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一,很多考生又進入新一輪的復習。有很多考生感到很困惑,語文不像政治和歷史,可以通過記憶來復習,又不像數(shù)理化,可以通過做題來鞏固?!拔覒撛趺磸土曊Z文呢?”今日,4位資深語文教師齊聚講堂。他們將為考生解答心中的疑惑。怎樣巧記多音多義字、如何梳理教材?原來,語文復習要講巧方法。
近期復習應親近教材
近期復習要抓住兩個要點:一是梳理教材,二是綜合訓練。
一、梳理教材
高三學生往往沉入題海和版塊復習中去了,而把教材遠遠地拋棄了,這實際上是將一個重要的學習資源丟棄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梳理我們的教材呢?
1.重溫教材中的文言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我們很熟悉,讀來有“相識”的感覺,于是無論是積累文言實詞,學習文言虛詞,還是熟悉文言句式,乃至了解古代的稱謂習慣、官名、地名等古文化常識,都會有效得多。更何況高考文言文考試的內(nèi)容有的直接源自教材(文言虛詞題,若對課內(nèi)句子不熟悉,成功率就會很低),有的與課文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文言實詞)。熟悉了教材中的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我們應對文言文翻譯,也就多了幾成勝算。當然,教材中的文言文并不是都要去看,我們應該重點將六冊和一、二冊的文言文讀熟讀透。
2.對各冊課本中涉及到的詞語以及教材后的附錄,比如《標點符號用法》等,要專門多花些時間去復習。
3.課本中的名句名篇是高考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必須全部掌握。當然在復習后期,我們要縮小范圍,多注意散文名段、名句以及所有的詩詞。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理解性的默寫是一種新的考查方式,我們在背書時,一定要理解句子的含義。
4.文學常識更應該首先把課文涉及到的先抓好。很多復習資料,文學常識多而雜,為防止萬一,看看這些是必要的,但復習重點應該是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其作品,這樣我們復習的范圍就小得多,也就輕松得多。
5.瀏覽一下我們學習過的文章,特別是重要的散文,我們從中應該看到很多文章寫作的表現(xiàn)技法,熟悉了它們,我們在做大閱讀時,就有了相應的知識基礎,我們對一些表現(xiàn)手法也就敏感得多。
6.積累作文素材。我們很多同學寫作時覺得沒寫的,其實我們的課本就是一個大的素材庫,我們從教材中還能看到許多有用的東西。比如《伶官傳序》里“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觸龍說趙太后》給人的啟示等等。我們熟悉這些,考試時順手拿過來,一定能給閱讀老師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綜合訓練
到了復習的后階段,做一定量的綜合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讓我們獲得許多的考試經(jīng)驗,比如時間安排,做題順序,遇到疑難時的應對策略及心態(tài)調(diào)整等等。通過綜合訓練,我們做題時,會更敏感,會更準確,從而提高我們考試的成績。我們準備在這兩周,做兩套左右的整體模擬題訓練及一定量的主、客觀題綜合版塊訓練。
至于題目,應該盡量用新題,若再用2005年時的一些模擬題,訓練效果會打折扣。我們采用的新題,要準確,避免失誤,還要考慮導向的問題,否則也會做一些無用功。
變化的形聲
近期復習應親近教材
近期復習要抓住兩個要點:一是梳理教材,二是綜合訓練。
一、梳理教材
高三學生往往沉入題海和版塊復習中去了,而把教材遠遠地拋棄了,這實際上是將一個重要的學習資源丟棄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梳理我們的教材呢?
1.重溫教材中的文言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我們很熟悉,讀來有“相識”的感覺,于是無論是積累文言實詞,學習文言虛詞,還是熟悉文言句式,乃至了解古代的稱謂習慣、官名、地名等古文化常識,都會有效得多。更何況高考文言文考試的內(nèi)容有的直接源自教材(文言虛詞題,若對課內(nèi)句子不熟悉,成功率就會很低),有的與課文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文言實詞)。熟悉了教材中的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我們應對文言文翻譯,也就多了幾成勝算。當然,教材中的文言文并不是都要去看,我們應該重點將六冊和一、二冊的文言文讀熟讀透。
2.對各冊課本中涉及到的詞語以及教材后的附錄,比如《標點符號用法》等,要專門多花些時間去復習。
3.課本中的名句名篇是高考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必須全部掌握。當然在復習后期,我們要縮小范圍,多注意散文名段、名句以及所有的詩詞。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理解性的默寫是一種新的考查方式,我們在背書時,一定要理解句子的含義。
4.文學常識更應該首先把課文涉及到的先抓好。很多復習資料,文學常識多而雜,為防止萬一,看看這些是必要的,但復習重點應該是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其作品,這樣我們復習的范圍就小得多,也就輕松得多。
5.瀏覽一下我們學習過的文章,特別是重要的散文,我們從中應該看到很多文章寫作的表現(xiàn)技法,熟悉了它們,我們在做大閱讀時,就有了相應的知識基礎,我們對一些表現(xiàn)手法也就敏感得多。
6.積累作文素材。我們很多同學寫作時覺得沒寫的,其實我們的課本就是一個大的素材庫,我們從教材中還能看到許多有用的東西。比如《伶官傳序》里“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觸龍說趙太后》給人的啟示等等。我們熟悉這些,考試時順手拿過來,一定能給閱讀老師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綜合訓練
到了復習的后階段,做一定量的綜合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讓我們獲得許多的考試經(jīng)驗,比如時間安排,做題順序,遇到疑難時的應對策略及心態(tài)調(diào)整等等。通過綜合訓練,我們做題時,會更敏感,會更準確,從而提高我們考試的成績。我們準備在這兩周,做兩套左右的整體模擬題訓練及一定量的主、客觀題綜合版塊訓練。
至于題目,應該盡量用新題,若再用2005年時的一些模擬題,訓練效果會打折扣。我們采用的新題,要準確,避免失誤,還要考慮導向的問題,否則也會做一些無用功。
變化的形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