚在。
     太平天國團營起義令發(fā)布地——花洲
     花洲,位于平南縣國安鄉(xiāng),地處馬練、大瑤山的三邊交界處,距縣城約40多公里。此地崇山峻嶺,山深林密,村落稀疏,多見竹木少見人。1850年11月25日,拜上帝會首領洪秀全在這里發(fā)布金田起義團營令,也發(fā)布了此年9月13日是花洲拜上帝人團營的日子。平南、藤縣大黎拜上帝人的首領是胡以晃,他們在1848年就以花洲林長坳(上帝坪)為據(jù)點開展活動,1849年在這里秘密安裝五架打鐵爐打制武器。當教徒到處高呼“拜上帝者食天祿,享天?!保熬葱吧裾?,上山被虎吃,下水被蛇咬”,“有飯同吃,有錢同使”時,形勢發(fā)展到“拜上帝與拜上帝一伙,團練與團練一伙,各爭自氣,各逞自強”之際,花洲山口羅丹村團練頭子翁振三不服,是年農(nóng)歷八月初二日,在社山口大祭社公,引起拜上帝人與團練發(fā)生沖突。拜上帝人打死了翁振三的兒子翁朝夢、翁朝球和一名寡公佬馬咬公,清政府便逮捕了拜上帝人黃厚政(洪秀全表侄)、吉能勝和胡曰珠,關入平南獄中拷打逼供。這年9月13日拜上帝會首領肖朝貴來到國安花洲等地捐款營救三人,并安定 人心。終于救出了黃厚政、胡曰珠,吉能勝死在獄中,后追封為宗王。當時肖朝貴就住在花洲沖尾村(老胡坪)胡曰珠、胡九妹家,提出:“男人要學馮云山,女人要學胡九妹”的口號。由于肖朝貴感到當?shù)匕萆系廴擞旅蛨詮姡?850年農(nóng)歷七月廿四日晚,便命胡以晃備馬從金田迎接天王洪秀全、馮云山至平南,在花洲發(fā)布團營令。洪秀全率會眾在這里先打敗團練三次“圍剿”,后在思旺與清將李殿元較量,打敗清軍后,拜上帝人就從花洲迎接天王洪秀全出思旺,到金田起義??荚嚧笳?BR>     天王洪秀全舟中詔發(fā)布地——大旺圩
     公元1851年9月14日,天王洪秀全在平南同和鎮(zhèn)大旺圩發(fā)布舟中詔,15日發(fā)生官村大戰(zhàn),太平軍以一萬人打敗向榮部隊四萬人,創(chuàng)下了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清軍“所有軍火炮械,隨營糧餉,兵士衣裝,全行遺失?!碧杰姽鈹貧⑶遘姽俦陀?000人,殺傷的不計其數(shù),留下朝勇洲、回龍橋、七棵松等大墳墓。太平軍在大旺圩休整數(shù)天后分水陸兩路進軍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