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青少年心理學試題1

字號:

課程代碼:06052
    一、填空題(每空1 分,共10 分)
    1.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____歲至17—18 歲,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組成的。
    2.心理學家__________認為環(huán)境和教育是個體行為發(fā)展的條件,提倡教育萬能論。
    3.青少年生理發(fā)育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身體外形的變化、體內器官機能的變化和__________。
    4.發(fā)散性思維有三個特征:__________、變通性、獨創(chuàng)性。
    5.情操是一種知、情、意、行的綜合過程,主要包括道德感、__________和美感。
    6.青少年的典型優(yōu)勢需要有:與異性交往的需要、友誼的需要、獨立自主的需要、__________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7.學生品德性問題行為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品德不良型。
    8.青少年友誼的特點表現為:__________、穩(wěn)定性和親密性。
    9.青少年要求在心理上擺脫__________的現象稱之為心理斷乳。
    10.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__________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 分,共20 分)
    1.關于生物因素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個體生物因素是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生物前提
    B.生理成熟是心理發(fā)展的條件之一,其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心理發(fā)展的順序
    C.隨著年齡的增長,先天素質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是呈上升趨勢的
    D.先天素質對氣質影響較大,對性格影響較小
    2.在下列各項中,哪項不.是.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矛盾特點的正確描述( )。
    A.升學與就業(yè)的矛盾
    B.青春期的萌動與社會規(guī)范的矛盾
    C.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D.言行不一的矛盾
    3.根據霍爾的理論,復演了人類浪漫主義時代是個體發(fā)展的( )。
    A.童年期
    B.乳兒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 )的發(fā)育程度既可以作為青春期起始的生理征兆,也可作為青春期終止的時間標志。
    A.體內器官機能
    B.身體外形
    C.性生理
    D.身高
    5.課堂上聚精會神聽課的學生對教室外的一聲巨響轉移了注意力,這種注意屬于( )。
    A.有意注意
    B.隨意注意
    C.無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青少年有時思想偏激與極端,思考問題時易鉆牛角尖是由于( )所致。
    A.思維的批判性和片面性共存
    B.思維的深刻性和表面性共存
    C.思維中的自我中心性
    D.推理能力發(fā)展不平衡
    7.青少年后期,( )起主要作用。
    A.想象性道德感
    B.直覺的道德感
    C.倫理性道德感
    D.具體的道德感
    8.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兒童期的人格特征來推測其成人時的人格特征,這說明人格具有 ( )。
    A.整體性
    B.穩(wěn)定性
    C.獨特性