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國的第一份工作:采購員

字號:

還沒念完巴黎第xx大學法律系的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開始籌備著找工作了。因為我所剩的錢已經(jīng)不多了,估計幾個月后就很難維持生計了。
    三個月里沒有得到一個面試機會
    剛開始我鎖定的目標都是國際性大企業(yè),理由是我以前有相關的工作背景,而且大公司比較能夠接納外國人。
    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在一家法國集團的生產(chǎn)企業(yè)工作過三年多,法國同事都用英語和我交流。他們之間則用我聽不懂的法語,我就尋思著要弄明白他們到底嘀咕什么。照理我應該有優(yōu)勢,因為大學的時候我的二外是法語,是一門必修科目。只是當時覺得以后永遠都沒有可能會用上這門小國語言,如此的學習態(tài)度,自然什么都還留在老師那里。下班之后,我翻開嶄新的大學法語書,私下里準備了,第二天早上我就對著法國同事操練。想不到,沒有人愿意跟我講法語。我準備好的幾句法語都被他們用英語擋回。還有年輕的法國同事更是開玩笑似地學我說的是不地道的法語。幾次來回之后,我不再期望能夠有機會和他們練習法語。
    進入了法國大學之后,我的進步很快。我的年齡比同班的同學普遍大好幾歲,這讓我比其他幾個埋頭苦學但是沉默寡言的中國同學就更大膽一些。雖然也沒有自信,但是我老是鼓勵自己在輔導課上多開口練習。下課后,一個從來沒和我講過話的法國同學,來到我座位前,誠懇地說他覺得我很有勇氣,如果我愿意,他可以每周六幫我補習。我很感激地謝謝著這個20歲左右的小伙子,在這個班上他的成績很優(yōu)秀,上課總是非?;钴S,而我卻是常常詞不達意,連老師所講的話都不能完全記下來,更不談上出類拔萃了。之后熟悉了,他告訴我他沒有其他用意,只是被我強烈上進的意愿感動著,讓他很想在學習上幫助我。
    期末考試,關于社會公司法的科目,主教老師放了很多紙條在一起,每個考生抽一個,當場解答。我抽了一個話題,也沒有多想,直接闡述了我的觀點,估計講得挺多,其實也正是因為我知道的東西不多,所以把能講的都講了,然后等候發(fā)落。老師愣了一下,然后問我來法國幾年了,我回答說是第二年。老師看著我,平靜地說:“如果所有的中國留學生都能像你這樣就好了?!彼⑿χ嬖V我可以離開考場。我想老師感嘆的是我能開口的勇氣,并不是因為我在他的科目上學業(yè)的精湛。
    帶著在學校里積來的一點可憐的自信,迫于經(jīng)濟的壓力,我不得不硬著頭皮發(fā)出一封封的求職信。法國的失業(yè)率很高,政府想了很多辦法但見效不大,連法國人本身也很難找到工作。剛開始的確是艱難的,我發(fā)出了很多信,但是又收到同樣多的拒絕信,我一一保留著,現(xiàn)在拿出這些信來看,看得眼淚都出來了。郵票飛來飛去,當時載滿的都是希望和失望。3個月的求職生活,讓我對自己沒有太多的信心了,發(fā)出了眾多的信件,但我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我開始有點泄氣了,發(fā)出信件也越來越少了。
    面試前我準備再準備
    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留言,來自一個公司。 電話留言說收到我的簡歷,讓我跟她聯(lián)系。這是第有人對我的簡歷感興趣! 我激動地把留言反復聽,生怕有的詞沒有聽懂:用筆記下聯(lián)系我的人的名字,公司名字聽不清楚,電話號碼念得太快,記不下來。我只有一遍二遍三遍……
    打電話該給她怎么講呢?萬一我聽不懂她講的怎么辦呢?我既興奮又緊張,像從來沒有工作過的畢業(yè)生一樣,不過我緊張的是我的法語語言水平。我的法語詞匯僅限于學校學科和吃住行的范圍。寫還可以用字典這個老師,說就要靠真本事了。幸好我還是有一定經(jīng)驗的,找到這個公司的網(wǎng)頁,原來是全球大的鋁制品集團下的促銷產(chǎn)品公司,這個機會我不能錯過!打印下來所有的網(wǎng)頁,一一消化:公司狀況、經(jīng)營范圍、產(chǎn)品情況、公司理念,還有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公司地址。太好了,這樣我就不用在電話里反復詢問公司的地址,因為憑我的實力,我沒有辦法聽完一遍就準確無誤地記下。另外我從網(wǎng)絡上拷貝了眾多的電話面試的語句,然后提煉出對我適合的語句,按照先后順序?qū)懺谝粋€本子上面。
    一切基本工作就緒,不過還沒有后完成,在打電話之前我還做了好幾次錄音模擬,錄下我要講的話,反復練習。
    基于上述充分準備,我心里踏實點了,但也不是完全有把握。如果在電話中,她問到我沒有準備的問題呢?沒有時間想得太多,電話還得趕緊打,打過去,出乎意料的簡單,她通知我面試。記下時間地點,地點確認和我已經(jīng)記下的一致,太好了。
    第二天早早坐了車去,就怕晚了。到的時候,早了一大截——這個工作對我太重要了。一個50歲左右時尚的法國女人接待了我,后來才知道她就是這個分公司的負責人。在面試過程中,她特別的寬容,看上去對我很有好感,我也不覺得緊張了。該說的都說了,該問的也都問了,沒有準備到的我也盡力而為了。她應該感覺到我的法語水平有限,在面試結(jié)束的時候問我的英語程度如何,這可幫了我大忙,我從來沒有在法語環(huán)境中工作過,但是我的英語沒有問題呀。于是我們用英語又好好地交談了一陣,用英語我準確地表達了對工作的更多的理解,這就彌補了我法語水平的不足。
    負責人很滿意,當著我的面就給人力資源部打電話,說是這個人她要了。我的運氣真好,遇上這樣一個面試的人,沒有過三關斬六將,當場就決定,也不用提心吊膽地等待回音。簡單的連我自己都不相信。就這樣我被錄用了。
    之后我才知道,當這個負責人看到我的簡歷和手寫的求職信時,她告訴人力資源部的人,一封如此工整和清秀的求職信,而且還出于一個外國人之手,字如其人(竟然和中國一樣),這個人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這也是和我交談之后她迅速作下決定的原因之一,甚至包容了我有限的法語水平。
    法語是我工作的障礙
    但是接下來,同事就沒有這么包容了。沒有人愿意和一個語言能力不好的搭檔一起工作。我應聘的是采購員的職位,雖然在國內(nèi)我已經(jīng)升到采購經(jīng)理的位置了,但是時過境遷,我明白,我要從零開始,重新學習。
    不要以為因為我是外國人,到法國僅3年就可以講不錯的法語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在法國工作,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講法語是天經(jīng)地義。大家一起開會,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候我聽不明白,就不得不要求他們重復。記得遇到一個阿爾及利亞祖籍的年輕女孩丟給我一句話:“我們這里可不是語言學校,我又不是法語老師?!蔽覜]有回應,她說的是事實,我得自己加油,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公司是一個采購員和一個營銷員合作,再上面就是公司負責人了。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大。每天營銷員把各大公司需要的開發(fā)產(chǎn)品的信息轉(zhuǎn)給我,我得把它們整理翻譯出來,傳給中國幾家工廠或者貿(mào)易公司要求報價、打樣、下訂單、追蹤生產(chǎn)交貨期,處理品質(zhì)或者其他關于供應商方面的糾紛。
    剛開始客人的一個傳真我花的時間比其他采購員要多好幾倍。我的搭檔是一個剛從商業(yè)院出來的高才生,思維敏捷、躊躇滿志。 她比我早到一個月。但是由于她沒有工作經(jīng)驗,理論性難免較強,也不善和客人周旋,該答應的答應,不該答應的也一攬下來,這給我的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和壓力??腿私o她的設計圖紙或者想法,需要我們按此實現(xiàn)樣板,她時常不和我商量,或者用她的很少的經(jīng)驗直接客人。但是現(xiàn)實是任何工作都是有程序和需要時間的。法國和中國有6、7個小時時差,當我接到她轉(zhuǎn)過來的詢價單的時候,在中國已經(jīng)是半夜了,所以只能發(fā) EMAIL,以便第二天早上他們可以看到,但是等到他們可以看到的時候,法國這邊又是凌晨了,也不能及時溝通。我還得比較報價,而且還要看客人需要的材料在市場上是否有,以便制作樣板……由于工作節(jié)奏的不合理,每天我往往是在萬家燈火的時候才從辦公室出來,然后搭上火車回家。
    所有的壓力都積累著,我總是自己給自己打氣:不要緊,什么都是暫時的,我會克服的。但是化妝品公司的訂單讓我徹底決定離開這個公司。客人收到一個訂單的生產(chǎn)樣品,卻發(fā)現(xiàn)化妝包的拉鏈墜子的正反面裝反了。其實每個人負責的客人是指定好的,這個訂單不是由我負責的。但是鑒于我是公司的中國人,負責這個客人的采購員找到我,很生氣,希望我把她的意思清楚地解釋給中國工廠,因為她和工廠交涉后的效果不好,供應商拒絕和她繼續(xù)交談,不答應改產(chǎn)品。
    于是我們到了她的辦公室,我開始用中文和供應商交談,了解情況。供應商說這個法國人很不尊重人,她在電話里咆哮,這是他不能接受的。他明確表達不再愿意和我們公司合作。說是賺錢重要,但是他的人格也重要。我很冷靜,我理解這個供應商的表態(tài),因為整個訂單沒有確認墜子安裝的方法,應該是雙方都有責任。問題出現(xiàn)了,重要的是找個解決的辦法。后來供應商答應第二天到工廠去研究重新返工的可能性。得到這個答復之后,我就掛了電話。這個采購員簡直瘋了,質(zhì)問我為什么不和工廠爭吵,為什么不翻譯她的話。 還說不要因為你是中國人就維護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你是為這個公司工作,拿這個公司的薪水!
    我平靜地給她解釋我的立場和理由。我告訴她我是中國人,但是我現(xiàn)在做的正是在維護公司的利益,你應該學習怎么和中國人做生意,達到目的不是一定要大吵大鬧的。但是她的話深深地刺激了我,這個團體的人太年輕氣盛、工作氣氛很緊張。沒有什么比開心和健康重要的了,在這個公司我太壓抑了,我決定離開這個公司。后來這個采購員給我道歉了,我不怪她,但是我還是決定離開。
    走的時候,公司負責人請了所有商業(yè)部的人到餐館為我送行吃飯,她還特地買了一個很高檔的包送給我,說是謝謝我在這幾個月內(nèi)為客人做成好幾個皮包的訂單,所以我也應該被獎勵漂亮的皮包。她還說因為她工作繁忙,很遺憾沒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我,也留不住我。但是她知道,我從這個公司走,是公司的一個很大損失。
    我至今很感激公司負責人,是她給了我這樣一個融入法國公司的機會,還有她那份對人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