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救和術(shù)前準備
(一)病人殘肢急救
迅速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殘端,盡量避免使用止血帶。如有搏動性出血,可用止血帶,并應定時放松。
(二)斷肢冷藏和轉(zhuǎn)送
離體組織應盡快使用無菌單包裹,外套塑料袋,立即用冰塊做干凍冷藏,保持在4℃左右。冷藏時要防止冰水滲入塑料袋,切忌將斷離肢體浸泡在任何液體中。
(三)術(shù)前準備
做病人和家屬的思想工作,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做好皮膚準備、輸液、備血、麻醉前用藥、吸氧和留置導尿等。
二、術(shù)后護理
(一)消毒隔離和預防感染
1.術(shù)后病人住單間病房,室內(nèi)空氣和器械均需消毒。
2.室溫維持在20~25℃,濕度為50%~60%。
3.專人護理,限制探視人員?! 】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4.使用抗生素,盡量肌內(nèi)注射,以防產(chǎn)生靜脈血栓。
(二)觀察生命體征
定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尿量,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
(三)再植肢體的護理
1.抬高肢體 抬高至心臟平面,保證靜脈回流。
2.消除血管痙攣因素 用照明燈照射,使肢體血管擴張,嚴禁吸煙,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3.觀察局部循環(huán) 包括皮膚的顏色、皮溫,肢體的感覺和運動等方面。當肢體皮膚顏色由紅潤變蒼白,提示動脈供血障礙,可能是動脈痙攣或栓塞。肢體皮膚大片或全部暗紫色,提示靜脈完全栓塞,如出現(xiàn)散在瘀斑,表示靜脈部分栓塞。術(shù)后應隨時觀察再植肢體皮膚色澤。再植肢體皮溫應高于正常1~2℃,如皮溫突然下降,且低于健側(cè)3℃以上,提示動脈栓塞,如皮溫緩慢下降,并在1~2天內(nèi)溫度較健側(cè)低3℃以上,提示靜脈栓塞。在術(shù)后10天內(nèi),每1~4小時測皮溫1次。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短于1秒。
并皮膚青紫,肢體腫脹,提示肢體靜脈回流障礙,如充盈時間超過2秒,并皮膚蒼白,發(fā)涼,提示肢體動脈供血障礙。
(四)功能鍛煉
1.解釋早期活動的重要性。
2.協(xié)助制定鍛煉計劃。
(一)病人殘肢急救
迅速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殘端,盡量避免使用止血帶。如有搏動性出血,可用止血帶,并應定時放松。
(二)斷肢冷藏和轉(zhuǎn)送
離體組織應盡快使用無菌單包裹,外套塑料袋,立即用冰塊做干凍冷藏,保持在4℃左右。冷藏時要防止冰水滲入塑料袋,切忌將斷離肢體浸泡在任何液體中。
(三)術(shù)前準備
做病人和家屬的思想工作,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做好皮膚準備、輸液、備血、麻醉前用藥、吸氧和留置導尿等。
二、術(shù)后護理
(一)消毒隔離和預防感染
1.術(shù)后病人住單間病房,室內(nèi)空氣和器械均需消毒。
2.室溫維持在20~25℃,濕度為50%~60%。
3.專人護理,限制探視人員?! 】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4.使用抗生素,盡量肌內(nèi)注射,以防產(chǎn)生靜脈血栓。
(二)觀察生命體征
定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尿量,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
(三)再植肢體的護理
1.抬高肢體 抬高至心臟平面,保證靜脈回流。
2.消除血管痙攣因素 用照明燈照射,使肢體血管擴張,嚴禁吸煙,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3.觀察局部循環(huán) 包括皮膚的顏色、皮溫,肢體的感覺和運動等方面。當肢體皮膚顏色由紅潤變蒼白,提示動脈供血障礙,可能是動脈痙攣或栓塞。肢體皮膚大片或全部暗紫色,提示靜脈完全栓塞,如出現(xiàn)散在瘀斑,表示靜脈部分栓塞。術(shù)后應隨時觀察再植肢體皮膚色澤。再植肢體皮溫應高于正常1~2℃,如皮溫突然下降,且低于健側(cè)3℃以上,提示動脈栓塞,如皮溫緩慢下降,并在1~2天內(nèi)溫度較健側(cè)低3℃以上,提示靜脈栓塞。在術(shù)后10天內(nèi),每1~4小時測皮溫1次。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短于1秒。
并皮膚青紫,肢體腫脹,提示肢體靜脈回流障礙,如充盈時間超過2秒,并皮膚蒼白,發(fā)涼,提示肢體動脈供血障礙。
(四)功能鍛煉
1.解釋早期活動的重要性。
2.協(xié)助制定鍛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