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52中昨日在郫縣團結鎮(zhèn)嶄新的環(huán)境里開始了新學期的旅程。校長馬海軍透露,未來3年內,全新的52中計劃招收高中生500人和職高生500人,讓“問題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努力將52中打造成“醫(yī)治”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專科醫(yī)院”。
使“問題學生”有一技之長
為了嘗試在工讀學校開辦高中職業(yè)教育,成都市52中從這學期開始,在日常課程中開設了動漫設計與制作、陶藝設計與制作、食品雕刻、烹飪等興趣課,以通過日常教學來樹立“問題學生”的良好職業(yè)觀。從明年開始,該校將準備與工業(yè)學校等聯(lián)合招收2-3個專業(yè),各一個教學班,大約60-120名學生,生源主要以52中的初中生為主,屆時他們將作為直升生直接就讀職高。從2012年開始,形成3個專業(yè),每年計劃招收10-15個班,形成在校職高生達300-500人的辦學規(guī)模。在保持初中階段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實現與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結合,貫通初高中教育,使“問題學生”學得一技專長,進入社會后變得更加陽光,發(fā)展更加順暢。
對于一些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則將直接升入該校的高中就讀。馬海軍透露,屆時該校將與成都市的各所優(yōu)質高中進行聯(lián)合辦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也能參加高考,并能考入理想的大學。
有1人考入北京師范大學
馬海軍介紹,該校的前身是成都市工讀學校,1998年搬遷到郫縣合作鎮(zhèn)(現高新西區(qū)),更名為成都市第52中學,都是招收初中生。學校下一步計劃將招生范圍擴大到高中和職業(yè)教育。
“我們考慮的學校規(guī)模是初中在校生為300-400人,20-25個教學班;高中和職高在校人數分別為300-500人,10-15個教學班。”馬海軍說,該校力圖把工讀教育也辦成一種優(yōu)質教育資源,使52中成為市民普遍贊譽,“醫(yī)治”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專科醫(yī)院”。馬校長還欣慰地說,目前從52中畢業(yè)的初中生中,已經有1人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這也開創(chuàng)了工讀學校的一個先河。
新校區(qū)比搬遷前擴大3.5倍
“這才像是一個學校??!”看到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美麗校園,初三年級一班學生劉宇(化名)的母親剛一走進學校就興奮地叫了起來。學生們也一個勁兒地感慨:“現在的學校太大了,太漂亮了!”據了解,搬遷前的52中占地20.3畝,建筑5700平方米,如今占地73畝,建筑1.5萬平方米,有15個教學班,在校生200多人。學校面積比搬遷前整整擴大了3.5倍,教學、生活等硬件設施也比以前有了較大提升。
使“問題學生”有一技之長
為了嘗試在工讀學校開辦高中職業(yè)教育,成都市52中從這學期開始,在日常課程中開設了動漫設計與制作、陶藝設計與制作、食品雕刻、烹飪等興趣課,以通過日常教學來樹立“問題學生”的良好職業(yè)觀。從明年開始,該校將準備與工業(yè)學校等聯(lián)合招收2-3個專業(yè),各一個教學班,大約60-120名學生,生源主要以52中的初中生為主,屆時他們將作為直升生直接就讀職高。從2012年開始,形成3個專業(yè),每年計劃招收10-15個班,形成在校職高生達300-500人的辦學規(guī)模。在保持初中階段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實現與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結合,貫通初高中教育,使“問題學生”學得一技專長,進入社會后變得更加陽光,發(fā)展更加順暢。
對于一些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則將直接升入該校的高中就讀。馬海軍透露,屆時該校將與成都市的各所優(yōu)質高中進行聯(lián)合辦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也能參加高考,并能考入理想的大學。
有1人考入北京師范大學
馬海軍介紹,該校的前身是成都市工讀學校,1998年搬遷到郫縣合作鎮(zhèn)(現高新西區(qū)),更名為成都市第52中學,都是招收初中生。學校下一步計劃將招生范圍擴大到高中和職業(yè)教育。
“我們考慮的學校規(guī)模是初中在校生為300-400人,20-25個教學班;高中和職高在校人數分別為300-500人,10-15個教學班。”馬海軍說,該校力圖把工讀教育也辦成一種優(yōu)質教育資源,使52中成為市民普遍贊譽,“醫(yī)治”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專科醫(yī)院”。馬校長還欣慰地說,目前從52中畢業(yè)的初中生中,已經有1人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這也開創(chuàng)了工讀學校的一個先河。
新校區(qū)比搬遷前擴大3.5倍
“這才像是一個學校??!”看到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美麗校園,初三年級一班學生劉宇(化名)的母親剛一走進學校就興奮地叫了起來。學生們也一個勁兒地感慨:“現在的學校太大了,太漂亮了!”據了解,搬遷前的52中占地20.3畝,建筑5700平方米,如今占地73畝,建筑1.5萬平方米,有15個教學班,在校生200多人。學校面積比搬遷前整整擴大了3.5倍,教學、生活等硬件設施也比以前有了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