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密碼》的單詞密碼(二)

字號:

點點:其實作為一個精通詞匯的人看來,《達芬奇的密碼》也是一本很好的單詞書,老館長其實也是一個單詞大師,他使用了很多英文造詞的方法,blend就是其中的一種。比如說keystone就是key stone,把斐波那契數(shù)列“1-1-2-3-5-8-13-21”blend成十位數(shù)的密碼“1123581321”也是一個例子,而圣杯的秘密,其實也是一個詞匯的秘密:Holy Grail。
    咕咕:這個單詞在書中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提彬會得出,圣杯其實不是一個杯子,而是皇族血統(tǒng)的代表呢?
    點點: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語中,san=saint=神圣的。比如說西班牙1776年在美洲建立起來的第一個殖民地,今天在英語里還保存著原來的形態(tài):San Francisco。所以你看,
    “holy grail”原來應該被寫成 “San Grail”,
    (點點拿出一張紙來,把San Grail寫在紙上面)
    而我們把大師的拆字法反操作一次,把兩個單詞合并,就成了“Sangrail”。圣杯其實不是一個杯子,而是(咕咕看著點點一個一個字母地在紙上寫出他的最后結(jié)論,輕聲地讀出來)
    SANG REAL
    點點:“sang”是一個拉丁文詞根,代表“血”。比如說“sanguinary adj. 有血的,血腥的”;
    “sanguineous a. 血的,血紅色的,多血質(zhì)的”,我們在以前(note3見:單詞演義三《我們都是大土人》里面)提到的體液學說中的多血質(zhì)就是這個單詞,他的特征是“sanguine adj. 充滿希望的,樂觀的”;兩個人有共同的血統(tǒng)被稱為“consanguinity n.血親,同家”。當年的大師Grand Master選定了這樣一個在西歐大多數(shù)語言里通用的拉丁詞根作為密碼,是我們在這個單詞傳遞了3種語言、900多年后(note 4:圣騎士團Knight Templar 在1119年由9個法國騎士組成)依然能知道:關(guān)于圣杯Holy Grail 的傳說,其實就是關(guān)于耶穌皇族“真正的血統(tǒng)”的傳說的重要原因。
    咕咕:點點,語言的力量和其中的奧秘,真是偉大。
    (點點和咕咕盯著這穿透了近千年歷史的兩個字母,字母在燈下面寧靜地存在,仿佛說著一個千年的秘密。點點過了好久,才回過神來,繼續(xù)往下說)
    點點:所幸蘭登還沒有漏掉最后一個拆字法。在看到最后一個密碼詩的時候,他和索菲按照密碼詩的提示,找到了蘇格蘭愛丁堡的羅斯林(Rosslyn)教堂。(點點翻到書的后面,劃出那首的密碼詩)
    The Holy Grail 'neath ancient Roslin waits.
    The blade and chalice guarding o'er Her gates.
    Adorned in masters' loving art, She lies.
    She rests at last beneath the starry skies.
    咕咕:我記得這個情節(jié),教堂門口還有一個牌子,是教堂原來的名字“Rosslin”。當時我還真的以為他們就能找到圣杯了呢。
    點點:我當時就有些不妙的預感,這首詩不可能這么簡單。結(jié)果蘇菲在教堂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奶奶,但蘭登卻失望而歸,以為圣杯的秘密永遠被埋藏了。最后這個幸運的家伙在巴黎鬼使神差地找到圣地。其實他早就應該發(fā)現(xiàn),老館長從來不會把地名直接寫出來,Roslin還是一個需要拆分的keystone,她真正的含義是:(點點在Roslin 中間畫了一條線)
    Rose line 子午線
    羅盤的形狀像是一朵玫瑰,被航海家們愛稱為“compass rose”,.羅盤指針指向總是沿著連接地球磁極的子午線,這也是為什么子午線也叫做 Rose line的原因。
    咕咕:所以最后蘭登會沿著古子午線,巴黎的盧浮宮找到圣杯,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這次詩中的masters‘ loving art,不是指“藝術(shù)大師的心愛的作品”,而是指隱修會的大師(Grand Master)達芬奇。這又是一個一語雙關(guān)的密碼。
    點點:如果你看過諾查丹瑪斯的《創(chuàng)世紀》,就會明白雙關(guān)語和拆字法在密碼中占了多大的位置,老人家為了逃避教會迫害,幾乎所有預言詩都是這么寫的,后人也樂的瞎翻譯。其實這種把兩個單詞混合起來的方法是一種構(gòu)詞法,英語中稱為“blend”。很多單詞這樣一解碼,就變得很好理解了。“beacon 燈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來自“beach + on , 在海灘上”;basin這個單詞就是“base + in 中間低下去的地方”“盆子、盆地”;“l(fā)imestone 石灰石”其實就是“l(fā)ime+ stone”,當我們意識到lime是line的變體以后(note:英語中,形近的字母通常可以互換,比如m-n,im=in等),單詞的意思就非常明顯了“石灰石——用來劃線的石頭”。新的單詞也以這種方式構(gòu)成,比如說英國電信辦公室“Oftel”就是一個新組合詞,office + tel 的意思。你能解碼“ofgas”的意思么?
    咕咕:應該就是“天然氣監(jiān)管辦公室”吧。我看中文其實也不乏這種構(gòu)詞方法,比如說“甭”,就是“不用”的blend。
    點點:很好。其實在《達芬奇的密碼》里面,還有一個小小的秘密,我想可能是作者的疏忽了,第一首密碼詩其實還有另一種更加簡便的解讀。(點點劃出其中的第三句)
    a headstone praised by templars is the key.
    蘭登怎么都找不到這個墓碑,最后他得出的結(jié)論,這個headstone不是一塊墓碑石,而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根據(jù)這個思路解開了密碼。其實他不知道,headstone在建筑上有一個同義詞,就是keystone。
    當然,這不怪他,因為他不是……
    咕咕:(吐舌頭)搞建筑的,你想說這個是吧。搞architecture的真可怕。
    點點:在一個詞匯學家眼里,你剛才的說法,已經(jīng)是夸獎了,因為architecture其實記錄了建筑學在古代的無上崇高的地位,arch是“首要的,頂端的”意思,而“tec”這個單詞其實是“tech”的變體,綜合起來就是掌握“首要的技術(shù)(的人)”。就是在下,謝謝。(點點做一個謝幕動作)
    咕咕:(冷汗。搞詞匯的更可怕。如果一個人既搞建筑又搞詞匯,真是……)
    點點:arch這個詞素其實在單詞里面還有很多的變體,詞尾“-arch”就是從其而來,意思也從“主要的、的”引申成“統(tǒng)治”的意思。
    咕咕:這個好理解,統(tǒng)治者就是最上面的人。
    點點:所以anarchy就是“an(no) + arch (統(tǒng)治)”的“無政府主義”;“mono(單一的)+arch(統(tǒng)治)”“一個人統(tǒng)治的政府”就是“monarch君主、皇帝”;中世紀的時候政教合一,代表神的主教們統(tǒng)治了政權(quán),所以“hierarch”就是“hier(神)+arch(統(tǒng)治)”的“教主, 掌權(quán)者, 高僧”,而這種制度被稱為“hierarchy 等級制度”。
    咕咕:那archaeology又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這個單詞有“考古的”意思。
    點點:英文中間的代表“主要的、重要的”詞素,都同時有“第一的,最初的”意思。這被稱為語義的“連帶”。比如說“prim, prin”就是一個例子,比如說:“ primal”是“原始的”;“primary school”是你讀的第一所學?!靶W”;“primeval”是“最初的年代,太古”。而“prime minister”是“首相,最重要的部長”;“prime”是“最初的、精華的”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