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五十篇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一)

字號: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晁錯者,穎川人也,學申商刑名于軹張恢先所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①。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所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數(shù)上書孝文時,言測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數(shù)十上,孝文聽,然奇其材,遷為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錯常數(shù)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卻.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入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遂飲藥死。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來源:www.examda.com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shù)十年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如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中,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BR>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有刪節(jié))
    贊②曰:晁錯銳于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其父睹之,經(jīng)于溝瀆,亡益救敗,不如趙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錯雖不終,世哀其忠。 (《漢書?袁盎晁錯傳》)
    注:①峭直刻深:嚴峻,剛直,苛刻。②贊:用于紀、傳的結尾,略等于一個總評
    相關習題: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來源:www.examda.com
    A.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 治:這里是“研究”的意思。
    B.由此與錯有卻 卻:通“隙”,嫌隙,隔閡。
    C.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 道:從,由。
    D.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痛恨,懷恨。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天下無治尚書者 B.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不如因善遇以
    C.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D.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晁錯“峭直刻深”的一組是 ( )
    ①學申商刑名于軹張恢先所,以文學為太常掌故
    ②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
    ③數(shù)上書孝文時,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④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
    ⑤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
    ⑥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晁錯曾經(jīng)在軹縣張恢先生那時學習過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學說。擔任太常掌故后,又被漢文帝派遣前往“治尚書”的“故秦博士”濟南伏先生那里學習《尚書》。
    B.晁錯做太子家令的時候,多次進言而未被漢文帝采用;漢景帝繼位后 ,任命晁錯為內史,由于“寵幸傾九卿”,晁錯修改了國家的許多法令。
    C.晁錯因要削減諸侯的封地而招致諸侯及大臣們的反對,連他的父親也從潁川趕來勸說,晁錯不為所動,結果“衣朝衣:被斬于東市。
    D.晁錯死后作者引用仆射鄧公的話是為了說明晁錯“削地以尊京師”是“萬世之利”,而吳王“以誅錯為名”,只是謀反的借口。
    15.聯(lián)系全文看,下列對文末班固一段話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晁錯削藩,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劉氏王朝的統(tǒng)治,是“為國遠慮”,而把個人生死置于度外。
    B.晁錯的父親看出晁錯身處險境,雖服毒而死曝于荒野,也無益于挽救敗局。而趙母因有言在前,趙氏宗族得以保全。
    C.晁錯忠心漢室,卻在吳楚叛亂時,被漢景帝下令處死,以致“天下之士噤口”,令世人不禁為晁錯這樣的愚忠而悲嘆。
    D.從這段總評看,班固表達了自己對晁錯忠心為國的肯定和對晁錯的悲劇結局的同情。
    1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錯常數(shù)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譯文:
    (2)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譯文:
    參考答案:
    11.D(恨:遺憾,懊悔。)
    12.C(連詞,表轉折/表并列;A代詞,……的人;B介詞,趁著;D介詞,拿,用)
    13.D
    14.A(應為“太?!迸汕玻?BR>    15.C(“世人悲嘆”的是晁錯忠心漢室卻慘遭屠戳,而非嘆“天下之士噤口”的后果,更非嘆他是“愚忠”。)
    16.(1)晁錯多次 請求皇帝單獨與他談論政事,景帝總是采納,寵幸他超過了九卿,晁錯修改了不少的法令。(譯對“數(shù)”、“輒 ”各給1分,大意1分,共3分)
    (2)等到竇嬰、袁盎進言,皇上就命令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把他處死。(譯對“及”、“衣”給1分,大意1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