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芝傳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溫人也。少為書生,避亂荊州,于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彼斓妹夂?,以鹿車推載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節(jié)。
太祖平荊州,以芝為菅長。時創(chuàng),多不奉法。郡主簿劉節(jié),舊族豪俠,賓客千余家,出為盜賊,入亂吏治。頃之天下草,芝差節(jié)客王同等為兵,掾史據(jù)白:“節(jié)家前后未嘗給徭,若至時藏匿,必為留負。”芝不聽,與節(jié)書曰:“君為大宗,加股肱郡,而賓客每不與役,既眾庶怨望,或流聲上聞。今調(diào)同等為兵,幸時發(fā)遣?!北鸭ぃ?jié)藏同等,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縣掾史窮困,乞代同行。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節(jié)代同行,青州號芝“以郡主簿為兵”。遷廣平令。征虜將軍劉勛,貴寵驕豪,又芝故郡將,賓客子弟在界數(shù)犯法。勛與芝書,不著姓名,而多所屬托,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后勛以不軌誅,交關(guān)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黃初中,入為河南尹,抑強扶弱,私請不行。會內(nèi)官欲以事托芝,不敢發(fā)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猶憚芝,不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談?wù)?,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無異言。卒于官,家無余財,自魏迄今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國志·魏書》卷十二
同步練習
1.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芝差節(jié)客王同等為兵 差:派遣
B.而賓客每不與役 與:參加
C.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 責:責問
D.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報:報告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此孝子也,殺之不義
是說也,人常疑之
B.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C.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昭猶憚芝,不為通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司馬芝正直的一組是( )來源:www.examda.com
①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
②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
③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④交關(guān)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⑤昭猶憚芝,不為通
⑥卒于官,家無余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司馬芝年輕時,在去荊州避難的路上,就表現(xiàn)出了與眾不同的品質(zhì);在南方居住十幾年,能夠恪守禮義節(jié)操。
B.在任菅縣長官期間,司馬芝不畏豪強,征調(diào)主簿劉節(jié)的門客當兵,同時寫信給劉節(ji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一向豪俠的劉節(jié)代替門客去當兵。
C.征虜將軍劉勛,恃寵驕橫,多次寫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一概依法處理。后來劉勛犯法被殺,和他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馬芝卻受到稱贊。
D.司馬芝性情正直,嚴于執(zhí)法,不受請托,權(quán)貴至親都不敢私下求他辦事。他死后家無余財,從魏建國以來,歷任河南尹沒有能比上他的。
參考答案來源:www.examda.com
1.D(報:回復)2.C(兩個“因”都是介詞,相當于“通過”。其余三項,A項兩個“也”字,前者表示判斷語氣,后者在句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B項兩個“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詞,譯為“那”;D項的兩個“為”字,前者是介詞,給、替,后者是連詞,因為)
3.C(①是說他孝敬母親,不忍在危難時丟下;④是他為官正直的結(jié)果;⑥是說明他為官清廉)
4.B(錯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一向豪俠的劉節(jié)代替門客去當兵”一句上。劉節(jié)代門客當兵,是由于司馬芝告狀,太守治劉節(jié)的罪。)
參考譯文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郡溫縣人。年輕時是一個讀書人,到荊州去躲避戰(zhàn)亂,在魯陽山里遇到強盜。同行的人們都丟下年老體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馬芝一個人坐在那里守護老母親。強盜來來到后,用刀逼著司馬芝。司馬芝叩頭說道:“我的母親年紀很大了,她的養(yǎng)老送終問題就拜托諸位了。”強盜們說:“這是個孝子?。⑺遣涣x的?!彼抉R芝于是能免于被殺,用小車把母親推走了。司馬芝在南方住了十幾年,親自耕種,恪守禮義節(jié)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荊州,任命司馬芝作菅縣人。當時天下政權(quán)剛剛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ぶ鞑緞⒐?jié)是舊日的大家族子弟,為人豪爽俠義,擁有一千多位賓客,外出就做盜賊,回到官署里則擾亂吏治。不久,司馬芝派遣劉節(jié)的門客王同等人去當兵。掾史據(jù)實稟告說:“劉節(jié)家里從來就沒有派人服過徭役,如果他們到時把人藏起來,您一定要為滯留誤期而負責的?!彼抉R芝不答應,給劉節(jié)寫了封信說:“您是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賓客經(jīng)常不服勞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懷怨恨和不滿,有些流言已經(jīng)被上級聽到?,F(xiàn)在征發(fā)王同等人去當兵,希望您能按時派遣他出發(fā)?!笔勘鴤円呀?jīng)在郡里集結(jié)了,但劉節(jié)把王同等人藏了起來,還乘機讓郡督郵以征兵為借口去訛詐責問縣里??h里的掾史沒有辦法,請求讓自己代替王同去當兵。司馬芝就派人騎快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濟南,信上說細列舉了劉節(jié)的罪狀。太守郝光歷來敬重信任司馬芝,當即下令讓劉節(jié)代替王同去當兵,青州人稱司馬芝“能讓郡主簿去當兵”。后來司馬芝升作廣平縣令。征虜將軍劉勛,地位尊貴,受寵驕橫。他又是司馬芝原來所在郡里的將軍。劉勛賓客和子弟們在司馬芝的管界內(nèi)多次犯法。劉勛給司馬芝寫信,不署上姓名,卻在信中多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沒有給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處理。以后劉勛由于行為不軌被誅殺,與劉勛交往并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全都獲罪,而司馬芝卻因為不徇私而被人們稱道。
黃初年間,司馬芝被調(diào)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強,扶持貧弱,私下請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宮中太監(jiān)想托司馬芝辦事,又不敢開口講,就通司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傳話。董昭也害怕司馬芝,沒有替他傳話。來源:www.examda.com
司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潔方正自矜。他和賓客們談話時,有不同意的,就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回來后也不會說什么不同的話。司馬芝在任職期間死去,家里沒有一點多余的財產(chǎn)。自從魏國建立以來到現(xiàn)在,歷任河南尹中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溫人也。少為書生,避亂荊州,于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彼斓妹夂?,以鹿車推載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節(jié)。
太祖平荊州,以芝為菅長。時創(chuàng),多不奉法。郡主簿劉節(jié),舊族豪俠,賓客千余家,出為盜賊,入亂吏治。頃之天下草,芝差節(jié)客王同等為兵,掾史據(jù)白:“節(jié)家前后未嘗給徭,若至時藏匿,必為留負。”芝不聽,與節(jié)書曰:“君為大宗,加股肱郡,而賓客每不與役,既眾庶怨望,或流聲上聞。今調(diào)同等為兵,幸時發(fā)遣?!北鸭ぃ?jié)藏同等,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縣掾史窮困,乞代同行。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節(jié)代同行,青州號芝“以郡主簿為兵”。遷廣平令。征虜將軍劉勛,貴寵驕豪,又芝故郡將,賓客子弟在界數(shù)犯法。勛與芝書,不著姓名,而多所屬托,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后勛以不軌誅,交關(guān)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黃初中,入為河南尹,抑強扶弱,私請不行。會內(nèi)官欲以事托芝,不敢發(fā)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猶憚芝,不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談?wù)?,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無異言。卒于官,家無余財,自魏迄今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國志·魏書》卷十二
同步練習
1.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芝差節(jié)客王同等為兵 差:派遣
B.而賓客每不與役 與:參加
C.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 責:責問
D.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報:報告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此孝子也,殺之不義
是說也,人常疑之
B.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C.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昭猶憚芝,不為通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司馬芝正直的一組是( )來源:www.examda.com
①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
②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
③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④交關(guān)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⑤昭猶憚芝,不為通
⑥卒于官,家無余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司馬芝年輕時,在去荊州避難的路上,就表現(xiàn)出了與眾不同的品質(zhì);在南方居住十幾年,能夠恪守禮義節(jié)操。
B.在任菅縣長官期間,司馬芝不畏豪強,征調(diào)主簿劉節(jié)的門客當兵,同時寫信給劉節(ji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一向豪俠的劉節(jié)代替門客去當兵。
C.征虜將軍劉勛,恃寵驕橫,多次寫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一概依法處理。后來劉勛犯法被殺,和他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馬芝卻受到稱贊。
D.司馬芝性情正直,嚴于執(zhí)法,不受請托,權(quán)貴至親都不敢私下求他辦事。他死后家無余財,從魏建國以來,歷任河南尹沒有能比上他的。
參考答案來源:www.examda.com
1.D(報:回復)2.C(兩個“因”都是介詞,相當于“通過”。其余三項,A項兩個“也”字,前者表示判斷語氣,后者在句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B項兩個“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詞,譯為“那”;D項的兩個“為”字,前者是介詞,給、替,后者是連詞,因為)
3.C(①是說他孝敬母親,不忍在危難時丟下;④是他為官正直的結(jié)果;⑥是說明他為官清廉)
4.B(錯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一向豪俠的劉節(jié)代替門客去當兵”一句上。劉節(jié)代門客當兵,是由于司馬芝告狀,太守治劉節(jié)的罪。)
參考譯文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郡溫縣人。年輕時是一個讀書人,到荊州去躲避戰(zhàn)亂,在魯陽山里遇到強盜。同行的人們都丟下年老體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馬芝一個人坐在那里守護老母親。強盜來來到后,用刀逼著司馬芝。司馬芝叩頭說道:“我的母親年紀很大了,她的養(yǎng)老送終問題就拜托諸位了。”強盜們說:“這是個孝子?。⑺遣涣x的?!彼抉R芝于是能免于被殺,用小車把母親推走了。司馬芝在南方住了十幾年,親自耕種,恪守禮義節(jié)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荊州,任命司馬芝作菅縣人。當時天下政權(quán)剛剛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ぶ鞑緞⒐?jié)是舊日的大家族子弟,為人豪爽俠義,擁有一千多位賓客,外出就做盜賊,回到官署里則擾亂吏治。不久,司馬芝派遣劉節(jié)的門客王同等人去當兵。掾史據(jù)實稟告說:“劉節(jié)家里從來就沒有派人服過徭役,如果他們到時把人藏起來,您一定要為滯留誤期而負責的?!彼抉R芝不答應,給劉節(jié)寫了封信說:“您是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賓客經(jīng)常不服勞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懷怨恨和不滿,有些流言已經(jīng)被上級聽到?,F(xiàn)在征發(fā)王同等人去當兵,希望您能按時派遣他出發(fā)?!笔勘鴤円呀?jīng)在郡里集結(jié)了,但劉節(jié)把王同等人藏了起來,還乘機讓郡督郵以征兵為借口去訛詐責問縣里??h里的掾史沒有辦法,請求讓自己代替王同去當兵。司馬芝就派人騎快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濟南,信上說細列舉了劉節(jié)的罪狀。太守郝光歷來敬重信任司馬芝,當即下令讓劉節(jié)代替王同去當兵,青州人稱司馬芝“能讓郡主簿去當兵”。后來司馬芝升作廣平縣令。征虜將軍劉勛,地位尊貴,受寵驕橫。他又是司馬芝原來所在郡里的將軍。劉勛賓客和子弟們在司馬芝的管界內(nèi)多次犯法。劉勛給司馬芝寫信,不署上姓名,卻在信中多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沒有給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處理。以后劉勛由于行為不軌被誅殺,與劉勛交往并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全都獲罪,而司馬芝卻因為不徇私而被人們稱道。
黃初年間,司馬芝被調(diào)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強,扶持貧弱,私下請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宮中太監(jiān)想托司馬芝辦事,又不敢開口講,就通司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傳話。董昭也害怕司馬芝,沒有替他傳話。來源:www.examda.com
司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潔方正自矜。他和賓客們談話時,有不同意的,就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回來后也不會說什么不同的話。司馬芝在任職期間死去,家里沒有一點多余的財產(chǎn)。自從魏國建立以來到現(xiàn)在,歷任河南尹中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