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識是常識判斷中的重點題型,一般以單選形式出現(xiàn)。根據(jù)歷年法律常識的出題類型來看,公務員考試所涉及的法律常識按照基本的法律專業(yè)分類,主要集中在憲法、民商法、行政法、經(jīng)濟法、刑法五大部門法中,對于法理學、法律思想史、法制史等過于冷僻的法律專業(yè)學科一般不會涉及,而這五大部門法中,憲法、行政法是出題的重點,民商法、刑法次之,經(jīng)濟法一般很少。
第一節(jié) 憲法
理論要點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
1.公民的基本權利也稱憲法權利或者基本人權,是指由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權利。
2.內(nèi)容:(1)平等權。(2)政治權利與自由: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監(jiān)督權;取得國家賠償權。(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5)社會經(jīng)濟、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財產(chǎn)權;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退休人員的保障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的權利;文化權利和自由。(6)特定人的權利:保障婦女的權利;保護婚姻、家庭、母親、兒童和老人的權利;保護華僑、歸僑和僑眷的正當和合法權益;保障軍烈屬、殘廢軍人的權利;照顧殘疾公民。
(二)公民的基本義務
1.公民的基本義務是社會和國家對公民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公民的基本義務決定著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
2.內(nèi)容:(1)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chǎn),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4)保衛(wèi)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5)依法納稅。(6)其他義務: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和子女的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義務。
二、國家機構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人大是的國家權力機關,又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在整個國家體系中居于地位;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修改憲法和監(jiān)督法律的實施;(2)制定和修改國家基本法律;(3)對國家機關重要領導人進行選舉、決定和罷免;(4)決定國家的重大事項;(5)監(jiān)督權;(6)其他應當由它行使的權力。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經(jīng)常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又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與全國人大是隸屬關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必須服從全國人大;每屆任期五年(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任期不受此限)。
2.主要職權
(1)立法權;(2)憲法和法律解釋權;(3)審查和監(jiān)督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的合憲性、合法性;(4)審批權;(5)重大事項決定權;(6)監(jiān)督國家機關的工作;(7)人事任免權;(8)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性質、地位、任期
國家主席是我國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的國家元首;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對外代表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的每屆任期相同;主席、副主席可以連選連任一次,連續(xù)任職以兩屆為限。
2.主要職權
(1)公布法律,發(fā)布命令;(2)任免國務院的組成人員和駐外全權代表;(3)外交權;(4)榮典權。
(四)國務院
1.性質、地位、任期
國務院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每屆五年,任期屆滿后,由全國人大決定,組成新的國務院??偫怼⒏笨偫?、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2.主要職權
(1)行政立法權;(2)行政管理權;(3)監(jiān)督權;(4)提出議案權;(5)行政人員的任免、獎懲權;(6)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五)中央軍事委員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武裝力量領導機關;由全國人大選舉產(chǎn)生,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同時又是國家軍事機關;每屆五年。
2.主要職權
在軍委主席的領導下統(tǒng)帥全國武裝力量,履行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wèi)祖國的職責,為人民的勞動、工作和學習,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六)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處于的地位;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遵守和執(zhí)行,保護機關、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利。(2)選舉和罷免本級地方國家機關組成人員或領導人員等。(3)決定重大的地方性事務。(4)監(jiān)督其他地方國家機關的工作。(5)保護各種權利。(6)制定和頒布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是本級人大的常設機關;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從屬于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它負責并報告工作;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在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的遵守和執(zhí)行;(2)領導和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3)決定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重大事項;(4)監(jiān)督本級國家機關及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5)罷免權;(6)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guī)。
第一節(jié) 憲法
理論要點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
1.公民的基本權利也稱憲法權利或者基本人權,是指由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權利。
2.內(nèi)容:(1)平等權。(2)政治權利與自由: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監(jiān)督權;取得國家賠償權。(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5)社會經(jīng)濟、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財產(chǎn)權;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退休人員的保障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的權利;文化權利和自由。(6)特定人的權利:保障婦女的權利;保護婚姻、家庭、母親、兒童和老人的權利;保護華僑、歸僑和僑眷的正當和合法權益;保障軍烈屬、殘廢軍人的權利;照顧殘疾公民。
(二)公民的基本義務
1.公民的基本義務是社會和國家對公民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公民的基本義務決定著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
2.內(nèi)容:(1)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chǎn),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4)保衛(wèi)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5)依法納稅。(6)其他義務: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和子女的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義務。
二、國家機構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人大是的國家權力機關,又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在整個國家體系中居于地位;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修改憲法和監(jiān)督法律的實施;(2)制定和修改國家基本法律;(3)對國家機關重要領導人進行選舉、決定和罷免;(4)決定國家的重大事項;(5)監(jiān)督權;(6)其他應當由它行使的權力。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經(jīng)常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又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與全國人大是隸屬關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必須服從全國人大;每屆任期五年(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任期不受此限)。
2.主要職權
(1)立法權;(2)憲法和法律解釋權;(3)審查和監(jiān)督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的合憲性、合法性;(4)審批權;(5)重大事項決定權;(6)監(jiān)督國家機關的工作;(7)人事任免權;(8)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性質、地位、任期
國家主席是我國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的國家元首;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對外代表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的每屆任期相同;主席、副主席可以連選連任一次,連續(xù)任職以兩屆為限。
2.主要職權
(1)公布法律,發(fā)布命令;(2)任免國務院的組成人員和駐外全權代表;(3)外交權;(4)榮典權。
(四)國務院
1.性質、地位、任期
國務院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每屆五年,任期屆滿后,由全國人大決定,組成新的國務院??偫怼⒏笨偫?、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2.主要職權
(1)行政立法權;(2)行政管理權;(3)監(jiān)督權;(4)提出議案權;(5)行政人員的任免、獎懲權;(6)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五)中央軍事委員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全國武裝力量領導機關;由全國人大選舉產(chǎn)生,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同時又是國家軍事機關;每屆五年。
2.主要職權
在軍委主席的領導下統(tǒng)帥全國武裝力量,履行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wèi)祖國的職責,為人民的勞動、工作和學習,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六)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處于的地位;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遵守和執(zhí)行,保護機關、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利。(2)選舉和罷免本級地方國家機關組成人員或領導人員等。(3)決定重大的地方性事務。(4)監(jiān)督其他地方國家機關的工作。(5)保護各種權利。(6)制定和頒布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性質、地位、任期
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是本級人大的常設機關;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從屬于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它負責并報告工作;每屆任期五年。
2.主要職權
(1)在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的遵守和執(zhí)行;(2)領導和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3)決定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重大事項;(4)監(jiān)督本級國家機關及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5)罷免權;(6)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